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地区现代化差距拉大和地区科技发展极不协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家科技规划应考量对地区现代化的协调与带动。  相似文献   

2.
《天津科技》2006,33(6):1
中药产业作为天津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为加快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步伐,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市科委把中药现代化工程列为了科技发展的四大工程之一,明确了大品种、大企业战略思路。用高新技术提升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水平。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多部门领导参加的天津市中药现代化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加快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组织保障。编制的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为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性的获得和深化,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深化的过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的现代性不是体现在器物的革新和制度的变迁上,而是要落实在人的观念层面,实现人的现代化.当今面对全球化的生存境遇,人的现代化支点不仅仅是宽阔的视野和科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心灵深处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我们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一个秋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科技战线捷报频传.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上,基因芯片、纳米材料、高性能电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在改造传统产业上,农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工程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中药现代化、环保科技工程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高能电池产业群带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科学技术,而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教育又是基础和保证.只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才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科技、教育、经济建设三者环环紧扣,构成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链条.因而深入学习邓小平“科教兴国”的理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试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晓静  徐晓霞 《科技信息》2007,(29):203-203
孙中山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认为发展中国经济,振兴实业,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发展中国的科技力量,而壮大中国科技实力的途径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传授最新的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其中包括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在本质上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育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发展离不开教育推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人才主要经由教育培育而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含义,论述了教育信息化使教育产生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阐明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具有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等特点.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包括教育国际化、教育终身化、教育个性化和教育多样化.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包括: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培养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科技和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受到良好教育而具有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民和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纵观世界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重视科技和教育的民族才能在世界上创造灿烂的文化而建立发达的国家.当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概括了100多年来科技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战略思想,这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是一个重大的贡献.邓小平的科学思想与教育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中心任务,也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四个现代化包括工业 农业、国防和科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和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等六个方面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赵建新  刘育峰 《科技信息》2011,(7):I0009-I0009,I0016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本文着重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职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基础上,伴随着对中国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构,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的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历史更替,实现了中国之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制度背景,归纳总结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是通过培育和发展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主体,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微观基础再造;二是探索出"以模式创新带动体系建设"的发展路径,进而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其领导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演进和实践探索史。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转变教育地位、教育体制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到给人民更好的教育为核心的演进历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理论不但推动了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现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教育现代化理论是与其自身所处时代相契合并与未来的可能性相衔接的,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样,在本体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都有创新的价值蕴含。实践证明,中国教育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隐藏着经济转型和发展科技两大机遇,正在实行“扩内需.保增长”经济转型的国内环境和陷入经济衰退的国外环境都对中国科技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中国已进入科技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抓住发展机遇,促进中国科技快速发展以产生新技术革命带动经济发展,是使中国未来走向真正的经济强国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阐述,为在新征程上加快实现中国空间科技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立足中国航天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工程成就和重要原创突破,勾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画卷,归纳了中国空间科技现代化发展的7个主要特征,指出当今世界空间科技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综合水平的核心标志,是必须时刻不忘的“国之大者”。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于现代国家与现代教育体制是同时形成的,因此,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已成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进行现代化教育教学。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给学校带来很好的信息资源,利用现代化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较多的知识,让教师改变理念,提高工作效率,教育信息化手段是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殊国情,是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依据,决定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社会属性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能够有效地推进现代化,并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社会主义能够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全面进步,使中国的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全面展开,沿着富强、民主、文明的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