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指出发展循环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总结归纳了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三种典型摸式。通过对浙江省东阳市社会经济,产业机构的分析,从资源的综合利用.生态建设.水产产生群三方面提出了适宜于丘陵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路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PRESD系统分析的方法和SPSS分析方法南充市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业总体是可发展趋势,三区可持续发展顺序依次为顺庆区〈喜陵区〈高坪区,但三区在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社会四个子系统方面相差很大,发展极不平衡,作者通过对区域PRESD要素进行分析,为制订南充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S原则,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发展观念、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领  申洪涛  李致新 《科技信息》2012,(36):63+65-63,65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阐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内涵及发展生态循环型烟草农业的必要性,提出了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循环型烟草农业的主要驱动力,并探讨了开展循环型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和环节。  相似文献   

5.
李玉明 《广东科技》2013,(16):181+176
生态循环农业是新形势下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是实现生态循环农业高效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着重阐述了广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策略,以期提高广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6.
徐琪 《科技与经济》2008,21(5):45-47
发展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江苏循环农业发展的不同地域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江苏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了江苏循环农业不同模式的特点,指出了江苏循环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江苏循环农业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循环农业的生态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循环农业的生态学意义及启示,且看文中详实阐述。  相似文献   

8.
循环农业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阐述临沧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分析了加快发展临沧循环农业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令聪 《安徽科技》2008,(10):33-35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徽省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遵循“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思路,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了一批循环型农业模式和技术体系。这些较为成熟的循环农业模式也为安徽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循环农业代表着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路径,如何尽快实现循环农业本土化和普遍化问题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循环农业高效运行的合浦东园公司个案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技术链、产业链与循环农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核心技术链决定产业链,进而影响循环农业的实现及良好运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三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长效的发展机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阳城县农业经济发展概况,总结了4种农业循环经济的利用模式,并从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等6个方面,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实地调研资料,全面分析了山东省青州市在农业发展中的突出优势,以循环农业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农业循环经济试点改革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分析了我国移民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农业的重要性,针对移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以农业推广来促进移民的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及主要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设新农村,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本文总结了中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因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面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和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存在诸多不适应市场的因素等问题,必须通过提高整个国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科教兴农、完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机制等措施,方能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县域农业循环经济遵循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通过对农业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在农业生产与消费环节中对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转变成为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的新资源,对污染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以及优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从而达到县域农业资源的高效永续利用、生态环...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县域经济的发展,其灵魂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以解决县城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城镇化和工业化问题、农业生产经营小规模与大市场问题、小城镇建设与大农业问题、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等,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枣庄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系统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鲁南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山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山区农业经济系统的新模式和为建立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模式的有效措施,以及近几年山区农业经济的成效和今后加速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农业问题的理性思考包括农业在我国所处地位浓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提、任务和方向。毛泽东认为农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国的工业化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围绕发展农业,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例如:按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科技推广,实现农村工业化,增加农村和农民收入,使农民脱贫致富等等。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我国今天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