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以天然醛类中的肉桂醛为原料合成了肉桂醛邻氨基苯甲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并对其组成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绿色安全的壳聚糖载药基材,尝试以食品级肉桂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本研究采用FTIR、SEM、UV-VIS等手段探究该微球的结构及载药性能。 结果表明:载药微球SEM形貌圆整,表面致密;FT-IR光谱证实壳聚糖的氨基与肉桂醛的醛基发生交联反应;载药性能良好,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可达22.3%和91.2%。与甲醛、戊二醛相比,肉桂醛是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的一种新型安全的交联剂。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溶剂介电常数对肉桂醛、肉桂酸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λmax的影响,测定了肉桂醛、苯甲醛和苯乙酮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λmax,研究了肉桂酸在甲醇—水和甲醇—乙醇、肉桂醛在乙腈—水中的紫外吸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溶剂对肉桂醛及其衍生物的λmax有显著影响。肉桂醛、肉桂酸、苯甲醛和苯乙酮的λmax值与两种混合溶剂的介电常数ε值有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微波预处理提取肉桂皮中肉桂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群莉  韦藤幼 《广西科学》2003,10(3):223-225
先用微波对肉桂皮进行预处理,改变肉桂皮的组织结构,然后用热水提取肉桂皮中的肉桂醛,并与传统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得到微波预处理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用重量1.2倍的75%乙醇水溶液湿润肉桂皮,然后用750W功率微波处理,处理时间为每增加5g桂皮,时间增加10s,最后加入50倍热水提取1h。微波预处理提取法的提取时间比传统方法缩短一半,肉桂醛的提取率提高20%。  相似文献   

5.
肉桂醛作为一种典型的α, β-不饱和醛,其选择加氢常被用作模型反应来研究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然而,如何获得兼具高活性及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具有很大的挑战.铂基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活性常被用作肉桂醛选择加氢的催化剂,但是,传统方法制备的负载型单金属铂基催化剂,无论是对C=C双键加氢还是C=O双键选择性均不高.近年来,研究人员从电子效应、协同效应以及空间效应等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负载型铂基催化剂用于肉桂醛的选择加氢.本文将对近3年负载型铂基催化剂在肉桂醛选择加氢中的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和梳理,希望为进一步合理设计高催化性能的铂基催化剂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空气氧化法制备肉桂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属盐催化下,用空气作氧化剂,将肉桂醛转化为肉桂酸.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最佳条件下,肉桂酸产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7.
相转移催化合成α-戊基肉桂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300、PEG400、PEG600)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研究它们对于合成α-戊基肉桂醛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这三者都能够有效地起着相转移催化作用,提高反应产率,而其中以PEG400的催化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8.
几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在肉桂醛MPV还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几种负载在γ-Al2O3表面的过渡金属氧化物(La2O3、ZrO2、NiO、ZnO、CuO和CoOx)作为肉桂醛液相MPV反应的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这些氧化物组分均对肉桂醛的MPV反应显示出不同的催化活性;在异丙醇和甲苯中这些氧化物对肉桂醛的MPV反应显示不同的活性;而La2O3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肉桂醛气流两相臭氧化反应的特点,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肉桂醛质量分数ω,反应温度T,空塔气速Ug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肉桂醛臭氧化反应传递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肉桂醛的质量分数,空塔气速对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有显著影响,同时肉桂醛的质量分数与空塔气速的交互作用对选择性有显著影响,而温度及其它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聚乙二醇催化肉桂醛合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不同用量对合成肉桂醛反应产率以及溶剂的影响,并且对该过程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肉桂醛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由苯甲醛和乙醛缩合制备肉桂醛.并对影响肉桂醛质量收率的因素(碱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摩尔比)进行了分析,探索出肉桂醛合成的优惠反应条件,收率达到56.67%.  相似文献   

12.
以异烟肼、肉桂醛为原料,用溶液法合成了异烟肼缩肉桂醛Schiff碱,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锌(Ⅱ)的配合物,分别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抑菌性和抗氧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β-环糊精(β-CD)/肉桂醛包合物的形成大大改善了肉桂醛的物化性质,通过TG-DSC和UV-vis分析,表明β-CD与肉桂醛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298 K时的包结常数为328.8 M-1.通过变温UV-vis实验得到了β-CD与肉桂醛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H为-53.71 kJ.mol-1,ΔS为-0.132 kJ.mol-1.K-1,ΔGθ为-14.35 kJ.mol-1,表明此包结过程是一个焓驱动的放热的自发过程.最后,用PM3对β-CD/肉桂醛包合物的最稳定结构进行了分子模拟,认为肉桂醛的醛基位于β-CD的大口端,与β-CD的仲羟基存在着氢键作用,与实验表征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固相法合成纳米Ni粉,通过XRD、XPS、TEM、SEM和IR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纳米Ni粉进行掺杂贵金属Pt、Pd改性,以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固相法合成的纳米Ni粉为高纯度、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4 nm。对纳米Ni粉和改性的纳米Ni粉的催化加氢性能的考察结果显示,上述催化剂催化肉桂醛加氢反应的催化能力表现为:Pd掺杂的纳米Ni粉纳米Ni粉Pt掺杂的纳米Ni粉。  相似文献   

15.
微波预处理提取肉桂中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群莉  韦藤幼 《广西科学》2003,10(3):223-225
先用微波对肉桂皮进行预处理,改变肉桂皮的组织结构,然后用热水提取肉桂皮中的肉桂醛,并与传统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得到微波预处理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用重量1.2倍的75%乙醇水溶液湿润肉桂皮,然后用750W功率微波处理,处理时间为每增加5g桂皮,时间增加10s,最后加入50倍热水提取1h.微波预处理提取法的提取时间比传统方法缩短一半,肉桂醛的提取率提高20%.  相似文献   

16.
无吡啶盐酸羟胺肟化法测定肉桂醛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一种无吡啶盐酸羟胺肟化法测定肉桂醛的可行性.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盐酸羟胺肟化—碱滴定法与经典法比较,其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2%,标准偏差为0.05%.  相似文献   

17.
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催化剂活性组分、裁体、助剂、催化剂前驱体的筛选和加氢机理等多方面综述了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制备肉桂醇的催化剂研究,指出了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在分子筛和纳米碳管上的择形加氢规律;研究廉价易得的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及常压固定床连续加氢工艺;应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择形加氢机理.  相似文献   

18.
肉桂醛对X60碳钢的缓蚀行为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在盐酸腐蚀介质中单组分肉桂醛缓蚀剂以及它与苯扎溴铵的协同效应对X60碳钢缓蚀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协同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肉桂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肉桂醛(81.1%),乙酸肉桂酯(5.954%),香豆素(5.689%),苯甲醛(1.246%).通过琼脂平板抑菌圈实验比较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对博物馆空气来源的三种霉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及肉桂醛对霉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相同剂量(10μL)肉桂醛抗菌活性比肉桂精油的抗菌活性大.肉桂精油及其活性物质肉桂醛在博物馆空气中抑菌防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水、水-乙酸混和溶剂,弱碱乙酸钠作为消除剂合成防霉剂2-溴代肉桂醛的新工艺,探讨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产率高、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优点,提供的工艺条件更适合于2-溴代肉桂醛的工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