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对传统装卸工艺流程的分析,考虑各种新型设备并结合集装箱港口布局,研究一种带有缓存区的新型岸边装卸工艺流程.在港口前沿增加了集装箱缓存区,并且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对装卸工艺进行仿真研究.在已知集卡数量和任务量条件下,以所有任务总的完成时间最小化为目标,使用PlantSimulation中的遗传算法工具寻找最优的缓存区数量.从而得到更合理和具体的新型装卸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带缓存区的集装箱装卸工艺能够提高桥吊的利用率,也便于桥吊进行边装边卸工作,同时缩短了集卡的等待时间,方便了港口进行调度.  相似文献   

2.
长江外贸集装箱运量预测和码头装卸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二次指数滑动平均法、计量经济学模型3种预测模型对上海港进行了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并结合考虑长江各主要港口在共同航线上的运量分配及航线运量占该港吞吐量的比重,对各港口进行了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和主要航线运量预测。然后,运用多目标决策理论中的线性分配法与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不同运量水平下港口装卸工艺系统的优选问题,并利用外贸集装箱的预测结果,得到了这些港口装卸工艺的优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佳安 《科技信息》2014,(4):189-190
本文运用港口装卸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给一个新建的集装箱码头拟订最佳装卸搬运方案,通过确定港口主要装卸设备基本能力,拟订几个可行的方案,随后确定各装卸设备选型,计算各方案的相关营运经济指标,最后通过对各方案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确定最优的装卸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琦 《天津科技》2010,37(2):66-68
为了实现集装箱堆场装卸作业的自动化管理,有效地组织集装箱的装卸、发送工作,采用无线局域网数据通信系统,充分利用中心基站的设备资源,实现现场作业与计算机信息的同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来解决通信问题是港口集装箱业务数字化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是集装箱信息管理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针对港口集装箱自动装卸问题,结合双目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Faster R-CNN(faster regions wit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模型的集装箱三维识别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双目摄像头采集装箱图像,用于训练Faster R-CNN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检测图像中的集装箱目标,对识别出的目标添加矩形框,并提取其中心点图像坐标,接着通过对双目摄像头进行标定和匹配,获取集装箱矩形框中图像坐标点的深度,实现对集装箱的三维定位,最后将集装箱的三维坐标转换到轮胎吊吊具坐标系下,获得所有集装箱目标中心和吊具中心距离。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0 fps,平均定位误差在5 mm以内,系统可以有效解决集装箱三维实时识别和定位问题,提升港口集装箱自动化装卸能力。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只要有集装箱装卸港口,就应该有振华港机生产的设备,这是我们的抱负."2006年,当掌门人管彤贤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向全世界宣告了振华港机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7.
随着某企业生产量的逐渐增长,货场现有的通用型门式起重机已不能满足集装箱装卸作业的要求。目前在货场配备是36t通用门式起重机,无法满足40t集装箱的大批量装卸作业要求。对36t门式起重机进行技术改造,既能提高集装箱批量作业的效率,又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水平运输作业是影响港口物流效率的关键环节,通过优化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的任务分配,减少装卸作业的时间,提高港口生产效率.[方法]在同时考虑集装箱装卸作业的基础上,就AGV调度问题建立混合整数规划(MIP)模型,优化目标为极小化岸桥完工时间.考虑到该问题具有NP困难性,设计了离散差分进化(DDE)算法进行近似求解.[结果]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MIP模型和DDE算法的有效性.[结论]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和算法可以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作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仿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仿真优化方法对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系统作业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随机性等活动行为,建立了仿真模型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以及装卸工艺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在满足系统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最小化装卸工艺的配置及运营费用,建立了装卸工艺系统的优化模型,并运用仿真优化工具Tabu算法对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某港口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集装箱码头进行船舶装卸作业的主要设备.随着我国集装箱运输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需求稳定增长.为了促进集装箱作业高效化和自动化程度,本文中采用了宏-微机器人这种策略,对振华港机(ZPMC)生产的常规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进行改造,将其进行机器人化,形成岸边集装箱宏-微起重机器人.对岸边集装箱宏-微起重机器人的机构和结构进行设计后,对其进行了运动仿真.岸边集装箱宏-微起重机器人是一种比现有的集装箱起重机更加先进的机器人概念,它可较容易地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它还可起吊比以往重量更重的集装箱.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无线网络技术在港口集装箱作业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计算机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在港口野外工作环境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人出具体的解决技术方案。使得港口经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MIS)在语音、视频和数据三合一的无线网络通讯平台上,将移动计算机终端拓展到港口码头前沿的作业现场,本方案解决了港口经营业务管理系统(MIS)信息处理的数据滞后和生产中断现象,提高了港口集装箱吞吐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集装箱港口的装卸效率,采用混合Flow Shop调度理论,将集装箱任务的装卸过程看作岸桥装卸、集卡运输和场桥装卸的三阶段混合Flow Shop调度问题,建立装卸任务完工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集成调度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使用矩阵编码方式的遗传算法对模型和算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集成调度方法比岸桥、集卡、场桥协调调度方法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扩大任务规模,遗传算法求解结果与模型下界进行比较,当集装箱任务规模在100个以上时,求解结果与模型下界之间差距都在5%以内,证明了算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港口码头不可缺少的专业化起重设备,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港口集装箱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舶的建造和使用,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分析了大型运输船舶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市场需求简述了目前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技术特点和市场现状,详细介绍了适应未来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舶的新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为新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开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计算机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在港口野外工作环境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技术方案.使得港口经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MIS)在语音、视频和数据三合一的无线网络通讯平台上,将移动计算机终端拓展到港口码头前沿的作业现场.本方案解决了港口经营业务管理系统(MIS)信息处理的数据滞后和生产中断现象,提高了港口集装箱吞吐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装箱港口绩效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集装箱港口效率的内涵及其重要性,通过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并加以改进,选取集装箱港口的泊位长度、桥吊数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作为输入/输出指标,从定量的角度研究集装箱港口的效率,以我国主要集装箱港口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8大集装箱港口的相对效率,在对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连港集装箱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渤海地区集装箱运量的增加,合理布局环渤海地区集装箱港口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深入分析目前环渤海地区集装箱港口布局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港口布局、竞争状态和投资效果以及分工与协作等方面对环渤海地区现有港口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北方集装箱枢纽港的设想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较多,需随时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报告故障并组织维修,以保证码头设备运行良好。目前的设备管理体系显然已无法满足对码头装卸设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现有系统对各装卸设备的运行状态无法监控,不能预测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并及时发出故障警报、提供修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陆集装箱港口层次布局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港口布局的重要性,阐述了集装箱港口层次布局的含义。依据港口的地位、作用等因素,选择港口五项准则,运用AHP分析方法作出了我国大陆沿海集装箱港口的评价排序,选出了集装箱港口的评价排序,选出了集装箱国际主枢纽港和区域性枢纽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出了集装箱港口的层次布局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东亚集装箱港口体系集装箱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50个东亚港口的基础上,按照这些港口在1993—2013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模式,结合康德拉捷夫长波对东亚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装箱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1993年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将每个阶段包含的港口视为一个港口群,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法对东亚集装箱港口体系的不平衡性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显示,东亚集装箱港口体系的不平衡性从主要受港口群之间吞吐量的不平衡性的影响,逐渐转移到受重叠部分的影响,即传统优势枢纽港的发展相对停滞,而以上海港、深圳港为代表的新枢纽港的强势崛起是造成不平衡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格局、功能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长江下流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基本格局、功能结构与发展特征。文章首先阐述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格局和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对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流量、流向结构分析,认为现阶段该港口体系仍属东亚一些大型远洋集装箱枢纽港口的支线港群,体系内部的职能分工机制开始发育,但尚不完善;最后采用系统动力学对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订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