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铃薯羧甲基淀粉应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乙醇溶剂法制备了马铃薯羧甲基淀粉,将马铃薯羧甲基淀粉加入到冰淇淋及面粉中,研究了冰淇淋的膨胀率及组织结构变化以及面粉的粉质及拉伸特性。结果表明,马铃薯羧甲基淀粉能显著改善冰淇淋及面粉的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及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肃省主要种植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不同,由此造成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处理下马铃薯淀粉糊的流变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对马铃薯淀粉进行物理化学改性,利用超声波处理马铃薯淀粉,采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研究了不同处理时间下马铃薯淀粉糊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波处理时间下的马铃薯淀粉样品均呈假塑性流体特征,符合幂定律;超声波处理时间越长,马铃薯淀粉糊的表观粘度越低,触变性相应减弱;超声波处理后,马铃薯淀粉糊的剪切稀化程度随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增大而加深.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现状和资源化利用.分析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征,采用科技创新从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回收蛋白、废水处理以及企业废水处理的实际情况.改变这种现状,建议采用综合治理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马铃薯淀粉废水,根据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生产淀粉的废液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弃之可借且污染环境.人们试图对马铃薯淀粉废液进行加工处理,将其用于食品工业,但因处理过的淀粉汁液具有马铃薯所特有的一种异味而裹足不前.为有效利用马铃薯的汁液,近年一种使用葡萄糖转化酶处理的新工艺面世,不仅有效去除了汁液中的不愉快口味,而且所得产品富含糖、氨基酸、有机酸与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饼干、糕点、饮料、西式点心中,完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马铃薯淀粉糊的性质,采用分析方法对马铃薯淀粉糊凝胶质构性、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初步考察了蔗糖、葡萄糖、果糖三种甜味剂对马铃薯淀粉糊凝胶质构性、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果糖均能提高马铃薯淀粉糊的凝胶质构特性,但影响程度几乎相同;三种糖类均能改善其淀粉的凝沉性,且添加浓度越高,蔗糖降低马铃薯淀粉凝沉性越明显。蔗糖、葡萄糖、果糖对马铃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是一种营养丰富、粮蔬兼具的大宗农产品,由于马铃薯耐土地瘠薄、生长周期短、生产投入少、且具有其他几大农作物不具备的品质优势,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年产量600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国外在本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马铃薯的工业化深加工,目前世界上刀%以上的马铃薯都被深加工升值。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研究开发了数百种变性淀粉及其衍生物,年产马铃薯淀粉及后加工产品“万吨。用马铃薯淀粉可以加工生产2000多种衍生物产品。这些产品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加工精制品、…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超声作用下淀粉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以马铃薯淀粉糊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构仪测量了不同超声场条件及淀粉糊浓度下马铃薯淀粉凝胶强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超声场中马铃薯淀粉糊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作用于马铃薯淀粉糊后,其所形成凝胶的凝胶性质有显著变化,随着超声作用时间和声强的增加,马铃薯淀粉糊形成的凝胶强度降低,且淀粉糊浓度越小,凝胶强度下降的程度越大;超声场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强度的影响主要在于其所引起的淀粉糊微观结构的变化,超声作用前马铃薯淀粉糊的网络结构完善,因此形成的凝胶性质较好;超声作用后,马铃薯淀粉糊的微观结构较为松散,组织呈团状聚集,其凝胶性质较差。  相似文献   

9.
对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不同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糊化温度,糊的冻融稳定性、透明度、抗霉生长能力及温度、浓度、回旋速度、pH值和介质对羧甲基淀粉糊粘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羧甲基淀粉具有低温易糊化,糊凝沉性弱,冻融稳定性好,抗霉能力强和透明度高的优良性质.氯化钠及钙离子对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粘度性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郭江涛  杨彩玲  王元元  王效瑜 《科技信息》2012,(19):456-456,430
马铃薯淀粉含量指标是马铃薯重要的加工品质之一。本研究依马铃薯块茎重量、分段取样测量淀粉含量,采用相关回归分析法对马铃薯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结果表明:①无论是早熟品种、中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其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协变关系的趋势极其相似;②依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协变关系,可将其分为协变趋势明显不同的两个区段;③当块茎重量在125g以下时,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存在程度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块茎的增大增重,淀粉含量亦随之增加,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7.47+0.0332X(早熟品种),Y=12.5+0.0244X(中熟品种),Y=7.87+0.056X(晚熟品种);④当块茎大小在125g以上时,淀粉含量不随块茎重量而变化,仅由品种特征特性而决定,通常来说,马铃薯淀粉含量的高低决定于品种的特征特性。就同一品种来说,人们通常认为,块茎愈大愈重,淀粉含量愈高,然而,这种观念是否正确?马铃薯块茎重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供商榷。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粉条加工中甘薯淀粉不纯,混掺玉米淀粉造成碎粉率增加的弊端,根据玉米淀粉与甘薯淀粉组成结构的不同,二种淀粉遇碘制剂呈现不同的显色反应原理,将纯甘薯淀粉、纯玉米淀粉以及含有不同比例玉米淀粉的混合淀粉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试液,在各种淀粉试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复合碘制剂,根据其颜色变化的不同,确定甘薯淀粉中是否混掺玉米淀粉。用光电分光光度计测定混合淀粉试液的吸光率值,通过数据回归方程确定混合淀粉中玉米淀量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羟丙基马铃薯淀粉制备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 ,在碱催化条件下 ,以硫酸钠作为膨胀抑制剂 ,在水悬浮液中和环氧丙烷进行反应。应用正交试验和统计分析 ,确定了一组制备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的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在最优工艺组合条件下 ,产品的醚化度为 0 .1 45 6,落在本研究预测的变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探讨淀粉加尿素的混合物是否就是尿素淀粉问题,研究了土豆淀粉与尿素机械混合物在煮浆过程中的反应性能,合成了尿素淀粉浆料.通过红外光谱图及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尿素淀粉具有优越的浆纱性能,而土豆淀粉与尿素的机械混合物在煮浆过程中未生成尿素淀粉,从而得出淀粉加尿素的混合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尿素淀粉.  相似文献   

14.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酸解氧化淀粉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马铃薯酸解氧化淀粉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盐酸浓度为0.5 mol/L,过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3.0%,反应时间为50 m in的条件下制得的马铃薯酸解氧化淀粉的黏度最低,抗凝沉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马铃薯淀粉、竹芋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4种不同淀粉分别与丙烯酰胺、丙烯酸接枝共聚,并对各种淀粉所得的接枝共聚样品(以下称吸水性树脂)进行接枝率、吸水倍率、吸水速率以及失水速率的测定、对比及分析;并以木薯淀粉为基料,研究了淀粉不同添加量对接枝共聚物吸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提高甘薯淀粉出粉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个品种甘薯的淀粉含量被测定,淀粉含量较高的为868号、大地1号、辽师1号;从磨碎程度、沉淀时间、二次过滤3个因素对提高出粉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磨碎时间15min,沉淀时间10h可获得较高的出粉率.经二次过滤可以挽回淀粉损失平均为12.0%。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小型马铃薯粗淀粉生产设备工作原理、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