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江 《广东科技》1997,(7):7-7,22
一、前言 传统的发酵软饮料主要是指发酵乳类的饮料,即以牛乳、羊乳以及马乳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和(或)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产品。在这些发酵饮料中,各国有不同的规定,其中主要有三条指标,第一是乳中的固形物含量一般在8%以上;第二是乳酸菌活菌含量达到10~8个/ml,大肠杆菌群为阴性;第三是发酵酸度达到1.0%左右。传统的发酵乳以酸奶和液体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豆渣、鸡粪为原料,经厌氧消化生产沼气,实验按两种原料碳、氮实际含量经过计算后进行组合,并使其碳、氮比调整为15.6∶1。在投料率为5%、投料浓度13%、滞留期20天、pH7.2—7.5、温度控制在35±1℃的条件下,产气率可达到3.9M~3/M~3料容·日。  相似文献   

3.
龙葵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龙葵为原料,采用酵母菌和醋酸菌连续液态发酵生产龙葵果醋的发酵工艺.选择发酵温度为32℃,装样量为40%,接种量为20%的条件,可得到澄清的发酵果醋,陈酿后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以稻草—麸皮为原料、以诱变后的黑曲霉LH2446为菌种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所试因素的最佳组合为:稻草、麸皮比3∶2,硫酸铵2.0%,培养基起始pH值为自然pH,250mL三角瓶中装培养基10g,培养时间3d,温度35℃,表面活性剂Tween20 0.5%。在此条件下产纤维素酶的最高酶活为20100U/g,平均为19920U/g。  相似文献   

5.
以TG—3菌为亲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的复合诱变,定向选育抗单氟乙酸、耐高糖、耐高谷氨酸、以谷氨酸为唯一碳源不长和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生长良好的突变株,选育出TG—866谷氨酸高产菌.在实验室的摇瓶试验中,连续4批达到平均产酸8.37%,平均转化率55.1%。在500L发酵罐上以淀粉水解糖为原料,取得了连续5批产酸7.5%以上,转化率50%以上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运动发酵单胞菌利用早籼米生产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运动发酵单胞菌ATCC29121为菌种,以早籼米糖化液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发酵温度、pH值、初糖质量浓度、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该菌乙醇产率及生物量的影响.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30℃,pH值为5.5,初糖质量浓度为100g/L,接种量为10%,发酵48 h.在此条件下乙醇产率达0.4 g乙醇/g葡萄糖,葡萄糖的转化率是80.1%.  相似文献   

7.
玉米渣多微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一  周伏忠 《河南科学》1997,15(4):460-463
采用固态多微混合发酵方式,进行以玉米淀粉渣为原料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通过从自然界分离的多株菌种进行诱变,筛选出能够很好降解玉米渣中纤维素物质的黑曲霉菌株H1和酵母菌A、B。经研究发现,H1和A、B酵母菌混合培养后,培养物中粗蛋白含量达21.9%,纤维素转化率为43.21%,氨基酸组成齐全,并富含多各酶类。  相似文献   

8.
耐低温木霉TR-165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使木霉代替农药,对土壤中分离筛选的低温木霉TR-165固态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果在含麸皮、苹果渣及无机盐的固料中,于pH7.0,含水量20%,接种量8%(孢子液/固料),初始2d为24℃,第3—5d为20℃,第6d为26℃,固料厚度2cm,每4-5h搅拌并喷水1次,发酵7—9d,孢子密度可达10^10mg^-1以上。结论以麸皮、苹果渣及无机盐为固料发酵生产低温木霉是一种快速、高效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明义  王Jun 《山东科学》1993,6(3):26-29
本试验以液体、固体发酵饲料酵母作为对虾饲料的主要蛋白源,替代进口鱼粉,饲喂初长为5.1cm的对虾,观察不同蛋白源对试验对虾的成活率,生长性能及投饵和亩产量的影响。为期93天的试验结果表明,深层液体发酵工艺生产的饲料酵母,优于固体发酵工艺生产的饲料酵母。  相似文献   

10.
以滇池蓝藻为发酵原料,改变发酵温度,采用批量式发酵工艺进行沼气发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0℃、25℃、30℃和35℃下,滇池蓝藻的发酵时间、产气量及产气潜力有明显的差异性。随发酵温度的升高,实验启动越快、发酵时间越短、产气量越高、产气潜力越高。35℃下,产气效果最好,发酵时间29d,产气潜力为255mL/g.TS、285mL/g.VS.  相似文献   

11.
姚禹  陈立岩  柳虹亮  高智 《科技信息》2012,(33):I0172-I0172,I0206
微生物发酵是一类典型的生化反应过程,在各个工业领域的应用都很广泛。针对微生物发酵中的溶解氧浓度、pH和发酵温度彳4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流程,阐述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微生物发酵控制.而后用硬件电路设计实现了微生物发酵过程的控制。实践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微生物发酵过程控制性能优良,提高了发酵精度,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半连续青霉素发酵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霉素发酵动力学的方程基础上,本文对半连续青霉素发酵过程的几种主要工艺 计算机模拟,并就模拟结果进行了性能评价,为工业发酵青霉素提供了玫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L-缬氨酸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批式发酵优化条件基础上,通过对流加补料方式、补料速度等发酵过程的各种参数,包括产酸率、转化率、发酵周期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L-缬氨酸补料分批发酵的优化条件。在最优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下,L-缬氨酸产量达52.45g/L,糖酸转化率达34.97%,结果明显优于分批培养。  相似文献   

14.
鱼露外加酶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鱼露外加酸发酵及自然发酵过程中氨基态氮、挥发性盐基氨的分析,可比较出鱼露在外加酶发酵及自然发酵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以市售优质天然鱼露作对照,检测外加酶鱼露产品的氨基酸及多肽的组成,得出了外加酶发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发酵过程自动优化控制的需求,研制了发酵过程生物传感器在线自动取样分析系统。给出了在线分析系统的分析原理及其结构组成,详细介绍了自动取样、样品稀释及生物传感器信号处理的方法。系统可以实现对葡萄糖、乳酸和谷氨酸等重要生化参数的自动取样分析,并把分析结果通过485接口或4~20 mA模拟接口发送到发酵控制器,为发酵控制提供生化分析数据。用葡萄糖标准样品作为发酵液对实验样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线分析系统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可以满足发酵过程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将青霉素发酵工艺与最优控制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二步优化法优化青霉素发酵过程.用该方法得出的优化结果指导青霉素发酵工业生产实际过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证明用本方法求得的优化结果可弥补生化过程动力学模型的一些不足,寻求出较适合工业生产实际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7.
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是分离自杨树中的一种细菌,其对杨树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具有生防应用潜力的有益菌株。为深入了解该菌株的发酵进程,放大发酵规模,并对发酵过程进行最优化控制,笔者对JK-SH007菌株液体分批发酵产生抑菌活性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发酵实验数据,分别选用Logistic 方程、Luedeking-Piret 方程和Luedeking-Piret like方程建立了模拟菌体生长、抑制真菌活性产生和葡萄糖消耗的动力学模型。经拟合分析发现,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良好,可直观反映JK-SH007菌株分批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穗生  陆琦  陈东  黄日波 《广西科学》2010,17(4):363-367
采用20L三联装发酵罐进行甘蔗糖蜜高浓度酒精发酵研究高产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MF1001菌株的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锤度为20°Bx的糖蜜对菌株生长和发酵均没影响,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pH值4.0的发酵效果明显优于pH值3.80,传代培养16代及不同的接种量对菌株的发酵没有影响。按目前甘蔗糖蜜酒精生产的发酵工艺,用锤度为20°Bx糖蜜培养基培养菌株,制备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与锤度为55°Bx的糖蜜培养基1∶1混合进行发酵,发酵50h的醪液酒精含量达到了13.2%(V/V),60h达13.8%(V/V),72h达14.3%(V/V)。发酵结束时醪液可发酵残糖含量低至0.44%,发酵效率分别为理论值88.6%(50h)、94.3%(60h)和98.6%(72h)。该菌株有望用于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生产,提高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的醪液酒精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稳定的生防制剂,对能够有效抑制致病疫霉的拮抗菌梨黑斑病菌LH-03和白菜黑斑病菌BH-09混合发酵的可行性及发酵条件进行了确定和优化,同时对混合发酵产物的抗菌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种真菌之间无桔抗作用,可进行混合发酵,并且发现混合发酵后可有效提高2种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混合发酵的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快捷地掌握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KRH-BI0300型发酵罐控制系统、细胞密度监测系统、SHP8400PM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生物传感分析仪等多种发酵过程分析检测手段,对乳酸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细胞数、尾气成分、葡萄糖及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应用多种现代化分析检测手段可以快速、精确地掌握乳酸菌发酵过程参数变化情况。该研究为乳酸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及规模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