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分子轨道法研究了镧-菸酸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性质.配合物的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主要由C、O、N原子的2p轨道组成;LUMO(最低非占据分子轨道)主要由La3+离子的6s、5d、4f轨道组成.在配位过程中有配体向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配体共转移1.017个电子到金属离子上,与La3+离子带1.983个正电荷相符合.La—O键具有一定的共价性,由C原子、两个O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有一定的流动性.其中5d轨道对形成La—O配位键贡献最大,4f轨道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2.
测量了新近合成的配合物[M(S-S)(N-N)]在溶剂吡啶、乙醇和氯仿中的电子吸收光谱,比较了二亚胺上不同取代基形成的镍配合物在DMSO和DMF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并从分子轨道理论角度探讨了这类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中主要谱带的电子跃迁特性.着重研究了标题配合物分子内配体间荷移跃迁吸收带(LL'CT)与配合物构型、中心离子、配体取代基电子效应和溶剂极性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量子化学INDO方法研究了La和Nd胞嘧啶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结果表明稀土对配位键的主要贡献来自其5d轨道,6s、6p次之,4f轨道几乎不参与成键,配位键为共价性。胞嘧啶的成键作用不只限于配位原子,而是扩展到配体整体,电子向稀土中心迁移是依靠共轭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SCC-DV-X_?方法研究了双硫基配体八配位镧系元素络合物的电子结构和配位结构中的化学键性质,结果表明此类配位结构的镧系元素配合物的共价性质是相当显著的,且镧系元素的4f轨道参加了与配体组成的成键分子轨道。  相似文献   

5.
以氯丙酮作为亲电试剂与对叔丁基杯[8]芳烃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制得杯[8]酮衍生物,并进一步合成了杯[8]酮衍生物与稀土镨、铕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热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固体配合物均为单核型分子,每种固体配合物都以2个杯[8]酮衍生物配体中的氧原子和中心离子配位,其中每个酮衍生物配体各以3个氧原子参与配位.另外,在两种固体配合物中,3个N,N-二甲基甲酰胺分子均以1个氮原子和中心离子配位.此时配位数为9,固体配合物呈对称的三冠三角棱柱结构.  相似文献   

6.
应用群论中对称性理论和配合物中晶体场理论,将配体作点电荷,从配体与中心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出发,依据点电荷势能场的迭加原理,选取ML2(直线型),ML6(八面体型)和ML4(四面体型)为基本结构,提出了一种推导和计算各种对称构型配合物中中心离子d轨道相对能量值的新方法.方法简便、直观,所得结果与文献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根据晶体场理论并结合配位切理论从分裂能与电子成对能、配位场稳定化能(LFSE)与配体间的排斥作用、Jahn-Teller效应与变形等方面讨论了八面体、四面体和平面正方形等常见配合物空间构型的形成条件、特点和规律。1引言配合物以其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数目庞大的特点而著称。  相似文献   

8.
应用半经验CNDO/2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配体5-Br-PADAP和配合物Ni(Ⅱ)-(5-Br-PADAP)_2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计算。5-Br-PADAP有两种结构模型能与Ni~(2+)离子形成配合物,Ni~(2+)与其中较稳定的构型形成配合物的可能性较大。计算结果表明在配合物分子中存在一个完全的共轭体系。中心离子的电荷分布表明d电子存在离域作用,配合物具有共价性。画出了前线轨道能级图并计算了其跃迁能。计算结果与电子光谱实测值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三脚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配住形式和性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荧光性质、生物活性提供依据,以氨三乙酸为母体合成了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及其稀土配合物(La^3+,Sm^3+,Y^3+,Tb^3+,Ce^3+,Eu^3+).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差热-热重、紫外及荧光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关系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谊类配体是较好的主体分子。能够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内界的NO3^-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特别是Tb^3+配合物是高效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可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3dn离子d电子e轨道和t2轨道的径向部分在晶体中以不同的方式畸变,及由于中心离子d电子与配体p电子相互混合而引起的配体旋轨耦合作用,对EPR参量D因子和g位移Δg∥(=g∥-gs),Δg⊥(=g⊥-ts)的贡献,用一种基于离子簇方法的模型,计算了ZnO∶V3+及CdS∶V3+晶体的零场分裂D因子和g位移Δg∥,Δg⊥,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配体结构调控是提高稀土配合物发光强度的有效手段,根据稀土配合物发光原理,理想配体应具备较高的光捕获能力并且能有效地向稀土离子传递能量。研究表明,增加配体的共轭程度可使配体的光吸收能力增强,而不同电子给予特性基团的引入则会改变配体与稀土离子间的能级匹配程度,从而影响配体向稀土离子的有效能量传递,提高配合物的发光效率。本文以引入不同特性(共轭特性、电子给予特性)取代基的邻菲罗啉为配体合成6种铕的配合物,通过分析配合物的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发现,供电子基团和共轭基团能够提高配体的电子云密度,增大配体的摩尔吸收系数,同时有利于配体与稀土离子间形成配位键,能够明显提高配合物分子内能量传递,并使配合物发光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3d^n离子de轨道和t2轨道的径向部分在晶体中以不同的方式畸变,及由于中心离子d电子与配体p电子相互混合而引起的配体旋轨耦合作用,对EPR参量D因子和g位移Δg∥(=g∥=gs),Δg⊥(=g⊥-ts)的贡献,用一种基于离子簇方法的模型,计算了ZnO:V^3+及CdS:V^3+晶体的零场分裂D因子和g位移Δg∥,Δg⊥,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四水合三氯化铟与金刚乙胺缩邻香草醛Schiff碱(即配体L)进行反应,合成了新的配合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新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InCl3L.C2H5OH,即每个配合物分子由1个三价In离子、1个配体L、3个氯离子,以及1个乙醇分子以类似结晶水的形式共同组成.配体中酚羟基上的H原子与N原子相吸形成了分子内氢键,并以氢键连接构成了一个新六元环.由配体形成配合物时,配体上原来成键模式完全保留了下来.配体分子内亚胺基中的氮未参与配位,而配体上酚羟基的氧及甲氧基的氧同时与中心原子In配位,形成双齿螯合配位构型.配合物中In原子为五配位的.  相似文献   

14.
以一个新型的双希夫碱五齿配体N,N'-二-[(苯并咪唑)亚乙基]二乙撑三胺(LA)分别和Zn Cl2和Cd Cl2反应,得到了两个过渡族配合物.在Zn(Ⅱ)配合物中,五齿配体发生了水解,变成一个单希夫碱配体,配位中心呈现一个五配位的配位模式.而Cd(Ⅱ)配合物中的配体却是完整的,配位中心呈现一个六配位的配位模式.结果表明金属中心对配位模式和配体的水解有较大的影响.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中心的过渡金属离子与LA或LB的多齿配体螯合,端基的卤素离子协同参与配位,配位中心分别表现出三角双锥和八面体的配位构型.苯并咪唑上未参与配位的N—H基团和水分子产生了大量的氢键作用,最终形成了三维的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P86方法对系列位取代的锰(Ⅴ)-氧咔咯((TPFC)MnⅤO)配合物与咪唑的轴向配位作用,以及无位取代的(TPFC)MnⅤO与轴向配体4-甲基咪唑和吡咯的轴向配位性质进行理论研究。计算结果显示位取代基吸电子性质和轴向配体负离子效应均能缩短配位键长并增大结合能,显著增强(TPFC)MnⅤO配合物轴向配位作用。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发现影响其轴向配位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轴向配体上氮原子的孤对电子轨道LP(N)与锰原子的孤对电子轨道LP(Mn,4s)和锰氧反键轨道*(MnO)间的二级微扰稳定化能E(2),取代基吸电子效应和轴向配体负离子效应均能导致E(2)值增大,显著增强(TPFC)MnⅤO的轴向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三脚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配位形式和性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荧光性质、生物活性提供依据,以氨三乙酸为母体合成了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及其稀土配合物(La3 ,Sm3 ,Y3 ,Tb3 ,Ce3 ,Eu3-).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差热-热重、紫外及荧光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关系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该类配体是较好的主体分子,能够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内界的NO3-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特别是Tb3 配合物是高效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可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金属离子在正方形和四面体场中的CFSE以及配体间的排斥作用出发,讨论了四配位配合物的空间结构。d0、d10及弱场d5、d7等组态的离子,形成排斥作用较小的四面体配合物;而d8、d9组态的离子,多数都形成CFSE特别有利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只有Ni(Ⅱ)、Cu(Ⅱ)与弱场配体Cl-、Br-等形成的配合物为四面体结构,对此可用分裂能△的大小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介绍一种推求组态dN在D3d对称场中稳定化能的方法。它是根据配体场势的可合性和可分性以及立体构型的可合性和可分性两条原则,利用简单的代数运算方法,由常见对称场中各d轨道的相对能量算得组态dN在D3d对称场中各d轨道的相对能量,尔后算得组态dN在D3d对称场中稳定化能  相似文献   

19.
应用角重叠模型理论,讨论配合物几何构型的稳定性,计算了分子轨道稳定化能,而且也计算出了结构稳定化能,得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用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与配体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进行配体交换反应,制得镧系乙酰丙酮-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新型配合物,Ln[(FBOP)4P]acac(Ln:镧系元素Dy,Ho,Er,Tm;FBOP:4-氟苯氧基苯基;P:卟啉;acac:乙酰丙酮),并进行了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是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一个双齿轮配位的乙酰丙酮和一个四齿配位的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组成的,由于稀土离子位于卟啉平面之上,因此,形成一个立体型的大环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