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ZTA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ZTA(ZrO2 toughening Al2O3)复相纳米陶瓷国内外发展情况和ZTA陶瓷的主要性能及结构,论述了ZrO2增韧Al2O3的几种增韧机理和制备ZTA复相纳米陶瓷粉体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级轻气炮对增韧ZTA 95/10陶瓷进行一维应变冲击压缩,通过激光干涉测速技术测量样品的自由面速度剖面,计算经过冲击压缩后残余的层裂强度,分析了其与加载应力的关系,并与未增韧的AD95陶瓷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冲击压缩损伤程度随加载应力的变化关系以及增韧效果. 结果表明:加载应力在其雨贡纽弹性极限σHEL(约4.1 GPa)以下,ZTA 95/10陶瓷的层裂强度基本稳定,平均值为0.39 GPa,材料未发生压缩损伤;超过σHEL,层裂强度逐渐降低,开始发生压缩损伤;层裂强度在1.5倍σHEL附近降低到0,表明压缩损伤程度比较严重. 与AD95陶瓷相比,加载应力在3.7 GPa(AD95陶瓷的冲击压缩损伤阈值应力)以下,两种陶瓷的层裂强度基本相当;加载应力进一步增大,AD95陶瓷的层裂强度快速降低,而增韧后的ZTA 95/10陶瓷的层裂强度下降并不明显,表明ZTA 95/10陶瓷的压缩损伤程度远小于AD95陶瓷,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采用氧化锆相变增韧及晶须补强两条途径增韧氧化铝基复合陶瓷。 通过控制Y_2O_3在YPSZ(Y_20_3部分稳定氧化锆)的含量以及YPSZ在ZTA(氧化锆增韧氧化铝)的含量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基质中氧化锆以亚稳四方相形式存在。 通过控制YPSZ的晶粒尺寸小于基质晶粒尺寸可使ZTA陶瓷的K_(1c)和σ_(bb)同时得到提高。 SiC晶须补强ZTA陶瓷,利用ZrO_2(t)相变作用缓解晶须引入基体的张应力,使材料得到双重韧化,提高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陶瓷靶抗侵彻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增韧对氧化铝陶瓷抗侵彻性能的影响.采用AUTODYN软件和JH-2模型参数对10%ZrO2增韧Al2O3陶瓷(简称ZTA陶瓷)和AD95陶瓷复合靶抗长杆弹侵彻性能,进行了系列数值研究,并与45号钢的抗侵彻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径比一定的长杆弹对复合靶的侵彻存在一个最佳的冲击速度;在高速冲击下,两种陶瓷复合靶的防护系数均大于1,陶瓷材料能够有效提高装甲的抗长杆弹侵彻能力;不同工况下ZTA陶瓷抗长杆弹侵彻能力优于AD95陶瓷.  相似文献   

5.
纳米ZrO2增韧Al2O3复合陶瓷的超声磨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树脂结合剂的金刚石砂轮,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合陶瓷(纳米ZTA陶瓷)与普通纯Al2O3陶瓷进行了超声磨削对比试验,对磨削加工表面显微形貌进行了SEM观察,探讨了该材料超声磨削加工机理及主要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纳米ZTA陶瓷采用超声振动磨削可以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因而是比较理想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用于制备高技术陶瓷的新型烧结技术——微波烧结。通过微波烧结腔合理设计,保温结构布置与负载阻抗匹配,对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四方相多晶氧化锆(TZP)和氮化硅(Si_3N_4)陶瓷实现了快速烧结,并达到较高致密度。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烧结方法相比,微波烧结不但可显著缩短烧结时间,并可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的陶瓷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7.
针对陶瓷材料在受载破坏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声发射信号的问题,应用声发射(AE)研究了95%氧化铝(Al2O3)陶瓷和15%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压缩加载下的破坏过程. 通过时域抽取快速傅里叶变换(DIT-FFT)技术给出了陶瓷破坏过程的频谱图. 实验分析了两种陶瓷的声发射波形图、频谱图、撞击数和信号幅值,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方法可以更直观地描述增韧效果,颗粒增韧陶瓷断裂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具有更高的幅值和更低的频率.  相似文献   

8.
综述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体系,制备技术,材料力学、抗氧化、抗烧蚀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碳化物、硼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体系,简述烧结致密化制备工艺和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解释碳纤维(Cf)在微观结构层面对于ZrB_2-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着重分析ZrC-SiC和ZrB_2-Si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对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400~800℃时,干摩擦条件下ZTA陶瓷销/3Cr2W8V钢盘的滑动摩擦磨损行为。测定了此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销的磨销因子。通过对销磨损面的SEM形貌观察、EPMA微区成分分析及X射线衍射相分析,讨论了ZTA陶瓷的磨损。试验结果表明:ZTA陶瓷在600℃时,以陶瓷晶粒的脱落和断裂为主要磨损机理,表现出比400℃时有较大的磨损。800℃时由于钢盘已高温软化,而陶瓷销表面形成半透明无定形膜,有利于减少ZTA陶瓷的磨损,从而表现出优良的高温耐磨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 4 0 0~ 80 0℃时 ,干摩擦条件下ZTA陶瓷销 /3Cr2W 8V钢盘的滑动摩擦磨损行为 测定了此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销的磨损因子 通过对销磨损面的SEM形貌观察、EP MA微区成分分析及X射线衍射相分析 ,讨论了ZTA陶瓷的磨损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 :ZTA陶瓷在 60 0℃时 ,以陶瓷晶粒的脱落和断裂为主要磨损机理 ,表现出比 4 0 0℃时有较大的磨损 ;80 0℃时由于钢盘已高温软化 ,而陶瓷销表面形成半透明无定形膜 ,有利于减少ZTA陶瓷的磨损 ,从而表现出优良的高温耐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在不同的pH下,活性炭对亚甲基兰吸附量的影响,表明了活性炭表面的ζ电位对亚甲基兰的吸附规律起着重要作用.并进行了活性炭对亚甲基兰在不同pH值和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参数的估算.进一步揭示了活性炭在不同pH下对亚甲基兰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法向冲击速度对圆板碰撞恢复系数影响的基础上,应用高速摄像系统对伴有旋转速度圆板的冲击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法向冲击速度下旋转角速度对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通过确定变形量系数与旋转角速度的相关性,应用数值解析方法得出了不同法向冲击速度及旋转角速度下的碰撞恢复系数,得到了旋转角速度与碰撞恢复系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靠涡流驱动的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已经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为了满足快速充气阀系统对充放电系统的需求,搭建了基于恒压充电方式的脉冲电容器充电回路,并且研制加工了适合放电回路要求的调波电阻;为了实现对晶闸管的快速、安全、方便地控制,利用三极管放大功能及隔离变压器,成功研制了放电回路控制开关。该系统经过2010年EAST装置实验检验,完全可以满足快速充气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Rootkit是能够持久或可靠地、无法检测的存在于计算机上的一组程序和代码.研究了基于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技术的内核Rootkit,阐述了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的工作原理、过滤驱动的实现、基于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的内核Rootkit对文件隐藏的实现,并讨论了针对Rootkit隐藏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合金成分对ZAlSi7MgA合金性能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成分设计,采用Sb、Te复合变质处理提高合金性能,并对该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对比性试验和正交分析,获得最佳热处理工艺方案,通过对ZAlSi7MgA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和热处理等处理工艺的优化设计,提高了该合金的综合机构性能并使其具有良好的长效变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在不同pH下活性炭对阴离子染料达旦黄的吸附规律,揭示了活性炭表而的ζ电位对达旦黄吸附的作用.由于在溶液PH小于活性炭的PHzpc=6.5时,活性炭表而带小电,它对阴离子达旦黄的静电引力明显增大.当pH大于PHzpc时,活性炭的表而带负电,对达旦黄阴离子产生静电斥力,引起吸附量下降.本文还进行了活性炭对阴离子染料达旦黄在不同pH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参数的估算,揭示了活性炭在不同pH下对达旦黄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STD—PC工控机在西文方式下显示汉字的一种方法,提出了建立专用小汉字库的设计思想,讨论了在HGC卡及单显配置下的实现问题,并给出了实用程序。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转炉炉料结构优化及 BP 预报模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某厂50 t 转炉生产条件,构建了由优化配料、静态预测、过程控制、脱氧合金化和成本计算等模块构成转炉冶炼静态控制系统。以机理模型为基础、采用增量模型校正的优化配料模块,用以精确计算入炉料结构;以 BP 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了静态预测模块,对转炉冶炼终点碳和温度进行预测;以操作经验为基础构建了过程控制模块,动态给出冶炼过程控制的枪位曲线、加料时机和加入量;基于终点预测和全氧计算模型构建了脱氧及合金化模块,进而对转炉冶炼成本进行计算,构建了成本计算模块。通过本系统的开发,建立了全过程指导的炉料结构优化与冶炼静态控制,为现场生产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三角域的自由曲面,在重心坐标的基础上,采用正常域自由曲面的矩阵形式构造曲面片.通过矩阵微分运算,以确定曲面片上任意点的切矢,从而给出具有公共边界的两块三角域曲面片C~1的连续条件,为复杂曲面构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对自由电子运动规律的深入探讨,得出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温差电势的公式,并对其产生的同材料系数关系和同材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推导出热电偶回路的总电势.将待测材质的材料同已知材质的两种材料分别组成两个热电偶,并推导出总热电势.巧妙地利用两热电偶的比值,除去温度的影响,将其同单片计算机内预存参数相比较,确定出汽车配件的金属材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