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鼠白血病     
<正> 小鼠白血症在实验鼠群中感染较广,尤其是当实验小鼠经放射或化学致癌因子处理后,容易使小鼠的淋巴瘤中的白血病病毒颗粒激活,即使是无菌小鼠也不例外。近年来,应用鼠源性材料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来治疗的各种疾病日渐增多,为此,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及实验诊断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小鼠腺病毒     
<正> Ⅰ、引言 Rowe等人(1953)以及Hilleman和Werner(1954)曾独立地从人类呼吸道中分离出一组病毒,Ender等人(1956)首次称这组病毒为腺病毒。目前,已经从多种动物分离到80多种不同血清型的腺病毒。在DNA复制、基因表达真核细胞的大分子合成等项研究中,做为模型系统的腺病毒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分类学上,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该科已确定有两属:乳腺腺病毒属,包括所有的哺乳类腺病毒;禽腺病毒属,包括禽鸟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小鼠肝炎病毒(MHV)为例,研究两种常用小鼠感染MHV后粪便中病毒核酸检测量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探讨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设计。方法用MHV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脏垫料持续饲养C57BL/6和BALB/c小鼠(n=20) 28 d,进行脏垫料接触感染。之后所有小鼠使用无菌垫料进行单笼饲养,每周收集新鲜粪便和血清样本,经Taqman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法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BALB/c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实验第21天即有阳性检出(阳性率20%),第28天阳性检出率达到最高,为80%,第42天阳性检出率为50%,至第56天无阳性检出。血清ELISA检测发现,实验第42天才有MHV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50%)。对于C57BL/6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第28天和第42天分别从20%小鼠粪便中检出MHV。而采用ELISA法在整个实验期均未检出特异性阳性抗体。结论在隔离检疫和常规病原检测中,建议选用BALB/c小鼠作为哨兵鼠,替代C57BL/6小鼠。由于qPCR法具有早检出和更高检出率的优点,建议在隔离检疫早期采用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粪样核酸检测法替代ELISA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胚胎对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影响以提高胚胎移植率。方法采用经超量排卵的KM雌鼠与正常615雄鼠交配,取受精卵,分别将单胚卵、双胚卵、桑椹胚和囊胚、移入发情的假孕KM雌鼠的输卵管和子宫中妊娠产仔。结果移入单胚卵、双胚卵、桑椹胚和囊胚的假孕母鼠妊娠率分别为36.36%、42.86%、10%、27.27%,产仔率分别为46.58%、38.46%、58.33%、60%。结论移植双胚卵可提高小鼠的胚胎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正>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各种幼龄动物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小鼠的流行性腹泻就是由于它所引起的。此外,人、绵羊、山羊、羚羊、幼驹、鹿、犊牛、兔、猴、猪、犬、鸡、火鸡,鸭等都有很多关于发生轮状病毒感染的报道。也曾在棕熊、豚鼠检测到特异性抗病毒抗体。小鼠轮状病毒在鼠群中感染很普遍,特别是在第一胎仔鼠中,且死亡率高,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此病易与由其它病毒和细菌引起的腹泻相混淆。现就它的一些特性做一概述。一、形态、理化学特性及分类: 1947年Cheever等人第一次对小鼠流行性腹泻(EDIM)做了报道。电镜检查可以观察到两种形态的病毒颗粒:一种是有外衣壳的完整病毒粒子,直径为75—80nm,一般只有在用回肠做直接印片时才能观察到;另一种是缺乏外衣壳的不完整的病毒  相似文献   

6.
小鼠洞内管     
一、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钻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在钻井施工过程中,许多新的工艺技术、工作方法和先进设备逐渐投入到了钻井现场,大大降低了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人的安全系数,但是,仍然有一些设备设施、工艺方法比较落后,直接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工人劳动强度的降低,例如:现在每口井下套管前都必须要进行小鼠洞的清洁工作,以保证放入小鼠洞的套管公扣端  相似文献   

7.
近日,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市实验动物中心联合实验室,由长江学者邓宏魁教授和丁明孝教授率领的科研小组利用核移植技术和四倍体胚胎聚合技术在国内率先克隆了小鼠,填补了我国在小动物克隆方面的一项空白。目前这一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共有2 1只小鼠出生,最大的已经4周龄,健康状况良好。克隆小鼠是棕色的,而生下他们的义母是纯白色的。虽然国内在大动物克隆方面获得很多突破,克隆牛、羊和猪相继降生,但是在小动物克隆,特别是人类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小鼠,一直没有突破。1998年,日本科学家Wakayama率先成功克隆了小鼠。但是这…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验胚胎干的全能性,通过用1日龄卵巢移植后,经体外受精得到的囊胚的饲养建立了小鼠的ES系,并在较高的代数下(第41代)制出了5只毛色嵌合体小鼠,但是没有得到性腺嵌合的小鼠。研究结果证实,高代数的ES细胞仍然具有构建嵌合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鼠也科技     
老鼠虽然长相不好看,也不怎么招人爱,但它却为人类的科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因为如此,它们可是科研单位的“宝贝”。目前南京大学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遗传工程小鼠资源中心,资源库现有小鼠品系264种,在养小鼠达到3万余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水迷宫法及 Y 型迷路法分别比较了近交系小鼠(C_(57)BL/6J 及 DBA/2)与封闭群小鼠(昆明鼠)的学习能力。在水迷宫试验中,C_(57)BL/6J 鼠的学习能力优于昆明鼠,且个体间变异程度小于昆明鼠。在 Y 型迷路试验中,DBA/2鼠的记忆力优于昆明鼠而变异程度小于昆明鼠。  相似文献   

11.
12.
<正> 遗传工程是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它使人类进入了定向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新阶段。所谓遗传工程也就是根据人们的意愿,采用工程建筑的手法,按照予先设计的方案,借助于实验室手段将一个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去,使后者获得人类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小鼠胚胎移植实验中除了胚胎的质量外,希望从受体状况及胚胎移植的技术和方法上摸索出最佳胚胎移植的条件,提高胚胎移植率,为临床胚胎移植提供实验和理论数据。方法从超数排卵或自然发情怀孕3.5 d的母鼠子宫内收集胚胎,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最快的速度将发育与胚龄一致并且形态完好的胚胎捡出,并移植到自然发情2.5 d的小鼠子宫内。结果超数排卵的胚胎质量比自然发情的胚胎质量差,在12个自然发情的受体中有3个怀孕并产下12只仔鼠。结论小鼠胚胎移植与供受体的准备、小鼠的超数排卵、胚胎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胚胎移植的技术和方法对胚胎移植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在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中的阿尔斯通唱歌鼠(Alston's singing mouse)能用近百个音符创作歌曲,并以"对歌"的形式相互挑衅和吸引伴侣。在对歌的过程中,唱歌鼠会礼貌地等待对方唱完,绝不在对方高歌时插嘴。一旦对方唱完,唱歌鼠便能在瞬间开始自己的歌唱,衔接十分完美。这种轮流歌唱的行为与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引言 1972年Whittingham等人和Wilmut分别在超低温冷冻条件下冷冻保存小鼠胚胎获得成功。由于这项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一些实验室相继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并相互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出于对冷冻胚胎贮存的广泛兴趣 , 1974年9月荷兰肿瘤研究所的Otto Mhlbock博士在美国杰克逊实验室组织了一个专题讨论会。Mhlbock博士积极倡导运用冷冻胚胎技术保存小鼠遗传资源。与会代表对冷冻胚胎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胚胎贮存期间电离辐射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受体对冷冻胚胎恢复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人们对好几种动物的自然性铜缺乏或实验性铜缺乏产生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虽然多种实验动物曾广泛地被用来评价铜的生理意义,但只报导实验小鼠有由于铜代谢导致的遗传性缺陷,呈现神经系统病变,免疫反应抑制,及可以增补铜来防止肌贫血的发生。小鼠可为研究铜缺乏在儿科上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本文描述了小鼠实验性铜缺乏的病理学。材料和方法实验用食物是一种含18%蛋白质的脱脂  相似文献   

17.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是一种非侵入的、新颖的、无损的、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信息,主要用于眼科诊断,可以获得清晰的视网膜的横截面图像。本文设计一套基于光纤的频域OCT系统,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达到7.9μm,利用这套系统,我们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小鼠眼底图像。  相似文献   

18.
小鼠肾脏组织的双向电泳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小鼠肾组织双向电泳(2-DE)实验中的样品保存、裂解液、胶条泡胀和染色等步骤研究发现:在-73℃,以液态保存的样品仍需尽量以相同的保存时间用于对比,或使用新处理的样品使2-DE图谱反映样品原先的蛋白质组成;优化的裂解液组成是尿素9.8mol/L、Tris 40mmol/L、CHAPS 40g/L、DTT 23mmol/L、CA 5g/L、PMSF 1mmol/L和EDTA 1mmol/L;胶条泡胀采用主动方式有利于大分子量蛋白质的2-DE分离;银染色过程中采用充分的水洗步骤使之获得背景鲜明的2-D图谱。在优化条件下,高分子区及碱性区蛋白质均得到理想分离,获得蛋白质点数达1491个,明显优于已有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受遗传、营养、环境、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影响的,其中许多疾病常随动物的年龄增长而出现。一、肝脏小鼠与年龄有关的损害在肝脏是常见的。6月龄时可见肝细胞和核的多形性,包括双核和多核细胞。轻度的灶性坏死有时伴发炎症,有时不伴发炎症,而轻度的灶性肝炎与一种特异的传染性疾病的联系难以证实。其他老年性肝损害有:伴有不同程度门静脉肝炎的胆增生;肝细胞空泡形成;淀粉样物质沉积特别是在门脉周区;肝炎绞窄或成疝;含铁血黄素沉积;脂褐质沉积以及肝  相似文献   

20.
<正> 由于在鼠群中腺病毒的感染呈隐性状态,易被人们所忽视,这就给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近年来,这一问题已开始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注意。下面,就鼠腺病毒有关的几个方面做一概述。一、分类与特性 1、腺病毒的分类“腺病毒”(Adenovirus)这一名词是Enders等人于1956年首次提出来的。到了1970年,从各种动物体内就已分离到80多种腺病毒的血清型。腺病毒科包括两个属:乳腺病毒属(Mast adenovirus)和禽腺病毒属(Aviadenovirus)。前者包括所有哺乳动物的腺病毒,禽类腺病毒都属于后者。这一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分子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其中包括:病毒的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