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学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比较文学学者认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意义重大,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时代特征和特质有很大的帮助.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分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及读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外国读者了解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外国读者也能领略中国古诗词之美,这一直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分析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语言特色以及诗歌翻译中意美的传递,以便将诗歌中最真实的意境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中的"第三类语言"指的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所采用的一种介于源语和译语之间独特的翻译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再拘泥于规范化的语言来重新表达原作的意义和内容,而是通过对译语的革新来尽可能传达原作所体现的语言文化差异性。本文试图通过《围城》英译本的实例,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第三类语言"。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是艺术,是再创造,是语言和文学互输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它使读者大大增加文学作品“外贸知识”,丰富译入语语言和译语文学。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殊途同归,应兼收并存,共同为再现原文文学色彩、艺术风格、体现文学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汉代以来的近两千年间,经过多次翻译活动产生的翻译语言在汉语文学语言中留下的印迹是极为明显的.本文通过对翻译语言词汇及语法不尽全面的论述,使读者意识到:翻译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汉语文学语言在历史性地兼收了某些翻译语言的成分之后,无论是在其表意范畴或是在其表述系统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们较之于传统语言更全面也更精密.  相似文献   

6.
文学翻译是艺术,是再创造,是语言和文学互输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它使读者大大增加文学作品“外贸知识”,丰富译入语语言和译语文学。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殊途同归,应兼收并存,共同为再现原文文学色彩、艺术风格、体现文学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谈起翻译,我们都知道必须兼顾两面即忠实与通顺。那是指一般标准,也是对一般翻译的最低要求;对于文学翻译,仅仅这样做还很不够。因为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它不单单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记叙,更具有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有着巨大的审美作用。所以,对于文学翻译的要求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茅盾语)这就是说,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要用流畅易懂的语言,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要…  相似文献   

8.
林译小说是林纾的主要文学业绩,也是其文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着多重身份:译者,读者,作者。林纾作为不懂外语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读者和作者的身份。结合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以林纾的读者身份为切入点,从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两个方面来探讨译者的读者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学风格翻译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风格翻译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过于片面或简化地看待文学风格翻译都会远离翻译实际.作家个人风格是在时代、民族、阶级的风格的前提下形成的,译者也是如此.因此,译者、读者以及译作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者处理文学风格翻译中的取舍.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7,(1):13-17
成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莫言作品《丰乳肥臀》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因成语有言简意赅、寓意丰富的特点,使得成语翻译成为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葛译本《丰乳肥臀》中的成语翻译进行分析,说明葛浩文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立足于西方读者,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同时为达到与原文同等的效果,运用了大量的翻译技巧,使得译文流畅通顺,忠实自然,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和佛教之于中国,同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又都有着漫长的历史,而二者在中国传播的命运却相去甚远;佛教融入中国文化,并与儒、道两家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基督教却一直未能彻底融入中国文化,至今仍处于中国文化的异已地位,究其原因,系由它们各自作为一种宗教文化所属的地域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地缘关系,在中国采取的不同的传播策略,在中国传统的时机不同,以及它们不同的处世观所致。  相似文献   

12.
穆慧琳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1):63-64,68
本文首先从翻译标准入手,探讨了文化与语言以及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旨在通过这些分析使读者明了文化差异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然后具体论述文化差异是译文准确的关键,文化差异产生的内在原因以及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从生存环境的差异,习俗差异,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方面作阐述,接着提出当今热点问题一一如何解决文化差异翻译以及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协调不同文化身份,最后在传播活动顺利进行的问题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发展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的日趋频繁和密切,妊然引起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冲突与融合。从而带来文化的全球性发展。置身于其中的中国文化要想发展自己,就必须在全球化语境下。把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努力构建中国现代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中,茶文化因其雅俗共赏的特点在都市和乡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一雅一俗,不仅满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而且二者统筹互动,都市茶文化开拓了客源市场,乡村茶文化丰富了旅游资源,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将仙客来的块茎、叶片、根尖、花梗外植体,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植物激素的几种培养基中培养,根据培养结果,筛选出最佳诱导和增殖培养基的配方;同时,在经过消毒处理的不同成份的无土栽培基质中,进行试管苗的炼苗和壮苗培养,研究其健身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仙客来的离体繁植以其块茎为最佳,丛芽的增殖以MS+NAA0.1 mg/L+6-BA2.0mg/L+蔗糖30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3mg/L+蔗糖30g/L为最佳.泥炭∶蛭石∶珍珠岩(5∶3∶2)混合是仙客来试管苗最佳健身栽培基质,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地资源条件相差较大,要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必须因地制宜地创造不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以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资源,提供实用高效的服务。近十多年来,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的过程中,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形成了五类各具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网点建设模式、品牌带动模式、特色文化模式、中心管理模式、全面创新模式。这些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具有操作和示范意义的有效参照。按照建立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需继续探索,形成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探索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把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寓于语言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防止“负迁移”作用。注意区分留学生所属的“文化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文化理解的桥梁--文化空缺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空缺词是由于不同民族对文化理解的差异而反映在语言上的一种符号或语义空缺现象。它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与使用该语言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密切相关;文化空缺词又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它留给不同语言民族的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扇窗口。人们通过对其内涵的发掘、研究和阐述,可以增进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从而使跨文化言语交际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高慧 《科技信息》2009,(6):89-90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mber and culture. Numbe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r nationalities, numbers have different implic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From the expression of quantity, specific things and proportion, we can find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e.The focus is on "Mode Numbe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相似文献   

20.
探索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把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寓于语言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防止“负迁移”作用.注意区分留学生所属的“文化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