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解决大型养路机械中信号采集和处理的需求,设计了多通道多模式数据采集系统,以SAM9X35为核心,以大容量DDR2为数据缓存,将采集到的数据采用CAN总线传至上位机,下位机模块可以进行在线升级.整体方案包括系统电源管理模块的方案.CAN通信接口电路以及下位机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根据系统的复杂性和多任务性,采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开发了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CAN网络适配器应用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CAN网络适配器硬件结构及元器件的选择。文中叙述了CAN网络适配器的固件程序、单片机和上位机USB驱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对CAN网络适配器的单片机内置入的μC/OS-Ⅱ作了较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设计制作的CAN网络适配器成本低,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PIC18F458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利用CAN总线将各温度采集模块与上位机连接起来,实现多点温度采集功能.系统功能灵活.可靠性高,可用于需要进行现场多点温度采集的场合.  相似文献   

4.
CAN总线协议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AN总线通信网络的建设中,CAN总线控制器实现了CAN总线协议的大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CAN总线的概况,简单介绍了CAN总协议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组成特点以及利用有限状态自动机实现CAN总线协议的方法.最后根据有限状态自动机的设计要求,详细介绍了CAN节点的各种状态以及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具有速度高,抗干扰性强和通用低成本的特点.在国家“863”项日电动轿车开发中应用了CAN总线网络,给出了软硬件接口设计.实际应用表明,CAN总线的软硬件接口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俞洪 《科技信息》2012,(35):140-141
CAN总线是一种既具有国际标;住且性能价格比很高的现场总线,它广泛应用于在当今自动控制领域中、但是由于它与传统的接口连接上是十分复杂的.所以,本文设计了一个可以使CAN总线节点与PC机串口进行通信功能的电路,这样可以让它的应用性更加广泛。设计中采用52系列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并利用MAX202芯片的转换电平的功能再加上CAN驱动器与CAN控制器这几部分器件进行相互的连接最终形成了PC通过标;住的RS232接口实现与CAN总线节点进行通信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CAN总线网络节点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安全传送现场采集的数据,选择了CAN总线作为现场总线.利用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及普通的单片机可以组成通用的CAN总线网络节点,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扩展成现场测控装置(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该装置和上位机通信可以组成简单的集散控制系统.此网络节点方案已通过调试,可直接应用到其他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在开发织布车间的织机监测系统中,为了将二级网络CAN总线网络所采集的信息送到PC机进行处理,同时又不过多地占用PC机资源,开发了智能适配卡.主要介绍了它的功能、硬件电路及其协议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其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嵌入式的CAN总线智能数据采集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AN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16信道分布式数据采集.将CAN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与10位数据采集技术结合起来,利用CAN总线将多台UP—ARM3000嵌入式开发系统平台互连,并在UP—ARM3000嵌入式开发系统上设计一个有图形接口的数据采集软件.可实现两个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显示和传输,及与上一级控制系统、PC机之间的数据显示和传输,在实际应用中运行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N总线开发一套大豆浸油生产线监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详细说明了智能节点中CAN通信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基于PC机RS-232口的PC CAN通信转换器的软硬件设计和以通用监控系统支撑软件为平台的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以Philips公司的SJA1000为例,介绍了CAN现场总线的特点,控制器的功能、结构和CAN2.0B总线协议的基本内客,阐述了一个基于CAN总线的飞机导线束检测系统及其系统性能要求、系统硬件构建、软件设计思路和应用结果,由此说明CAN总线的优点及其用于工业现场控制系统的一个通用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CAN总线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了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系统由CAN通信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组成。CAN通信模块采用新型CAN总线收发器TJA1040和独立CAN控制器,并采用各种抗干扰措施以保证CAN通信的稳定性;控制模块利用模糊矢量控制方案——直接速度控制(direct speed control,DSC)策略,实现电驱动系统高鲁棒性控制。系统兼容性强,可以作为单独模块连接到电动汽车的主干网络上,还可以通过CAN总线对其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13.
文中在分析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通信控制协议的基础上,运用有限状态机理l论,在MATLAB/Simulink软件Stateflow仿真环境中建立了CAN总线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运行此仿真模型,求取了如网络传输数据和不同优先级信息平均传输时延等性能指标。最后,文中还研究了CAN总线系统中字节量和传输速度对上述性能指标的影响,充分分析了CAN总线的高实时性。仿真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此种仿真方法对于研究总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CAN总线消息响应时间是评价CAN总线系统实时性高低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与最糟糕v向应时间分析关注极端条件下响应时间计算不同,研究了均值意义下的响应时间建模与分析.在分析CAN总线CSMA/CD协议的基础上,建立了消息响应时间的非强占优先级的M/G/1排队模型.针对CAN总线独有的位填充机制,给出了相应的填充位概率分布函数,计算了均值意义下的消息响应时间.将其用于电动汽车的CAN总线消息响应时间均值计算,印证了响应时间的均值远小于最糟糕响应时间.上述结果从排队论角度对CAN总线系统进行了建模,所提供的模型和方法不仅可用于响应时间的计算和分析,也为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LINUX上的CAN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以太网与CAN现场总线网间嵌入式网关的软硬件结构设计,描述了uClinux上的CAN设备驱动程序的处理流程以及CAN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针对CAN协议的特点,为设备驱动程序的收发缓冲区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和管理方法,提高CAN通讯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汽车内部连接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单线结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s)总线网关, 一旦CAN总线线束损坏, 无法保证汽车各ECU之间稳定通信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7的冗余网关设计方案。该方案以ARM7处理器为中控网关控制器, 利用总线冗余的设计思想, 为主CAN总线备用辅助的CAN总线, 采用支持多任务实时调度的μC/OSⅡ作为实时操作系统, 在ADS(ARM -Developer- Suite)上软件编程完成各节点与网关之间的数据通信、 网关对数据中继转发、 总线故障切换。实验室组网测试表明, 该网关不但能与普通节点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而且具有高低CAN总线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中继转发功能, 在主CAN总线出现故障时及时切换到辅助CAN总线, 使整个车载CAN网络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7.
CAN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CAN总线的技术特点、通信协议和应用范围,并给出了CAN总线系统的设计实例。其中CAN通信接口电路由微控制器(AT89C52)、CAN控制器(82C200)及CAN总线收发器(82C250)构成。并阐述了该系统软件的关键部分:初始化子程序、发送子程序和接收子程序。  相似文献   

18.
混合动力汽车中CAN总线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CAN总线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应用,研究了CAN通信技术和基于CAN节点的设计,给出了网络结构模式,为新一代汽车的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依据,并介绍了CAN节点硬件的组成和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J1939协议的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通信网络的开发一直是硬件在环通信平台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的通信特点,应用NI VeriStand软件和NI PXI平台的CAN通信模块,构建了一套CAN总线通信网络。平台依据CAN2.0B规范并结合J1939高层协议构建硬件在环通信网络,实现ECU与上位机和组合仪表的CAN数据交互。试验台构建一套完整发动机CAN总线通信网络,完成发动机ECU硬件在环CAN总线信息收发解析、数据记录及组合仪表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