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在处理文化缺省问题上为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应根据不同的认知语境采用不同的策略,获得语言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实现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再现原文的美学特质,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罗俊  吴嘉平 《科技信息》2013,(18):158-158
文化缺省是指原文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双方所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存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文学作品的文化缺省会造成文化信息损失,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偿。本文结合夏延德教授和柯平教授的翻译补偿策略,从注释法、增益法、释义法和归化法等手段来分析文学翻译中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3.
《沁园春·雪》英译文的关联翻译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恒元先生翻译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英译文在文化缺省的处理、美学情感的传递和深远意境的再现三个方面体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某些特点.译者使用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文化缺省问题,较好地把握了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美学情感的传递方面,译者基本反映了原文的风格和比喻的诗歌效果;在叠字、联绵词、数量词、颜色词和领字等翻译方面,译者比较准确地理解了原文的浪漫描写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文化缺省是在交际过程中对交际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由于不同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和内涵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及其成因,提出了译者在处理文化个性时应采取必要的补偿手段及在外宣翻译上的三个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习语具有鲜明的文化风味,渗透着浓郁文化气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习语译者的重要任务是把原文习语中的文化信息传迭给译文读者.因此,在补偿译文读者的文化缺省的过程中,译者应尽力保证原语习语文化交流达到最佳程度,使译文读者获得文化探索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中的文化缺省的存在很可能导致这种交际活动失败。文化缺省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理解的问题。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文化缺省进行探讨,可以获得对文化缺省系统的认识,并根据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找出合理、有效的翻译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旅游翻译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诱导行动。提出译者可依据关联翻译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对原文进行动态取舍,并使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相吻合。认为介绍原语文化、社会风情的旅游资料多采用直接翻译的阐释法为好。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化交际活动,而原中化缺省的存在很可能导致这种交际活动失败或失误。化缺省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化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理解的问题。从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对化缺省进行探讨,可以获得对化缺省系统的认识,并根据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找出合理、有效的翻译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文化缺省现象对诗歌翻译所造成的影响,旨在寻求如何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使诗歌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得以补偿,从而使翻译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肖瑜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124-127
电影片名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涉及两种语言,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为了使原文等效于译文,依据关联理论、认知与顺应论能更好地理解原文,解释翻译过程中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并通过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灵活处理文化意象,尽量保持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从而更好地顾及读者的认知,达到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儒林外史》英译本为依托,探讨了文化缺省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对其做了分类分析,把文化缺省分为三类:待补偿型文化缺省、可植入型文化缺省和可隐去型文化缺省。并提出了处理文化缺省现象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婷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90-93
针对汉英广告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图式重合、文化图式冲突和文化图式缺省的现象,提出了采用直译、替换翻译、创建新图式等翻译策略进行汉英文化图式转换,以实现英译广告与其汉语广告具有相同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化图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文化图式的差异。文化图式差异包括文化图式缺省和文化图式冲突,这两者是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文化图式差异,并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归纳两个译本在处理文化图式缺省和文化图式冲突时所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文化语境理论,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角度,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文化内涵,探讨文化语境下译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典故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浩如烟海,而英语典故成语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在翻译时,应尽最大可能保留源语文化信息,译出源语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避免文化缺省,使读者能够较好地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达到应有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吴静  吴希茜 《科技信息》2010,(27):213-214
作为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广告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将广告翻译误差分为三类:语用上的翻译误差、文化上的翻译误差、语言上的翻译误差。然后试着结合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对广告翻译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对文学翻译中由于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差异造成的译文与原作的"变异"现象做初步考察,用顺应理论进行阐释,试图说明在文学翻译中,变异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是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必然产物,是顺应语言与文化语境的自然结果。顺应理论对文学的翻译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汉英文化差异导致译文读者可能不理解源语作品中词语文化内涵,所以译者要根据最佳关联原则对涉及到的文化语境因素进行顺应处理,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性的文化背景信息,将源语文本词语隐含的文化信息变成目标语读者易于理解和推断的明示信息,并引导读者正确推断出源语作者的交际意图,使译文读者付出最少的认知加工努力却能获得充分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9.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是一个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应满足译语文化的需要。把读者的接受性作为翻译的重要标准。该理论为文化信息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本文以该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在影视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