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制备了酸强度为-14.52的SO^2-4/TiO2-Al2O3-sNo2固体超强酸,考察了浸渍液H2SO4的浓度,金属原子配经,焙浇温度及焙浇时间对其酸强度的影响。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马来酸二正戊酯,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O/γ-Al2O3,NiO/TiO2-Al2O3催化剂样品,用XRD,EXAFS等方法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分析.XRD相定量方法测得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65gNiO/100m2Al2O3,而NiO在TiO2-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81gNiO/100m2TiO2Al2O3。EXAFS分析结果表明:TiO2的引入改变了NiO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3.
报道固体超强酸TiO2/SO4^2-作为催化剂进行了酸与异戌醇酯化反应的合成路线和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合适条件制备的固体超强酸TiO2/SO4^2-在135 ̄142℃,酸与醇比为1:2和适量(3%wt)催化剂下,反应1.5小时,丁酸异戌酯产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4.
γ—Al2O3负载杂多酸催化合成二甲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浸渍法制备了H4SiW12O40-Ti(SO4)2-La2O3-γ-Al2O3(HTLA)复合催化剂,以吡啶为化学探针分子,研究了HTLA及γ-Al2O3的表面酸性质,并将HTLCA作为催化剂,用于甲醇缩合制二甲醚的模型反应,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SO^2—4/TiO2/ZSM—5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浸渍沉淀负载法制备了SO^2-4/TiO2/ZSM-5分子筛催化剂,用XRD,IR,DTA,TG,NH3-TPD,ICP等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它对酯化反应制乙酸丁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含TiO2为6.0wt%,SO^2-4为3.2wt%,在最佳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达98.8%,选择性为100T〉达到以硫酸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首次将TiO2-SnO2-Al3O3复合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柠檬酸酯,柠檬酸2h的转化率达99.3%。催化剂制备及合成柠檬酸酯的较好工艺条件是:Ti/Sn/Al(摩尔比)1:1:3,焙烧温度550℃,熔烧时间3h,催化剂用量1.2%(占酸醇总量),酸/醇(摩尔比)1:5,反应时间2h。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及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HZSM-23分子筛和γ-Al2O3配比对HZSM-23/γ-Al2O3改性分子筛催化正丁烯异构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在中温及低空速条件下,随着配比中γ-Al2O3的增加,转化率降低而选择性有所提高.XRD.TPD及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的结果显示:经改性后的HZSM-23的总酸量和强酸位减少,而L酸的浓度增加,正丁烯异构化反应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L酸位浓度.  相似文献   

8.
用浸渍法混合负载铁、锌、硫酸,研制出一种SO4^2-/FeZnZSM分子筛催化剂,用正交试验法分别探讨了负载浓度、焙烧温度、酸醇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的影响,用ICP、XRD、DTA、TG、SSA、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研制出的SO4^2-/FeZnZSM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达100%。在122℃,酸醇摩洋比为1:1.08时,反应3  相似文献   

9.
催化合成丙烯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固体超强酸SO^2-4/ZrO2-TiO2催化丙烯酸的酯化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及丙烯酸丁酯(AEB)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并用该催化剂合成了6种丙烯酸酯,其产率为78.6%-89.7%。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二种用于多元醇酯化反应催化剂的合成:SO^2-4/Ro2T o^2-v/TiO2并测试了该类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酸强度、比表面等性质。研究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其催化性能;进而用红外收光谱证实了超强酸催化剂表面的SO^2-4主要以SO3的化学物质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1.
以廉价的工业副产物醋酸及乳酸为碳源,对产PHB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考察醋酸及乳酸的添加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PHB产量的影响。将来自Cupriavidusnecator的PHB合成操纵子phaCAB基因簇克隆至pBAD载体,得到产PHB菌株BL21_pBAD_phaCAB,以阿拉伯糖为诱导剂,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分别使用LB及M9培养基,对重组菌株BL21_pBAD_phaCAB进行培养,研究其生长速度及PHB产量,探索产PHB重组大肠杆菌最适培养基。以添加0.04 g/L乳酸、1.2 g/L乳酸、0.02 g/L醋酸、0.6 g/L醋酸、0.04 g/L乳酸+0.02g/L醋酸、1.2g/L乳酸+0.4g/L醋酸的M9培养基(均含2 g/L葡萄糖)为实验组,以M9培养基(含2g/L葡萄糖)为对照组,考察醋酸及乳酸的添加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PHB产量的影响。分别取第6,12,24和36小时的培养液,分析其葡萄糖、醋酸及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氮型M9培养基更适合产PHB重组大肠杆菌在低糖培养环境中生长。在葡萄糖消耗殆尽后,大肠杆菌能够以醋酸及乳酸为碳源进行代谢,因此在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12.
A two steps direct copolymerisation process was developed. The first step is to produce oligomer and then the oligomer of 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90/10) is polymerized with binary catalyst tin chloride dihydrate/ptoluenesulfonic acid. In this way,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copoly (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without any organic solvent was investigated. The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of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X-ray diffraction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atively high molecular weight copolymer of lactic acid and glycolic acid can be prepared by direct processing under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研究4种干燥方式对山楂总黄酮、总有机酸、维生素C和色泽的影响,考察山楂适宜的干燥加工方式。以金丝桃苷为标准品,采用比色法测定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黄酮的含量;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酸碱滴定法,测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用2,6 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4种干燥方式处理山楂中维生素C的含量;用色差仪测定4种干燥方式山楂粉的颜色数据。结果显示,4种干燥方式山楂中总有机酸、总黄酮、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冷冻干燥处理的样品总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133.25 mg/g和0.322 4 mg/g;自然干燥最低,分别为94.55 mg/g和0.163 1 mg/g。总黄酮以微波干燥样品含量最高,自然干燥样品含量最低,分别为42.26 mg/g和32.25 mg/g。在色泽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山楂色泽最好。真空冷冻干燥在最大程度保留维生素C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减少了总黄酮的损失,且表现出最理想的色泽。  相似文献   

14.
用自制的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作为催化剂,对腐殖酸进行TNTs/UV/O3工艺降解研究,优化了工艺参数,对相应的应用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本工艺对总有机碳(TOC)去除率高达80.12%,显示了很好的降解能力.投加叔丁醇的实验得出TNTs/UV/O3对腐殖酸的降解遵循羟基自由基理论.从无机碳(IC)的角度分析得出,高pH值易于CO2溶解,从而使原水IC值增大,有助于反应过程中IC值的积累,无机碳多以CO32-及HCO3存在,对·OH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催化剂污染越来越严重,一定阶段后污染率达到最大值,随后污染情况得到改善.TNTs对TiO2/UV/O3工艺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发酵抑制物对树干毕赤酵母戊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见发酵抑制物(甲酸、醋酸和乙醇)对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P2生长和发酵木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干毕赤酵母P2具有良好的抗发酵抑制物能力.当发酵液中含有4.0 g/L的醋酸时,树干毕赤酵母P2生长和发酵木糖情况良好;当发酵液中含有5.0g/L的甲酸时,树干毕赤酵母P2对木糖的利用率降低,但对酵母生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另外,树干毕赤酵母P2耐受乙醇的浓度约为40.0 g/L.  相似文献   

16.
研制SO42-改性的锆交联蒙脱土(SO42-/Zr-CLM)固体酸催化剂,采用IR、Py-TPD和Py-IR等方法研究其表面酸中心的结构特征,并以柠檬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其表面酸中心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SO42-/Zr-CLM表面同时具有Bronsted(B)酸和Lewis(L)酸,L酸为弱酸中心,B酸为强酸中心;B酸中心是主要催化活性中心;催化剂经过500℃焙烧后,B酸的酸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Zr与SO42-形成了螯合状配位结构,有利于形成更多的B酸中心并且提高其酸强度.  相似文献   

17.
用膜透析技术和静息细胞系统,对影响葡萄糖氧化酶(GOD)发酵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静息细胞系统显示:鸟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对GOD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葡萄糖酸和丙酮酸对GOD的合成有阻遏作用,1.5mmol/L的丙酮酸使酶活降低46.24%;20mmol/L的葡萄糖酸使酶活降低21%左右,但葡萄糖酸浓度增大,有被菌体作为碳源利用的可能。利用膜透析技术可除去部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酸和丙酮酸等阻遏物,减少它们对GOD合成的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与分批发酵相比.提高酶活40%左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将2-氨基乙硫醇共价键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2-氨基乙硫醇修饰的玻碳电极对尿酸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氧化作用,表现在尿酸氧化过电位的负g(230mV)和峰电流的增加.并且,尿酸的氧化峰电流在8.0×10^-6~2.0×10^-4mol/L内随尿酸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相关系数为0.9976,检测限为4.8×10^-7mol/L.该法被成功地用于人尿中尿酸含量的测定.另外,该修饰电极可将常规电极上尿酸和抗坏血酸重叠的氧化波进行有效的分离,由此,该法有望用于两者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茶园土壤采样和实验室模拟, 研究苹果酸和丁二酸对茶园土壤外源氟吸附能力和形态分布的影响. 在氟初始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低浓度有机酸 <0.42 mmol/L, 高浓度有机酸<2.1 mmol/L), 苹果酸和丁二酸对茶园土壤氟的吸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氟初始浓度较高的条件下(低浓度有机酸>0.42 mmol/L, 高浓度有机酸>2.1 mmol/L), 苹果酸和丁二酸对茶园土壤氟的吸附有增强作用, 且增强作用随吸附液氟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苹果酸比丁二酸的增强作用大. 茶园土壤外源氟大部分以残渣态存在, 其次为水溶态. 不同浓度的苹果酸和丁二酸对茶园土壤外源氟的形态转化有不同影响, 但外源氟进入茶园土壤后形态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残渣态>水溶态>有机态≈铁锰态>交换态.  相似文献   

20.
采用TTC-CaCO3复合平板法筛选丙酮酸(盐)高产菌株,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丙酮酸(盐)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其产物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丙酮酸(盐)液体发酵培养的最优维生素组合为盐酸硫胺素0.015 mg/L,烟酸9 mg/L,生物素0.020 mg/L,盐酸吡哆醇0.35 mg/L;最优提取条件组合为:萃取剂种类为磷酸三正丁酯,发酵液与萃取液体积比为1:2,提取温度为20℃,其中萃取剂种类、发酵液与萃取液体积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显著(P<0.05)丙酮酸(盐)发酵产物浓度及提取率均基本达到国内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