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分析子午加速风机空气动力有关方程的基础上,通过上机计算,求解出了子午加速风机的最佳毂比。试验证实,按本文所述方法进行设计的等环量流型的叶轮,与按通常方法选择通风机毂比所设计出的叶轮相对比,在各种工况下,叶轮效率都有所提高,文中也给出了在不同设计参数时按本法所应选择的最佳毂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叶道内的流动损失与气动参数和结构参数间关系的研究,在叶道无叶间隙处气体流动的各基本方程式、扩压因子关系式的基础上,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子午加速轴流风机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由于模型的奇异性,本文应用奇异控制原理、广义梯度原理和受控涡流设计思想导出了子午加速轴流风机最优“流型”的设计模型和计算程序。通过最优化设计计算和叶轮性能实验,证明与未优化的叶轮相比绝热滞止效率可提高3%。  相似文献   

3.
离心风机叶轮子午型线的数值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离心风机叶轮为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获得了一种对三维设计和一维设计离心风机叶轮子午流道形状均可适用的数值方法。与作图方法相比较,本数值方法能够简捷而准确地获得满足给定子午速度分布的叶轮子午型线。一次上机即可得到多个设计方案,便于设计者优化选择。因而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一些假设条件下,导出了子午加速轴流风机叶轮二次流损失和环壁摩擦损失的计算公式,在NASA实验数据基础上,给出了叶型损失计算公式。利用上述三个损失公式,编制了一个考虑损失分布的叶轮反命题计算程序,用计算结果设计了一个叶轮。试验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程度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变域变分有限元求解方法,本文对矿用轴流风机叶轮内的三元流场进行了求解,可直接得出叶轮内部点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判断叶轮性能及作功能力大小,从而运用到风机叶轮的优化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6.
效率低、噪声大是国产风机的共有缺点,作者以工业过程普遍应用的轴流风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立了轴流风机效率与噪音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轴流风机通流构件综合设计的目标函数,提出、界定了轮毂比、叶轮外径、叶片数、叶轮强度等约束条件.针对综合目标函数的强非线性、存在离散变量的特点,提出一种高效遗传算法,对一典型型号轴流通风机的通流构件进行了全局优化.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结果均表明,通过全局优化设计后,提高了轴流风机的效率,降低了噪音.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轴流风机叶轮结构进行振动分析。首先,建立了轴流风机叶轮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叶轮的固有振频和振型。本文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轴流风机叶轮结构的振动耦合特性进行分析是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克服基于平面直列叶栅理论的气动力计算偏差,提出了基于环形叶栅因素的子午风机叶轮设计方法.推导出气流进口相对速度w1和出口相对速度w2的公式.研究表明:验算各叶栅w2/w1时,要求w2/w1≥0.65.  相似文献   

9.
采用离心压气机计算机辅助集成设计系统,设计了两个不同子午形面和叶片角的离心压气机叶轮.对这两个离心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粘性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叶片轮缘-轮毂方向的负荷可以提高叶轮效率,后加载方式可以改善离心压气机叶轮性能.叶轮进口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子午形面和叶片角的变化对叶片负荷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维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包含叶轮、无叶扩压器与轴向蜗壳于一体的子午加速风机进行了整机全流道的数值模拟.比较了这两种不同结构的蜗壳的内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非对称圆蜗壳在周向可以获得更加均匀的气流分布,整个流动过程中流动损失较小,对流动更为有利.这一结果对不同蜗壳的选择以及蜗壳的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观察法及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油气两相流体在输送管内的流型,并利用差压传感器测量了管内流动压力损失,进一步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出油气润滑输送管内压力损失的经验公式。通过对油气流型的研究,发现油气润滑输送管内为波浪—环状流流型,油、气速度变化、对环状流的流动特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常规的涡轮流量变送器工作寿命短,小流量时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进一步提高涡轮流量变送器的性能,采用内磁结构叶轮和不锈钢滑动轴承,用高灵敏干簧管或微型霍尔数字位置敏感元件检测叶轮的转速,研制成功了数字低速涡轮流量变送器。这种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为矩形脉冲,其幅度与叶轮的转速无关,无需信号放大器和设置信号计数触发阈,抗干扰能力极强;叶轮在低速下转动,转动摩擦损失小,极大提高了使用寿命,扩大了线性范围。对于Dg50数字低速涡轮流量变送器,流量的下限约低于同口径的常规涡轮流量变送器的30%。这种涡轮流量变送器尤为适用于要求工作寿命长和噪声干扰大的场合。  相似文献   

13.
在对低压轴流通风机级效率计算公式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叶轮内损失沿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应用最优化理论,提出了低压轴流通风机最优流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最优流型与目前风机设计方法中的常用流型对风机性能影响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流量测量原理,使用流体计算软件建立了热消散式流量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了管内传感器与流体的湍流换热过程,计算出在不同流速下的传感器探头温度分布情况,分析了流体温度、传感器封装材料、加热功率以及安装方式对传感器测量精度和适用量程的影响.计算结果对热式流量传感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Unsteady cooperative flow type in the axial compress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r 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xial compressor, a method for realizing unsteady cooperative flow typ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s a critical objective in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axial compressor design system. Unsteady excitations were utilized to trigge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unsteady natural flow pattern into the unsteady cooperative flow pattern, resulting in increment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axial compress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distinct positive effect can be obtained for the 2D cascade in a wide range of subsonic working conditions. No positive effect can be observed under the 2D supersonic working conditions and unsteady excitations have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flow field space-time structure. However, positive effect can be obtained under the 3D trans-sonic working conditions. In addi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unsteady cooperative flow typ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滑坡型泥石流形成机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滑坡型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体运动类型。它是在很短时间内,由滑坡体的位能快速转化为动能的一次性滑动——流动堆积。滑坡型泥石流的活动是由块体在整个连续运动过程中发展的两个阶段(先滑坡,后泥石流)组成。滑坡型泥石流与一般的滑坡、泥石流不同,它兼具滑坡和泥石流的一些特征。滑坡型泥石流速度快,冲击力强,破坏性大。在理论上和国民经济影响方面有独特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垂直管内用高粘假塑性流体进行了流动沸腾传热实验,观察到一种新的流型,建立了流动沸腾传热给热系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18.
用空气和0#柴油混合物作为介质,在常温常压下,对TEMA-F型理想壳管式换热器窗口区的摩擦压降和截面含气率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配流噪声高的原因,基于斜盘柱塞式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液压变压器瞬时流量及其流量跳动率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揭示了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流动情况,解释了配流噪声高的原因,为配流盘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水环境生态修复中人工湿地技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功能和分类,并对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单一垂直流和复合垂直流这几种技术的实现原理、技术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做了详细的比较,同时就水平流、垂直流、混合流人工湿地的构建类型及其运行特征进行了比较,指出应根据实际污水的污染特征、对各处理指标如BOD,COD等的要求以及经济因素等来选择单一式或复合式的人工湿地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