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物理过程模型、动力学模型、因子分析模型各自的建立方法、途径和应用目的,并分析了GIS在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137Cs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应用137Cs示踪技术能够提供土壤侵蚀与沉积信息,近年来137Cs示踪技术逐渐成为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137Cs示踪法原理,回顾了其在土壤侵蚀中的研究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然后,总结了。137Cs示踪剂法土壤侵蚀模型,最后展望了其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RS与GIS的密云县集水区土壤侵蚀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利部2008年一月颁布水利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中的面蚀(片蚀)分级指标,同时结合密云县地理概况,通过对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两个数据源对土壤侵蚀分布与强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进一步分析得出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分类三个因子,建立土壤侵蚀交叉表,运用GIS栅格模块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壤侵蚀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了该区土壤侵蚀现状,明确了土壤侵蚀的强度和空间分布规律,为水土保持决策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研究:浙江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开展土壤侵蚀动态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IS)因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土壤侵蚀动态分析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USLE),以GIS软件为支持,以浙江省横溪流域为例,对该流域1990年至2003年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并对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动态评估,探讨了土壤侵蚀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为横溪流域今后的土壤侵蚀动态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土壤侵蚀将导致严重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以2000年、2010年大方县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和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大方县2000~2010年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计算并对比2000年,2010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且耕地面积减少,林、草地和水域用地面积增加;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面积明显增加,主要来自于轻度、中度和强烈侵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大小为: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2000~2010年,大方县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向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方向发展,土壤侵蚀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运用GIS进行土壤侵蚀评价的研究的方法,运用GIS强大的分析功能研究并获取土壤侵蚀分布状况,比较不同时期土壤侵蚀的变化状态,旨在为水土保持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有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继红 《甘肃科技》2008,24(1):86-87,135
土壤侵蚀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土壤侵蚀包括环境和营力两个子系统,其中前者包括地貌、气候、植被、土壤及物质文化环境。不同区域有其具体的环境状况,造成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也各不同。本研究通过石羊河上游山区土壤侵蚀制图,并与环境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研究区内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为植被和人口。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岷江源头区森林经过变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岷江源头区的森林景观动态(1974—2002年),应用USLE模型计算该区域同时期的土壤侵蚀变化。近30年来,随着森林景观面积的持续增加,土壤侵蚀量逐渐减少,各景观类型的散布指数也随着土壤侵蚀量的减少而增加。各不同的森林景观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存在差异,针叶林最优,阔叶林次之,针阔混交林最差。森林号观破碎度随土壤侵蚀的增长而增加,分布在较轻侵蚀区中的景观斑块具有更复杂的形状。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部、北部山区是北京的绿色生态屏障以及主要的水源保护地区,对于北京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由于各种因素,北京山区的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因此研究土壤侵蚀是非常有意义的.以2007年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为源数据,在ArcGIS软件中进行北京西山地区土壤侵蚀等级及分布现状的提取,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影响土壤侵蚀三大要素进行分析,及时掌握了研究区土壤侵蚀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北京西山地区土壤侵蚀面积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贵州省花江示范区为例,针对示范区土壤侵蚀的现状,利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选择了土壤侵蚀造成土壤肥力损失(N、P、K)、土地废弃损失、水分流失损失、泥沙淤积滞留损失4方面作为衡量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的指标,提出喀斯特峡谷区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同时对示范区2004年度土壤侵蚀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初步估值及分析,反映出示范区不同石漠化等级地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的程度和特征: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且主要集中在中轻度石漠化地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敏感分析,利用经验公式,并在分析了水土流失分区与预测时段的基础上,预测了华南地区某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建设期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与危害,确定了新增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本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34 998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34 998m2,工程建设损坏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草地面积为5 000m2;本工程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16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76t,占总水土流失量的92%;本工程整体地形相对平坦,水土流失强度不大,没有绝对限制或严格限制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7Cs应用于我国土壤侵蚀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7Cs示踪法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估算中,但主要局限于水蚀研究领域,在风蚀方面进行的研究则较少。土壤风蚀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和区域环境恶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探讨、研究格进一步完善^137Cs技术在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中的应用,可以提供独立的土壤侵蚀和堆积的数据以及空间分布,对初步测算区域风蚀速率、风蚀时间序列和反映环境变化,为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步论述了^137Cs技术在我国土壤侵蚀研究中的进展,探讨了其在西部风蚀地区土壤风蚀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数据和典型地区监测资料显示,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有3个显著的特点:土壤侵蚀模数低,以水土漏失为主要过程,坡耕地是重要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的突出危害是导致严重的岩溶内涝灾害和大面积耕地丧失。21世纪以来,国家和广西区政府对于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 000km~2,遏制了石漠化,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形成了高效生态产业,创建了弄拉、龙何等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模式。但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和内涝灾害防治力度不够,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漏失、内涝防治以及耕地资源丧失的水土保持工程。  相似文献   

14.
李刚 《山西科技》2011,(5):30-31,38
结合左权鑫顺煤业煤矿资源整合工程,对矿区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流失特点、流失形式进行了分析,针对该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对采矿项目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为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护南湖水质 ,防止因环南湖游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而引起南湖水质恶化 ,运用水土流失方程对环南湖游路建设的水土流失侵蚀强度及流失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环南湖路的建设将造成一定量的水土流失 ,流失量可达 90 4 15t/a ,采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如改进施工方法将大量削减水土流失量 ,削减量可达86 7 44t/a。这为南湖风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土壤侵蚀敏感性研究,可以定量识别土壤侵蚀的敏感区域,进而探索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和评价流域治理效益,甚至对水土保持规划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GIS技术,并参考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研究,获得该流域土壤侵蚀的敏感性评价指标,以对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该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土壤侵蚀敏感区域面积为6 728.81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88.25%;2)将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土壤侵蚀现状评价进行对比,两者表现出的结果明显不一致;3)该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以高度敏感为主。从空间分布上看,中度以上敏感区集中分布于赫章县、纳雍县、六枝特区、织金县、普定县和西秀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雨强和坡度对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急陡、高砾石含量工程边坡土壤侵蚀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及人工配置土壤等方法,在5种雨强(25,40,45,65,85 mm/h), 5种坡度(35°,40°,45°,50°,60°)条件下进行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坡面产流率随着雨强的增加呈对数增加.不同雨强下坡面平均产流率变化过程随着坡度的变化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雨强的增加,同一坡面工程边坡侵蚀率明显增多.当雨强为40 mm/h时,工程坡面侵蚀率随坡度变化较小(0.015 g/s);当雨强为65 mm/h时,同一坡面的侵蚀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工程坡面溅蚀率整体呈现出迅速增长至峰值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同一边坡随着雨强的增加,坡面击溅侵蚀率在产流前和产流时都有明显的增加,不同粒径土壤增速具有明显差异,同一坡面随着坡度的增加,坡面泥沙溅蚀率存在临界值(40°~45°).降雨强度与土壤侵蚀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雨强下坡度与径流过程和侵蚀过程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工程边坡中砾石具有增加下渗率和抗侵蚀作用,工程坡面土壤侵蚀率随降雨历时逐渐下降;坡度的增加在增大坡面流速的同时会降低坡面实际承雨面积,工程坡面土壤侵蚀率随坡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GIS在区域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了GIS与传统方法在区域土壤侵蚀研究、调查仔的优缺点 ,并且着重探讨了GIS在区域土壤侵蚀研究、调查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表明GIS用于区域土壤研究是可行的 ,还有些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保持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富阳、安吉、平江和沐川连续两年对集约经营型竹林、粗放经营型竹林、天然次生林、针叶林、经济林、农耕地等6种植被类型试验样地进行地表径流和侵蚀产沙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地表径流差异显著,天然次生林年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系数最小,其次是针叶林、集约经营型竹林和经济林,粗放经营型竹林年地表径流量、径流系数较大。农耕地年地表径流量、径流系数最大,是天然次生林的3~8倍。(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土壤侵蚀模数差异也表现出相似规律。天然次生林土壤侵蚀模数最小,其次是针叶林,粗放经营型竹林、集约经营型竹林和经济林较大。农耕地土壤侵蚀模数最大,是天然次生林的3~9倍。(3)我国东部-西部梯度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特征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地表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均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这与我国东部、西部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相关。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水土保持;地表径流;径流系数;土壤侵蚀模数;东-西部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