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一、果胶制取工艺与应用果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内。其用途很广,在食品、医药工业中均有应用。现可提供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胶的制取工艺及应用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提供形式:中文资料、外文及专利题录价格:20元联系人:杨颖、顾嗣芳二、果胶酶制取与应用果胶酶是一种能分解果胶的生物催化  相似文献   

2.
温敏凝胶是注射埋植释药的理想材料,其强度、表面性质及与细胞的粘附作用,显著影响体内状态和释药。本文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了在壳聚糖-多聚磷酸盐(CS-GP)温敏溶胶中共混聚乙烯醇(PVA)、甲基纤维素(MC)、明胶(GL),对相变速率、强度、表面性质、水含量及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3种高分子均可加速凝胶转化,PVA和MC效果优于GL;均可提高凝胶强度,PVA效果最显著;均可减小凝胶表面正电荷,GL效果最显著;GL和PVA可显著提高凝胶表面亲水性及凝胶水中结合水比例,使细胞粘附率降低50%以上。上述效果可有效减少体内细胞对凝胶的侵蚀,保持凝胶结构,对控制药物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分辨人体结构数据集的人体生理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理组学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当前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及解剖学方面的最新成果,量化以及模式化地处理人体从生理系统到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等各个层次的解剖,生化及生理学信息,建立各个层次的生理学模型,并实现层次模型间的整合.文中评述了国际上生理组学的研究进展,讨论高分辨中国数字人体结构数据集在生理组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基于高分辨中国数字人体结构数据集的生理组研究是生理组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湿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航空航天、计量等许多环境中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湿度的测量。目前用于低温下测量的湿敏传感器主要有三类:电解质湿度传感器、半导体陶瓷湿度传感器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湿度传感器。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现已在气象、纺织、食品加工及蔬菜保鲜等方面广泛应用。本文重点分析了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透明质酸水凝胶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两步迈克尔加成反应及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了人血管内皮钙黏素融合蛋白(VE-cad-Fc)功能化的透明质酸水凝胶,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的影响.核磁共振光谱检测及凝胶时间检测显示,透明质酸主链丙烯酰肼取代率为16%,,融合蛋白功能化透明质酸以DTT交联的凝胶化时间约为30,min.ELISA检测显示水凝胶中化学键合Fc结构域特异性结合多肽可以显著提高融合蛋白的长期负载稳定性.2D/3D细胞黏附、增殖与活细胞染色实验结果显示,水凝胶中利用Fc结构域固定融合蛋白显著改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增殖,且促进水凝胶中hUC-MSCs的长期克隆化生长.作为一种细胞培养基质(2D/3D培养),这种融合蛋白功能化的水凝胶材料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人体失去功能的组织和器官,通过移植手术使之再生,这个方法.很早以前就开始研究了。移植的材料除了异种或同种生物材料之外,许多非生物材料如木头、玻璃等和最近兴起的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酯纤维、有机玻璃、水凝胶等均在医学上应用过。  相似文献   

7.
天然高分子凝胶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等性能,适用于医疗卫生、健康美容方面.凝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具有较大的强度,而天然凝胶不仅强度较弱,而且适应环境的能力差,以及在干燥的状态下较脆,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合成高分子凝胶化学结构明确,性能稳定,可大规模生产加工成型,还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调节凝胶的强度,并赋予其温度、湿度、光照、离子强度、pH等刺激响应性,甚至可设计得到形状记忆、载药释药、自愈合等功能性凝胶.因此,合成高分子凝胶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文章从凝胶的构筑方式出发,综述了强韧性凝胶及其功能化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为功能性凝胶材料的构筑和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智能”高分子水凝胶是一类对于外界环境微小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温度、pH等),其自身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的聚合物,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以及在医药与生物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本实验,本文对PMMA凝胶的纯化,以及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对于凝胶的溶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智能”高分子水凝胶是一类对于外界环境微小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温度、pH等),其自身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的聚合物,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以及在医药与生物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本实验,本文对PMMA凝胶的纯化。以及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对于凝胶的溶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麦作为全球产量第四大谷物,并富含降低血浆胆固醇、控制血糖、免疫调节以及抗氧化等生理功能的大麦β-葡聚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食品体系中大麦β-葡聚糖可作为亲水胶体发挥作用,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添加大麦β-葡聚糖食品的加工工艺优化,和其作为功能性食品配料的应用,而大麦β-葡聚糖还可影响食品加工过程中组分间物理和化学反应,进而影响食品质构、营养和功能。因此文章介绍了大麦β-葡聚糖的分布、提取纯化和结构,以及β-葡聚糖精细微观结构与葡聚糖凝胶特性间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发现β-葡聚糖的分子质量以及纤维三糖单元和纤维四糖单元的比例是影响β-葡聚糖的凝胶过程和凝胶微观结构的重要因素。还着重讨论了大麦β-葡聚糖在食品基质中形成凝胶影响食品物性的机制,为避免β-葡聚糖在食品中产生负面影响,扩展大麦β-葡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气体压迫多孔介质中聚合物凝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盐水冲刷多孔介质中凝胶理论,分析聚合物凝胶分别受气体和盐水压迫的作用机制,计算和对比饱和聚合物凝胶的多孔介质中气相和液相饱和度空间分布曲线,完善盐水冲刷多孔介质中凝胶理论模型的使用范围,探讨气体突破后的两种残余凝胶对气体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水在凝胶中的微观渗流能力较气体强,而气体在凝胶封堵后的多孔介质中微观渗流能力较差,即在其他条件相同前提下,"侵入区"中处于微观渗流状态的气体较少,气体需长时间累积才能逐渐破坏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因此凝胶未被突破前,相比于盐水,气体受凝胶高强度封堵有效期会更长;根据盐水冲刷多孔介质中凝胶理论建立的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凝胶受流体挤压破坏本体结构是多孔介质中聚合物凝胶抵抗外来流体不至破坏的一种共性,与流体类型和聚合物凝胶体系无关,该模型可用来预测各种凝胶体系在不同环境下的封堵性能。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浓度聚合物具有较强的黏弹性,但应用中有时会出现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尺寸与油藏岩石孔隙配伍性较差的问题。针对大庆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通过岩心流动性实验和驱油实验,以渗流特性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选出分子内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后,研究凝胶体系黏弹性和驱油效率。结果表明:调节聚合物质量浓度、配制水矿化度、w(聚/Cr3+)可获得分子聚集体尺寸较小且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较高的分子内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聚合物溶液发生分子内交联后,一方面聚合物分子线团传输运移能力增强,且刚性增强,通过岩心孔隙时形变能力减弱,滞留能力增强,可有效提升注入压力,扩大波及体积;另一方面体系黏弹性和第一法向应力差均增大,洗油效率提高,二者综合作用表现出较高的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蒙古林稠油油藏粘度高,注水开发后含水上升快,产量迅速递减的实际,提出了应用可动凝胶调驱技术。介绍了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的从实验室到矿场实施、到效果评价的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概况,说明了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同时具有剖面调整、储层深部液流转向以及驱替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驱替方式有效解决非均质性较强的普通稠油油藏后期水驱开发问题。矿场先导试验实施5年来已累积增油5.88×104t,获得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溶剂转换法制备新型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分析、广角X射线衍射(WXRD)、力学拉伸及交流阻抗等测试,分析了细菌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微观形态、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细菌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高达1.6×10-2S/cm,拉伸强度达到39.8MPa,其在锂离子电池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存在用量高,抗温抗盐性差,调整剖面能力弱,易串流等局限性,提出了使用交联聚合物驱技术。并在下二门油田H2Ⅲ油组Ⅱ2断块实施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矿场先导性试验。对比交联聚合物驱与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认为交联聚合物体系在地层中的注入性良好,压力上升幅度比聚合物驱大且调整剖面的能力比聚合物驱强,产液能力弱,动液面下降幅度大,转后续水驱后,含水仍处在较低水平,产量降幅小,有效地延缓了后续水驱突破。对于指导其他油田的弱凝胶调驱技术的矿场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DLS)、流变仪和岩心驱替等实验方法研究聚合物、聚表剂和Cr3+聚合物凝胶的分子结构形态、分子线团尺寸、流变性、传输运移能力和渗流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无规则的空间立体网络结构;聚表剂分子结构形态呈现片-网状结构;聚合物凝胶1发生以分子内为主、分子间为辅的交联反应,聚合物凝胶2发生以分子间为主、分子内为辅的交联反应;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最大,其次是聚合物凝胶2,再次为聚合物,聚合物凝胶1分子线团尺寸最小;聚表剂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分散,其次是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分布最集中;4种驱油剂均表现出先剪切增稠、后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其中聚表剂剪切增稠和剪切变稀现象最明显;聚合物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好,其次为聚合物凝胶1,再次为聚合物凝胶2,聚表剂溶液传输运移能力最差;聚合物凝胶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表现出独特的渗流特性。  相似文献   

17.
范喜群  张红坡 《科技信息》2012,(33):517-518
延迟硅酸凝胶调剖剂具有价格低,可解堵,便于现场大剂量注入的优点,相比有机聚合物冻胶类堵剂,可降低调剖作业成本近1/2,但在推广应用中,对该堵剂进入地层后性能变化、成胶效果却无法监测和评价。通过30m超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考察了吸附及水体稀释等综合因素对该堵剂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延迟硅酸凝胶胶凝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稀释与吸附,吸附导致延迟硅酸凝胶体系成胶组分匹配关系的破坏.但是该体系在吸附和稀释后依然有较好的成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绍平  曾明  马振昌  马华  吕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803-7806,7815
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国内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调驱技术是现阶段改善和提高水驱开发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因此认识调驱技术的见效特征是进一步优化调驱方案以及调驱开发效果评价的基础工作。深入调研了凝胶调驱机理及其应用现状,分析影响不同油藏调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应用核磁共振测量技术和微观可视化技术对调驱体系(包括聚合物凝胶、毫米级微球凝胶和微米级微球凝胶)在不同阻力特性见效特征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得出聚合物凝胶堵剂调驱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微球堵剂,而且合理组合段塞可以有效提高调驱效果,为油田进一步优化调驱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注水开发油田地下矛盾进一步突出,产水量不断上升,产量逐年递减。克拉玛依油田 自投入开发以来实施污水回注,由于回注污水水质不达标等因素,造成地层堵塞严重,注入压力高,注入量少。通过分 析注水井动态资料和堵塞物情况,剖析了注水井的堵塞机理,针对不同堵塞机理,研制了相应的解堵剂,并对解堵液溶 蚀岩样、降解聚合物、清除FeS 垢进行了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解堵液溶蚀能力强,可大幅降低聚合物溶液的黏 度、可氧化分解聚合物凝胶,能有效清除FeS 垢。对水敏性储层砂岩酸化所存在的问题,采用FP 1 防膨剂酸化增注 工艺。现场实施后,措施效果显著,这对于其他油田类似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AMPS系列聚合物和活性酚醛交联剂,在总矿化度为1×105mg/L、二价阳离子Ca2+和Mg2+的质量浓度为2000mg/L以及温度为85℃条件下,通过室内弱凝胶成胶实验,研究了高矿化度下聚合物类型、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及总矿化度对弱凝胶成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PS共聚物的磺化度是影响抗盐弱凝胶性能的主要因素,高矿化度有利于AMPS共聚物与酚醛交联剂形成弱凝胶体系;聚合物质量浓度越高,形成的弱凝胶粘度越高且稳定性越好;交联剂质量浓度过高,弱凝胶的稳定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