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以PhN(SiMe3)Li为原料通过与无a-H的叔丁腈和二甲胺基腈反应得到了非对称胍基化合物[(tBuCN)Li{N(C6H5)C(NMe2)N(SiMe3)}]2,该化合物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其结构用X-ray,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脒基金属锂化合物与氯化亚锡的反应,得到了新型脒基金属锡化合物[N(Ph)CPhN(SiMe3)]2Sn(1),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1 H NMR及13 C NMR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完整的结构表征,并用该化合物对对甲苯异氰酸酯和ε-己内酯聚合的性能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3.
配体(Dipp) N(Li) SiMe3(Dipp=2,6-iPr-C6 H3)与苯腈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再和溴化镁进行复分解反应,得到了五配位金属镁化合物[2,6-lPr2C6 H3 NC(Ph)N(SiMe3)]2Mg(THF) (1),该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用X-ray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分析.其晶体呈扭曲的三角双锥结构且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1.759 (6)(A),b=28.216 (15)(A),c=14.875 (7)(A),β=96.913(8)°,V=4 900 (4)(A)3,Z=4,R1=0.0871,GOF=0.98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二价稀土金属配合物(η5:η1-C9H6CH2CH2CH2NMe2)2YbII(1),[{η5:η5:η1-(C9H5CH2SiMe2NC4H8)2}EuI2I(μ-Cl)]2[μ-η3:η5:η1:η3:η5:η1-(C9H5CH2SiMe2NC4H8)2].C7H8.(C6H6)0.5(2),and[η5:η1-C9H6CH2SiMe2NC4H8]2YbII(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活性.探索了催化剂与MMA单体摩尔比、溶剂的极性、温度对MMA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1R,2R)-(-)-1,2-环己二胺为母体,将其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后的产物(IR,2R)-(-)-1,2-(NH-SiMe3)2C6 H102双锂化后与二氯苯基硼经一步反应,合成了一种环合的有机化合物PhB[(1R,2R)-(-)-1,2-(NSiMe3)2C6H10]4,并通过X-ray、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2,6-二异丙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锂化和无α-H的腈加成等多步反应,得到了胍基化合物[2,6-iPr2-C6H3NC(NMe2)NLi]2Et2O,该化合物的结构用X-ray,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其反应性和产物结构与其类似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配体(Dipp)N(Li)SiMe3(Dipp=2,6-i Pr2-C6H3)与叔丁腈和溴化镁进行反应,得到了四配位金属镁化合物{(Dipp)N(SiMe3)}2Mg(N≡CBut)2,该化合物的结构用X-ray,1 H NMR,13 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2-氨基-6-甲基吡啶和4-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合成得到了新型配体4-苯甲酰氨基-N-(6-甲基吡啶-2-基)苯甲酰胺(L2)及其N,O-吡啶氟硼荧光化合物(C2),采用1 H NMR、13 C NMR、ESI-MS和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初步探究了新型N,O-吡啶氟硼化合物C2的光学性能.结...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β-二亚胺金属锂化合物与单质硫的插入反应,得到两种新型含硫有机锂配合物[{N(2,6-~iPr_2C_6H_3)C(Me)}_2CHSLi]_2(1)和[{N(2,6-~iPr_2C_6H_3)C(Me)}_2CS_2Li_2]_2·[{N(2,6-~iPr_2C_6H_3)C(Me)}_2CS_2LiBu]_2(2),利用单晶X-ray,~1 H NMR,~(13)C NMR及~7Li NMR对所合成的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完整的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将苊醌和4,4′-亚甲基-二(2,6-二异丙基苯胺)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采用硅胶柱分离得到双核苊-二亚胺配体[H2NC6H2-3,′5-′d i-R-CH2-3,5-d i-R-C6H2-N=C(Nap)-(Nap)C=N-3,5-d i-R-C6H2-CH2-3,′5-′d i-R-C6H2-N=C(Nap)-(Nap)C=N-3,5-d i-R-C6H2-CH2-3,′5-′d i-R-C6H2NH2],Nap为1,8-naphthd iyl;R:CH(CH3)2}(L)。在N2保护下,L与(DME)N iB r2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双核苊二亚胺镍配合物N i2LB r4。通过1H NMR,13C NMR,EA等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以通用烷基铝,而不用昂贵的MAO为助催化剂的催化体系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其对乙烯的聚合具有很高的活性,最高可达1.76×106g.mol-1.h-1,聚合条件如:温度、助催化剂的种类、n(A l)/n(N i)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亚磷酸三乙酯与1,2二-溴乙烷的加成产物经L iA lH4还原得乙二膦,后者与乙烯基乙醚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双-[双(2乙-氧基乙基)膦基]乙烷(替曲膦),这是一种新型的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 c替-曲膦的配体,产物及中间产物经IR、1H-NMR、M S得到确证。用SnC l2将99mT cO-4还原成[99mT cO2] 后与替曲膦反应得到99mT c替-曲膦,其放射化学纯度为93%。临床使用表明:制得的99mT c替-曲膦能够满足临床显像要求,且标记简便。  相似文献   

12.
通过2-氨基-5-[1-(邻氯苯氧)乙基]-1,3,4-噻二唑与酰基叠氮化物反应,合成了8个新的N-{5-[1-(邻氯苯氧)乙基]-1,3,4-噻二唑-2-基}-N'-取代苯基脲,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农药,采用活性结构拼接法合成了7个具有新型结构的N-甲氧基-N-[2-(甲硫基亚甲基-取代苯亚胺-硫亚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LC/MS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定表明:5b,5g在50 mg/L下对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的抑菌活性达90%.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2-二[5’-(2’-甲酰呋喃基)]丙烷(1)分别与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2)和N,N'-(3-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3)进行缩合,得到[2+2]型Schiff碱大环化合物L+-1和[1+1]型Schiff碱大环化合物L2,并采用元素分析、1HNMR、IR和质谱手段对Schiff碱大环化合物L1和L2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使用400MHz核磁共振仪测定了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和甲胺二甲叉膦酸(MADMP)的^1H、^13C和^31P谱.研究了P对H和C的偶合裂分,探讨了N对^1H、^13C和^31P谱的影响.发现P对邻近C、H的偶合作用很强,而N的存在使谱图变得复杂.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波谱适合于有机膦酸的结构鉴定,是剖析该类化合物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H_2O_2为氧化剂与化合物[C_6 H_4{C(NMe_2)(=NPPh_2)}_2](1,4-;1,3-)进行反应,在乙腈溶液里得到了二(N,N-二甲基)苄脒离子型超分子聚合结构化合物C_6H_4[1,4-{C(NMe_2)(NH_2)}_2]_2+·2Cl~-(1)和C_6H_4[1,3-{C(NMe_2)(NH_2)}_2]_2+·2[Ph_2PO_2]-(2)的无色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分析了两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化合物2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详细表述了化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并进一步讨论了化合物2的荧光性质与离子型超分子结构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一种D-π-D-π-A结构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一种新型的D-π-D-π-A结构的化合物:3-(4-溴苯乙烯基)-6-[(4-乙烯基吡啶)苯乙烯基]-N-乙基咔唑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单光子荧光寿命以及双光子荧光光谱.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好的单光子荧光性质和强的双光子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与二丁基氧化锡反应, 制得新配合物{[(nC4H9)2Sn(05·O2CC12H10N)(05·CH3O)]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 P-1, 晶胞参数a =1.173(2) nm,b = 1256(2) nm, c= 1329(2) nm, α= 8229(3)°,β = 71.83(3)°,γ= 65.36(3)°, V= 1.690(5) nm3, Z = 1, μ= 1.509 mm-1,Dc= 1.425 Mg·m-3, F(000) = 736,R = 0.056 9, wR = 0.1589, GOF = 1.074。测试结果表明, 它是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内、外环锡原子均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波加热法,以6-硝基胡椒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吡咯为原料,合成了5-(3,4亚甲二氧基-6-硝基)苯基10,15,20-三对甲氧基苯基卟啉.新化合物结构分别经UV-Vis,IR,^1H NMR,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六氮杂异伍兹烷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CL-20)的硝化前体四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IW)的反应性,以四乙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为原料,与甲醛进行胺醛缩合,生成一种新型六氮杂异伍兹烷衍生物:2,6,8,12-四乙酰基-14-氧杂-2,4,6,8,10,12-六氮杂五环[5.5.3.0.05,9.03,11]十五烷,并用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