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目前,在高校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已经起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进入课堂、进入教材.为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效地进入学生头脑,需保持教育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工会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浅谈如何建立建全"工会工作"从而使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的创建是复杂的,需要校园内各组成要素的和谐发展.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谐校园建设必将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有力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更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和谐之美的高校课堂"为中心议题,基于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 Theory),围绕如何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特征而进行了一次高校课堂管理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兰玉英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3):60-61,63
建设"和谐高校"是和谐社会对新时期高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从国际形势需要、国内形势需要和高校自身发展需要三个方面分析了构建和谐高校的必要性;要实现高校的和谐与稳定,从高校与政府的和谐、校园环境的和谐、管理制度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同学关系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和谐、高校招生的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和谐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构建高校的和谐,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高校"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拓展游戏"能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体育课的功能方面。文章从拓展游戏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符合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高校教师能胜任"拓展游戏"教学等角度,分析了"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校园文化建设、人际关系建设、校园"软"硬"环境建设,在高校和谐校园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凡 《科技资讯》2010,(10):205-205
足球运动进入高校成为重要的体育赛事,为职业赛事输送人才同时也打响学校的知名度。发展高校足球运动是建立我国职业球员健康选拔模式的基础。体育场馆建设是一举多赢的工程。希望更多的高校投身到推动体育进步中来,携手共建和谐校园,建立我国健康的足球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课堂心理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课堂已经成为课堂重构的目标,和谐课堂心理环境是和谐课堂建设的基础。和谐课堂心理环境拥有民主公平的氛围,师生在交互中成长,课堂上预设与生成共存。构建和谐课堂心理环境要满足师生双方需求,营造民主公平氛围;发挥师生交互作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情境化教学内容,重视在开放中生成。  相似文献   

10.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积极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坚持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和谐校园建设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督促、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互联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正确把握新时代的内涵,把"互联网+"思维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和培育新型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积极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坚持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和谐校园建设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督促、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对于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八荣八耻”充实了师德教育的内涵,为教师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行为准则。师德建设应抓好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要依靠教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来实现校园和谐。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必经内化和外化这样一个复杂而反复的过程,因此,师德建设还必须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要求教师具有科学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独立的人,营造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谐力的"磁性"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高校的建立,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高校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该文从上述观点出发,系统地阐述了高校的法制化管理与和谐校园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彦敏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57-157,146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两课"课堂氛围是关键.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两课"教学存在着单纯政治化、功利化的倾向,忽视或无视政治教育的个人享用性,忽视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我教你学"的单边施教模式,剥夺了学生的道德体验性权利,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与"外化"等等.这些不和谐因素制约了"两课"德育功能的发挥.因此,"两课"教学需要"以人为本",以"问题、热点、案例、情感等"为载体设计课程、激活知识和创造体验,营造"两课"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创建良好的课堂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创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包括加强人本管理,构建和谐图书馆团队.创建和谐图书馆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在科技、服务、人才法制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作为学校保证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在"双高校"建设中承担着内部评价和质量保证的重要职能.以"双高校"建设目标为导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过程标准实施动态监控和机制引擎,以促进质保体系的常态化运行,从而助推质量文化的形成和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为高质量地完成"双高校"建设的绩效目标提供...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于和谐思想虽然给予高度重视,但是仍然存在不和谐因素,因此要建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消除高校人事制度中的不和谐因素,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整理有关校园体育文化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五条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路径:"以学生为本"是出发点;增强高校体育文化主管部门领导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关键;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自我和谐是重点;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意与特色是生命;构建与体育文化强校相适应的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体系是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