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SIRT1基因多态性与BMI及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选取268例重度饮酒者,依据是否患有酒精性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病组(n=176)和饮酒对照组(n=92);237例轻度饮酒或不饮酒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组(n=117)和健康对照组(n=120),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临床资料;选择SIRT1四组核苷酸片段,命名为rs33957861、rs11599176、rs12413112、rs35689145,用西格诺质谱分析平台检测SIRT1基因类型。结果显示,与饮酒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rs33957861、rs11599176、rs12413112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酒精性脂肪肝病(AFLD)的发病风险,而rs35689145增加其发病风险;单倍型AAAA、AAGA、CAGA、CGAA可降低AFLD的发生风险,而CAAG增加AFLD的发病风险。另外,在NAFLD和AFLD组中,rs33957861、rs11599176、rs12413112突变基因型携带者较野生型体重指数(BMI)低,而rs35689145中,突变基因型携带者较野生型BMI高(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瘦素在酒精性肝病(ALD)及不同阶段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肝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2例酒精性脂肪肝(AFD)、11例酒精性肝炎(AH)、13例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生化检测46例患者的肝功能,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10.63±4.06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98±2.89 μg/L),P<0.05,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功能受损呈明显相关性.结论 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可用于评估酒精性肝病的病情,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酒精对大鼠外侧穿通纤维(lateral perforant path,LPP)-CA3区(LPP-CA3)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导阶段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方法,通过向海马CA3区分别微量注射酒精(Alcohol)、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naloxone)和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IC),以海马CA3区群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fEPSP)斜率改变为指标,观察高频刺激引起的LTP诱导的变化.结果:①酒精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TP的诱导;②纳洛酮和BIC均可以部分减轻酒精对LTP诱导的抑制作用.结论:内源性阿片系统和GABA能系统参与了酒精对LPP-CA3通路LTP诱导的调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山葡萄多酚(PVAR)对酒精所致大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酒精灌胃前给予PVAR,于实验90 d检测大鼠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与酒精组比较,200,400 mg/kg PVAR组大鼠睾丸组织ROS,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长期慢性酒精摄入引起大鼠睾丸氧化损伤,PVAR可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抗氧化剂减轻这种氧化损伤,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用酒精硬化疗法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症状性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5例症状性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其中15例患者先给于经皮囊肿穿刺抽吸而后向囊内注射体积分数为99%的酒精,另10例患者采取腹膜后腹腔镜去顶术.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分别记录和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酒精硬化治疗组和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7%和1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和20%,但两组在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时间[(57.0±8.4) min,(94.0±19.0) min]、住院天数[(1.0±0.0) d,(2.5±0.5) d]和住院费用[(5 017.08±90.62)元,(14 698.35±985.76)元]相比,酒精硬化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低于腹腔镜手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酒精硬化治疗因具有操作简单、非侵袭性和有效性高的特点,可作为症状性单纯肾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当酒精硬化治疗失败或酒精硬化治疗穿刺困难时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酒精处理PC12细胞,观察酒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及凋亡过程中中性神经鞘磷脂酶(neutral sphingomyelinase,N-S Mase)活性及mRNA表达量的改变.结果显示,当酒精浓度达50 mmol/L以上时,作用24 h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处理组凋亡细胞增多,表现染色质凝集、细胞核变小、核碎裂成碎片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酒精处理组有不同程度的DNA断裂,呈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酒精作用PC12细胞2 h后N-S Mase表达升高.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N-SMase的活性,显示酒精作用PC12细胞2h后酶活性升高,与去血清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酒精可导致PC12细胞凋亡并伴有N-SMase mRNA表达量增高,酶活性增强,说明酒精诱导PC12细胞凋亡与鞘磷脂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7.
丝状真菌直接转化纤维素生成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 4株Neurosporacrassa和 4株Fusariumoxysporum菌的纤维素酶生产以及它们直接转化纤维素生成酒精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筛选出 1株酒精产量较高的菌株 (N .crassaAS 3.16 0 2 ) ,并对该菌株的生长、纤维素酶生产和转化纤维素生成酒精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N .crassaAS 3.16 0 2具有较好的直接转化纤维素生产酒精的能力 ,经过初步优化后 ,酒精产量和转化率分别达到 6 .7g L和 33.5 % .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预耐力训练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脏抗氧化能力与解偶联关系的影响,以SD大鼠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12周无负重游泳为运动手段,测定肝脏线粒体锰过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活性及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合成活力,肝脏线粒体磷氧比(Phosphorus oxygen ratio,P/O)的变化和肝脏组织MnSOD、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和肝细胞癌下调的线粒体转运蛋白(HCCdown-regulated mitochondrial carrier protein,HDMCP)mRNA表达.结果发现:未训练大鼠急性酒精摄入导致肝脏MnSOD酶活性、MnSOD、UCP2和HDMCP mRNA表达著升高,而ATP合成活力和P/O显著降低;预耐力训练后再给予急性酒精摄入使肝脏UCP2和HDMCP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直接急性酒精摄入大鼠,而肝脏线粒体P/O和MnSOD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直接酒精摄入大鼠.结论:耐力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解偶联蛋白表达,从而提高肝脏线粒体能量合成能力,达到预防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魔芋飞粉通过 95 %工业酒精提取 ,三氯甲烷和正丁醇分别萃取后 ,进行氧化铝干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层析纯化获得了纯样品Ⅰ ,Ⅱ .对纯样品Ⅰ进行了傅里叶红外 (IR)、氢核磁共振 (1HNMR)、质谱 (MS)分析 ,并对其图谱进行解析 ,推断样品Ⅰ是一种 5—甲基咪唑的衍生物 .  相似文献   

10.
对某牛场提供的100头实测牛,在一段时间内采集208份奶样进行理化指标检验。探讨生鲜牛奶检测中,75%酒精与其他检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5%(V/V)酒精试验与煮沸试验、酸度测定并无对应关系,得出75%(V/V)酒精试验法不宜替代煮沸试验和酸度测定作为生鲜牛奶热稳定和新鲜度的评定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糖蜜酒精废水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色素,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利用专用微生物(细菌、真菌等)对废水进行生物脱色,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糖蜜酒精废水生物脱色的研究现状,重点是新的脱色菌种的发现和脱色机理的阐述,最后对未来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的研究发展做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酒精对肝细胞损伤的自由基机理,首先研究酒精对体外培养的L-02肝细胞的增殖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酒精浓度在100mL·L-1以上时,共培养结束后30h内细胞存活率始终低于50%;当酒精浓度控制在80mL·L-1以下时,细胞恢复过程中存在存活率突降又上升的时间段;当酒精与细胞共培养时间为2、3、4h时,存活率突降又上升的时间段分别为18、12、6h.结果表明,酒精对肝细胞的损伤因浓度和与细胞共培养时间不同而造成化学损伤(即由酒精及其代谢产物本身的毒性直接杀死细胞)和自由基损伤.酒精引起的自由基损伤具有滞后性;随着与细胞共培养时间的延长,自由基攻击的时间会提前,并且所需的酒精浓度会降低.实验结果证实了酒精对肝细胞损伤确实与自由基有重要的关系,也为从清除自由基途径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蛹虫草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s,CMP)对酒精诱导的小鼠亚急性肝损伤功能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亚急性酒精损伤模型组、蛹虫草多糖低剂量组(0.25 g/kg)、高剂量组(0.5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分别给予30%乙醇12 m L/kg,在每日灌胃乙醇6 h后,灌胃相应剂量的蛹虫草多糖,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时灌胃生理盐水,连续28 d后,处死所有小鼠,按试剂盒要求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球蛋白(globulin,GL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含量水平;取肝脏计算其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肝脏系数、血清中ALT,AST,TG,CHOL均升高,而血清TP,ALB,GLO含量下降.CMP可明显降低酒精致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脏器系数,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以及TG和CHOL水平,升高血清TP,ALB,GLO含量.结论蛹虫草多糖具有明显改善酒精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赣江流域的10个子流域,研究温度和降水如何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与河流氮磷营养盐浓度的相关性.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水田、旱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氮磷指标为2014年每月对赣江7条支流测定的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和总磷(TP)浓度,用相关分析得到土地利用方式与水体氮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不考虑温度和降水的影响,旱地与河流NH+4-N具有显著相关性,建设用地与河流NO-3-N具有显著相关性;(ii)旱地、草地和林地在中温条件下与河流氮营养盐的相关性更高,在低温条件下与磷营养盐的相关性更高.水田和水域在高温条件下与河流氮营养盐的相关性更高,在中温条件下与磷营养盐的相关性更高;(iii)除林地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在高降水量情况下与河流氮磷营养盐的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陈东  陆琦  张穗生  陈英  黄日波 《广西科学》2011,18(4):385-391
以甘蔗糖蜜酒精高产菌株MF1001为生产菌株,采用双流加酸性连续发酵工艺进行工业化高浓度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生产试验,连续发酵15d.发酵生产线共9个发酵罐,发酵温度由1~4号罐的内置式盘管循环水控制,依次为30~32℃(1号罐)、34~36℃(2号、3号罐)、30~32℃(4号罐)、(33~35)℃(5号、6号罐)、(3...  相似文献   

16.
崔娜  杨晓燕  王艳哲  张丽  李敬 《河南科学》2019,37(12):1963-1969
以残次婆枣为原料,采用液体发酵方式酿造枣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为自变量,以酒精度和残糖的变化为主要指标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了液态发酵酿造枣醋前期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酒精发酵最佳温度为30℃,时间48 h,酵母菌接种量0.2%(V/V),初始糖度10%,在此条件下发酵后酒精含量可达11.9%(V/V).其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初始酒精浓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液装液量、发酵温度为自变量,醋酸含量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液态发酵酿造枣醋的醋酸发酵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醋酸发酵最佳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10%(V/V)、初始酒精度14%(V/V)、发酵液装液量30%(V/V)、温度30℃,在此条件下枣醋醋酸含量为38.5 g/L.  相似文献   

17.
以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为原料,对发酵法生产酒精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酵温度、用曲量、料水比、发酵时间,是甘薯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4大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选用生料酒曲茵种,以酒精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L<,9>(3<'4>)正交试验,最终筛选出甘薯直接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32℃,用曲量为1%,料水比为1∶3.5,发酵时间为5 d.发酵成熟醪酒分为9.1%(v/v),发酵率为80.9%.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猕猴掌(蹠)骨长度与颅长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太行山猕猴掌和蹠骨与颅长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7例太行山猕猴的掌骨和蹠骨长度和27例颅骨长度进行测量,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雄性掌(蹠)骨(除1Mc)与对应的颅长相关性较高(P<0.01),呈同步性生长,雌性掌(蹠)骨与对应的颅长无相关性,呈非同步性生长.对于太行山猕猴一个种而言,掌(蹠)骨与对应的颅长表现出高相关性(P<0.01).掌骨长与颅长回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提供的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与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之间的相关性.对北京地区2004年全年AERONET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和环保局监测的AP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直接对比相关性较低.考虑到AOT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①将数据分成四个季节,构建二者相关性模型;②将经过气溶胶标高垂直订正的AOT数据与API建立相关模型;③考虑到湿度影响因子的作用,按水汽分段分析AOT与API的相关性,发现相关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位山引黄灌区为研究区,测定了农田土壤剖面的磁化率和粒度,并分析了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位山引黄灌区农田土壤低频磁化率(xlf)的变化范围为35.37-97.20×10~(-8)m~3/kg,均值为62.16×10~(-8) m~3/kg;频率磁化率(xfd)的变化范围为0.65%-22.14%,平均值为7.23%.土壤中粘粒(4μm)含量变化范围为3.20%-27.16%,平均值为9.07%;粉砂(4-63μm)含量变化范围为35.82%-90.23%,平均值为68.94%;砂粒(63μm)含量变化范围为1.95%-58.52%,平均值为21.99%;中值粒径的变化范围为9.56-72.86μm,平均值为34.94μ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剖面0-20cm土壤xlf与粉砂(4-63μm)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砂粒(63μm)含量及中值粒径呈显著正相关,与粘粒(4μm)含量相关性较弱,土壤xfd与各粒度组分含量及中值粒径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剖面20-80cm土壤xlf与粉砂(4-63μm)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砂粒(63μm)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中值粒径的相关性较显著,与粘粒(4μm)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xfd与粘粒(4μm)及粉砂(4-63μm)含量相关性较显著,与砂粒(63μm)含量及中值粒径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研究认为:土壤磁化率在0-20cm耕作层主要受到土壤母质以及灌溉、施肥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在20-80cm主要受土壤母质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