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程珂娅 《科技信息》2011,(17):143-144
本文以唐代文学作品对服装的描写为依据,探讨了唐代女子服饰的审美特征,具体从唐代服饰的开放性、对多种文化包容性以及服饰的色彩、装饰、刺绣、印染、款式等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唐人小说入手,通过对其中的女仙 、世俗女子 、女妖 、女鬼 ,以及女侠等女性形象的分析 ,探寻了唐代知识分子敏感微妙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3.
女子足球起源于我国的东汉(公元25年—220年)时期。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河南省嵩山的中岳三阚里,少金阚和启母阚上就绘有女子踢足球的生动壁面,动作清晰,形象逼真。至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关于女子足球已有详细的文字记载。据康骈著的《剧录谈》记载,唐代有一女子,当军中少年在街上蹴鞠(古代  相似文献   

4.
张杰  陈小波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1):31-33,41
唐代是小说发展的重要转轨时期,女性形象的塑造也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前期的形象单薄,且以弱女子为主,中后期形象较丰满。其中,中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情女子,后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侠女子。造成这一嬗变的原因,既有小说这种文体自身发展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又有社会生活及士人心态发生变化这一深层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5.
以参加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世界女子体操团体成绩、全能成绩和各单项成绩,剖析了中国女子体操竞技实力,指出当今中国女子竞技体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教会女子大学的设立开了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本文从办学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等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并归纳出特色性、实用性、实践性、情感性等特点.虽然教会在中国创办女子大学具有明确的文化侵略目的,但是,就其办学的具体做法而言,对我们今天女子专门人才的培养仍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咏史诗的分类、取材特点、繁荣原因等,学界虽有议论,但仍存在一些待解之处。本文按照唐代咏史诗称引历史人事的特点将其分作专题咏史、泛咏史与变体咏史。在对唐代咏史诗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对其材料使用上存在的题材热点、体系性等作了分析。关于唐代咏史诗繁荣的原因,应主要从唐代历史文化的整合、时代政治的起伏与变故、诗人自身遭遇等方面去考察。  相似文献   

8.
美国伊利诺斯州州立大学一位生物学家,巧借苍蝇协助警方侦破了几起重大案件,因而被传作美谈。其实,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唐宋的官员就已经用这种办法巧破奇案了。唐代扬州刺史严遵,有一次出外巡行所属各部,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走在途中,听到道路边上有一个女子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美学的定义出发研究和探讨女子体操表现力,从审美感悟、技术水平、审美意识、审美的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从美学的观点对女子体操表现力的要求,对女子体操训练中的启示等几个方面给予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1985年,邢台县阎家屯乡长信村西出土一方唐代武则天时期墓志,该墓志反映了初唐时期的军事、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风貌,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代时期的勋官制度、武则天造字及唐代时期邢台地域文化等相关方面提供了史料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唐代诗人学士的体育爱好,揭示其影响和启迪。方法以唐代诗人学士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结果唐代诗人学士不仅擅长吟诗作赋、舞文弄墨,许多人还有体育爱好,甚至体育技艺突出,特别是其体育聚会在中国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结论唐代诗人学士参与体育活动,投笔从戎,报效国家,游历四方,胸怀天下,是唐代开拓进取时代精神的反映,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唐承隋制,实行崇圣尊儒的文教政策。礼部负责贯彻实施,制定相应的教育政令和措施、规划;国子监则根据礼部颁行的政令法规管理六学。唐代中央官学大致可分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两个系统,这一体系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规范完备的学制系统,实行的是一种精英教育。中央官学的授课内容以儒家经学为主。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对维护和加强唐代封建统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代的文化繁荣时代并不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相适应的,因而也不是与那构成社会组织骨干的社会物质相适应的。其社会特征已是无可挽回地滑向了下坡路的后期时代。从总体上看,宋代的统一,并不像汉唐是在经过大规模农民暴动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靠陈桥驿事变和“杯酒释兵权”的权术起家的,宋王朝并未真正触动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痼疾,其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延续或部分发展了唐代既有的政治经济成果,加以其封建专制机构的老化和运转、指挥不灵,更增强了其社会衰落的趋向。宋代文化的繁荣,并不是封建专制制度本身所必由派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封建后期的社会结构变化(如庶族地主阶层占主导统治地位)和社会关系变化,以及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所致,特别是人民大众兴起的新思想、新内涵如“均贫富、等贵贱”的平等自由取向和个性解放思想以及庶族士子诗词文中的关心民瘼、抨击时弊和爱国思想的酿成。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音乐文化的最高峰,唐人小说对此有较多的记载和描绘。以唐代传奇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从音乐风尚、梦中受曲和勤政楼意象等三个方面对唐代音乐活动进行考论探析,可以发现唐代音乐文化具有全民性、高端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历东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和融合,广西地区的民族和文化有了较大发展。隋唐统一全国后,加强了广西各民族与中原的关系,唐文化直接传播到了广西地区,推动了民族的融合与经济的发展;边疆各族人民为丰富盛唐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唐代公主作为皇室成员,其婚姻不仅具有政治性的特点,而且是唐王朝的发展与衰亡的见证,这表现在公主婚姻对象的选择、皇帝对公主的婚姻要求、公主的表现及再嫁规定等方面。唐代公主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高统治阶级中一个独特的群体,她们曾在唐初的政坛上大放异彩,叱咤风云,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开放;也曾在唐代后期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保家护国的重担,受到日益沉重的重重束缚。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君主专制自我调节机制的言谏制度,谏官机构是唐代监察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谏议并非一种政治制度,其御用性和依赖性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构成对君主的监督与制约。文章采用结构功能主义.从规范与实证两个层面对唐朝谏官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唐代体育文化是唐人在开放的时代氛围里创造出的开放性的体育文化。本文从隋唐制度的渊源、多民族的融合方面,论证其对唐代政治及社会生活,尤其对唐代体育繁荣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丁忧制度自西汉草创以来,虽历经王朝更迭,但始终绵延不绝,它几乎是一项与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的制度。然而,作为这项制度的规范对象,古代官员们对丁忧的态度却以唐末宋初为分界点,发生了了明显的转变。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诽谤罪兴废时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关资料对中国古代诽谤罪的兴废时间进行了考辨,认为诽谤罪始兴时间当在西周末年周厉王时期.此罪一经确立,便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末期.其间虽有个别统治者发布过废除诽谤罪的敕令,但该罪始终存而未废.古代诽谤罪所指的对象始终是帝王官吏,其含义逐渐扩大到适用于平民百姓的变化,不是在隋唐以后,而是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