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等强过渡曲线与圆形圆角过渡曲线的对比,分析了弯曲变形的轴类零件圆形圆角过渡曲线附近的强度分布。导出了悬臂梁情况下危险点的坐标及两条曲线的差异:圆形圆角曲线位于等强曲线的下方,且与等强曲线有两个交点;最大正应力作用于两交点之间,而不是切点。采用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轴类零件圆角附近的断裂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2.
讨论一种从具有灰度信息的三维网面模型中提取三维边缘的方法,可用于提取单线宽度的边缘信息,以利后续的三维模型识别及其它处理操作。该方法以二维图像Canny边缘检测算法为基础,将非极大值抑制引入三维模型中,实现三维网面单线宽度边缘的准确提取,该算法可应用在基于视觉的三维物体建模和识别中。  相似文献   

3.
夏宁  赵军 《科技信息》2009,(14):98-98
本文以平板封头与筒体连接受均匀内压为例,建立不同尺寸过渡圆角的四种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应力分类,得出过渡圆角对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应力分类影响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主流的视频动作识别算法对时序信息的挖掘不充分,而Transformer能够更好地处理长序列和全局依赖性问题,本文将3DCNN和Transformer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稀疏Transformer的长短时序关联动作识别算法,从而实现对视频的全局时序信息进行建模。该算法提取预训练视频模型各个片段特征,嵌入视频特征聚类模块降低输入特征的潜在噪声,并利用基于稀疏自注意力的Transformer长短时序关联模块,引入稀疏掩码矩阵,对相似度矩阵进行掩码操作,抑制较小的注意力权重,选择性地保留重要的长短时序信息,提高模型对全局上下文信息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本文在UCF101和HMDB51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在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较小的情况下准确率高于同类权威算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造型原理、方法等原因,三维模型中的面往往不具有明确的工程语义,使三维模型上标注工程尺寸等信息易产生歧义,目前商用CAD软件没有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基于OpenCASCADE几何造型内核研究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提出造型面和工艺面的概念,通过对造型面的数学属性识别,结合机械工程中工程语义,将造型面进行绑定,形成符合工程语义的工艺面,把模型三维标注信息作为工艺面的属性,增加了系统三维尺寸标注的智能性,也为后续的产品虚拟装配、加工制造以及产品服役中语义信息的自动提取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设计重用过程中基于模型的产品数字化定义(MBD)模型的问题,采用特征识别技术,对MBD模型自动添加语义标注,从而提高关键字检索的准确性.首先,对MBD模型的构成原理与模型要素进行分析,并在融合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建立零件模型的属性面邻接图(AAG),根据零件模型上加工特征,将特征划分为螺钉头部特征、螺钉功能特征和材料特征.其次,通过顶点属性结合邻接矩阵重构图的顶点序列,动态编码结合距离匹配,求出最大公共子图,得出MBD模型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利用聚类法实现对MBD模型的自动语义标注.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实现MBD模型的自动语义标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义标注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SVM的三维车型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的车型识别技术.该技术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准确地测量车辆的三维信息.首先需要从一系列图象中准确检测出车辆,然后从背景中将车辆完整的分割出来,再使用一个简单的透视变形模型,完成从二维信息到三维信息的转换,获得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特征.第二部分是将这些特征输入一个SVM分类器进行识别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车型识别中,具有比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8.
汽车车身曲面光顺中过渡圆角曲面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汽车车身曲面的分类,给出了其构造过渡圆角曲面的合适方法,对比了各种方法的连续性,并用曲率梳对过渡圆角曲面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基面理论交线在过渡圆角曲面构造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实例予以验证.实践表明,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曲面光顺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Visual Basic编写了齿轮渐开线部分及齿根过渡曲线部分的程序,导入AutoCAD中,生成二维模型,最后导入ANSYS中,生成三维模型。重点分析了模型的选取,单元的选取及不同齿根圆角半径的选取对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渐开线齿轮弯曲应力的影响,对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渐开线齿轮弯曲应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依据曲轴圆角滚压加工工艺过程在ABAUQS中建立了滚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几种不同滚压力作用下的最大残余应力及曲拐变形情况,得出了其随滚压力的变化规律,可为滚压加工时滚压力的选取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后续的曲轴疲劳寿命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