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利用带料弯曲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和表面轮廓仪等设备,探讨了模具和板材的表面粗糙度对拉深摩擦系数和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模具表面粗糙度对板材表面形貌的影响,磨擦系数与润滑剂粘度、拉深速度、板材表面粗糙度的三维全图关系,以及模具和板材的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协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提高润滑剂粘度和拉探速度,以及适当地提高板材表面粗糙度有利于降低磨擦,但增大模具表面粗糙度或模具与板材的表面粗糙度同时增大会加剧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2.
润滑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笔者等人近年来在润滑失效方面的研究结果,通过对润滑剂非牛顿性,润滑剂温升和固体表面粗糙度对润滑失效的影响的研究,发现了固-液表面的边界滑移,推导了热本构方程,分析了固体材料粘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1)润滑剂的在固体表面会发生滑移,滑移将不再增加润滑剂的传动摩擦力,而且它将导致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2)润滑剂内部的摩擦热导致的润滑膜的承载能力不会无限增大,当其增加到最大值后,会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润滑膜的破裂;(3)在实际变形下,表面粗糙和变形的耗时将引起润滑条件下的固体表面磨损。  相似文献   

3.
汽车覆盖件拉深成形过程中的摩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板料拉深成形性能实验测试系统,应用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覆盖件拉深 成形过程中磨擦与润滑的关系,并通过自行配置的油基润滑剂和水基润滑基研究了汽车覆盖件拉深成形过程中压边力与不同润滑状态的关系。由于水基润滑剂对压边力的敏感性,将水基润滑剂在不同压边力值条件下测试得到的磨擦系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起磨擦系数与压边力的实验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固体润滑剂在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正在迅速增加,特别是在极端环境(高温、高负载等)条件下工作的耐磨材料。目前,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中常使用的固体润滑剂主要有无机层状固体润滑剂、金属及其化合物、MAX金属陶瓷、有机物固体润滑剂、碳纳米材料固体润滑剂、多元复合固体润滑剂等,其种类很多,且各自有其适用的环境和基体。根据基体材料以及工况环境选择相匹配的固体润滑剂,可以保证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效果。针对上述内容,本文综述了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采用的固体润滑剂种类、基本性质、优缺点、润滑机理,总结了固体润滑剂的适用温度及其在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情况,并对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固体润滑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 80 keV能量下.将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注入到 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用电 化学及物理表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注氮不锈钢在混酸介质中表面耐蚀改性机理。结果 表明:不锈钢经氮离子表面改性注入后,其耐蚀改性能力随注入剂量的不同而差异较 大。适当的氮离子注入使材料的极化电阻提高;维钝电流密度下降;表面有非晶层产 生,使材料耐蚀性大大提高。当注入剂量较大时,表面层形成弥散的氮化物相,导致 耐蚀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在油介质中,对H08A-45钢,H1Cr19Ni9Ti-46钢磨擦副的磨擦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H1Cr19Ni9Ti的硬度比H08A高,但其磨损率和磨擦系数却比H08A高,说明前者的耐磨性差,因此,仅以硬度作为材料的耐磨性的判据是欠全面的。  相似文献   

7.
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要介绍了目前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材料的许多特性,如金属的表面硬度、耐腐蚀、耐磨擦,聚合物的表面浸润性、亲性性、粘附性以及生物功能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等,决定了材料的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并不改变材料的板材特性而仅影响材料的表面特性。对金属如不锈钢等用氮气等离子源离子注入,可以在表面形成Fe2N,Fe3N和Fe4N的铁的氮化物,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氧气、氮气等离子体会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形成微针孔结构,改善其浸润性、粘附性;用等离子聚合法在生物材料表面聚合高分子材料,如氧化对二甲苯可以降低血小板的吸附。因此,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的表面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感应熔敷WC/Ni基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频感应熔敷技术,以Ni60A自熔合金粉末、微纳米碳化钨粉末为原料,在16Mn钢表面制备出以微纳米WC颗粒为增强相的Ni基金属陶瓷涂层,并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利用磨擦磨损试验机,以45#钢为对磨偶件,评价了涂层的滑动干磨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涂层的硬度为890~910,磨擦系数为0.3-0.4,耐磨性比16Mn钢提高4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工艺因素对铜石墨烧结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受电弓滑板材料的成分、烧结温度、复压等对其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发现以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并经浸油处理可起到自润滑和减摩作用.石墨含量越高,润滑效果越好,但材料强度呈下降趋势;磨损以疲劳剥层为主要机制,材料耐磨性取决于减摩性和基体强度;复压可大幅度地提高材料强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温度与碳含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烧结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抗弯强度对烧结温度最敏感,而密度、硬度、平均线收缩系数对焙烧温度的敏感性依次递减;材料中碳粉含量增加时,会使其烧结温度明显降低,当添加量为2.2%时,金属陶瓷组织中会出现石墨相,使材料的抗弯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聚合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MHK500环块摩擦磨损机上的试验表明,在不同的润滑油中加入可聚合单体,可以有效降低金属表面的摩擦磨损,使润滑油的抗极压和抗疲劳性能都有显著提高·通过付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表明,由于摩擦表面生成原位聚合膜,使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受电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受电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 ,受电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机理。资料表明 ,电场中摩擦副的确受到诸如电流、电压、电弧等电力学条件的影响 ,磨损率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 ,摩擦系数虽然也增加 ,但在试验过程中变化较大 ;载流条件下的磨损形式是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而无电流条件下的磨损形式主要是粘着磨损。同时本文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基体组织的蠕墨铸铁与石棉基摩阻材料配副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100%铁素体基体蠕墨铸铁具有最低的磨损量,最高的摩擦系数,因此具有最低的磨损率。就摩擦磨损特性而言,100%铁素体的蠕铁可以作为蠕墨铸铁刹车毂的首选材料。不同基体组织蠕墨铸铁的摩擦磨损特性除了与基体本身的性质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摩擦表面在磨损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钨含量对制动用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钨含量的铜基摩擦材料,对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铜基摩擦材料的密度随着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剪切强度和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钨提高了材料磨损表面微凸体接触的结点强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摩擦因数。适量的钨可以有效地减少磨损表面剥离,有助于在磨损表面形成连续完整的摩擦膜,从而稳定摩擦因数,减小磨损质量。当钨含量过高时,在高温摩擦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犁沟或微裂纹,导致摩擦因数剧烈波动和磨损质量增大。钨的质量分数为3%时,铜基摩擦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较为稳定的摩擦因数和较小的磨损质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Ni 2 0Cr合金粉中添加质量分数为 2 0 %MoS2 ,通过热压法制备得到的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结果表明 :在高温摩擦过程中 ,材料中的硫化物共晶体是主要的润滑组元 ;材料与淬火W1 8Cr4V和YJ2对偶时的摩擦因数随着温度变化有所不同 ,但是磨损率都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 ,其高温下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 ;YJ2硬质合金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对材料减摩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爆炸喷涂技术制备了碳化钨涂层,利用HT-10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碳化钨涂层高温下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磨损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相结构.结果表明:碳化钨涂层由雪花片状颗粒堆叠而成,如山地状,结合紧密.定温条件下,摩擦因数随着试验温度升高而减小,试验温度为550℃时,摩擦因数最小;磨损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550℃时,磨损量由于配副材料的转移出现了负增加.温度低于350℃时,磨损表面具有撕裂、轻微黏着和磨粒磨损痕迹;在550℃时,磨损表面发生了剥落、严重黏着和氧化磨损.连续升温条件下,温度低于300℃时,摩擦因数较小,在350~550℃范围内,摩擦因数波动较大;磨损表面以剥层、黏着和氧化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制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聚四氟乙烯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衬垫的高速摆动摩擦磨损性能,考察了摆动频率和摆动角度对聚四氟乙烯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衬垫高速摆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均线速度相等条件下,摩擦因数随摆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摆角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平均线速度下,频率高时的摩擦温度和磨损量更高。本试验条件下,PTFE纤维织物复合材料衬垫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引起的片状脱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水润滑条件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橡胶复合材料摩擦过程的影响,通过高温混炼和热压成型制备不同橡胶填充不同UHMWPE复合材料.利用Mrh-3型环块摩擦实验机,通过控制变量法定量研究不同组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从而优选出最终UHMWPE复合材料.针对选定材料研究3种水润滑工况对摩擦过程的影响,同时利用SEM分析磨损表面,从微观层面探究摩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水润滑条件对UHMWP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指标影响显著,对应的磨损机理迥异,润滑条件的改善可使磨合期变短,稳定磨损期变长.从微观和定量方面综合评估了舰艇水润滑轴承材料在不同水润滑条件下的磨损状况,可为工况规划与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硬度对钢蜗轮副材料磨损行为的影响,为研究钢蜗轮副合理的硬度配对提供试验依据。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使12Cr2Ni4低碳合金钢获得了5种不同硬度的试样,然后在无润滑,室温条件下,在SRVⅣ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硬度对12Cr2Ni4钢-18Cr2Ni4WA钢摩擦副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随着12Cr2Ni4钢硬度的增加,12Cr2Ni4钢的磨损体积减小,其偶件18Cr2Ni4WA钢的磨损体积增大,当12Cr2Ni4钢硬度位于HRC39-HRCAl之间时,摩擦副双方的磨损量相等;12Cr2Ni4钢的相对耐磨性和摩擦系数都随12Cr2Ni4钢硬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的相对耐磨性和摩擦系数的最大值均约为0.9。  相似文献   

20.
金属的软氮化是金属表面强化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通过加热试样到实验所需的温度时进行适当的保温,使氮离子、碳离子渗入到金属的表面。通过干滑动摩擦试验方法,对在不同渗氮温度和渗氮时间条件下45#钢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得出了硬度变化曲线和摩擦系数变化曲线,对比分析了各种条件下的磨损量,并与未处理试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渗氮处理的45#钢比未处理的45#钢具有较强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随着渗氮时间的增加和渗氮温度的升高,45#钢的耐磨性和硬度都有所增加,摩擦系数则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