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岩石峰后轴向与径向蠕变特性,采用MTS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进行了三轴压缩下红砂岩峰后蠕变试验,获取了不同性态的峰后轴向与径向蠕变曲线,探讨了岩石峰后轴向与径向蠕变特征,研究了损伤程度、围压增量对峰后轴向与径向蠕变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岩石峰后轴向与径向蠕变曲线主要由等速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组成,峰后径向蠕变特征相比轴向蠕变特征更显著;轴向和径向蠕变量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径向蠕变相比轴向蠕变对损伤程度的敏感性更高,损伤程度的变化对径向蠕变的影响程度更强;施加围压增量,轴向与径向蠕变速率大大降低,蠕变失稳时间延长;围压增量对径向蠕变的影响明显强于轴向蠕变,工程实践中应重点控制围岩的径向变形.  相似文献   

2.
 以径向钻孔技术应用于薄层稠油油藏热采开发为目标,采用基于等效渗流连续介质原理及局部网格加密技术的数值模拟方法,在较高的拟合精度基础上,研究了径向孔长度、径向孔平面夹角、径向孔数量等因素对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孔能够增加蒸汽波及范围和泄压面积,有效提升采油产量;径向孔长度增加时采油产量逐渐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径向孔长度的最优范围为100~120 m;储层同一平面分布的径向孔,孔间夹角较大时相互干扰作用较弱,增产效果较好;同一平面分布的径向孔数量增加时,径向孔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相互干扰作用逐渐增强,产量增幅逐渐变小,当以平均夹角分布4条径向孔时可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原子结构由原子中每一壳层电子的径向波函数表示。径向波函数是径向波函数方程的解,因此求解径向波函数方程是计算原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给定了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双流道污水泵叶轮径向力非定常特性,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泵内固液两相流进行了非定常数值计算,研究了运行工况、颗粒物性和叶轮外径等参数对泵径向力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参数方案下径向力基本呈椭圆形分布;随流量增大,平均径向力峰值、径向力及其波动幅度均先减小后增大,径向力矢量中心从坐标系第二象限向第四象限移动;颗粒体积分数一定时选择合适的输送粒径,或粒径一定时选择合适的输送浓度,都能减小径向力,且相比清水工况径向力最大均可减小5.8%;随叶轮外径增大,径向力峰值及径向力变化幅度清水时均逐渐变小,而加入颗粒后则先减小后增大;各外径下径向力在原点附近分布较集中,而在远离原点的第四象限内分布较稀疏.  相似文献   

5.
通过ABAQUS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的储层模型,以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为损伤机制,模拟分析单径向井、垂向多径向井、水平多径向井情况下的裂缝形态,并通过大型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在多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对径向钻孔的布孔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压裂时沿径向井分布的诱导应力场是压裂裂缝沿径向井定向扩展的根本原因,其有效引导距离可达40 m;垂向多径向井可有效强化压裂裂缝的定向扩展效果,且具备降低起裂压力的能力;水平多径向井在远井带形成沿各径向井独立扩展的主裂缝,近井带形成沟通相邻两径向井的次级裂缝,两者协同可有效提高泄油面积、降低近井带油流阻力。  相似文献   

6.
管形径向复合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圆管形径向复合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径向振动特性进行研究.该换能器由径向极化薄壁压电陶瓷短圆管与薄壁金属短圆管径向复合而成.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和机电类比原理,建立了换能器径向振动机电类比等效电路,并推导出其径向共振频率、反共振频率方程及有效机电耦合系数的解析式.实验加工了一些径向复合换能器样品,并对其径向共振频率及有效机电耦合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测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平面三角形的径向平均体,得到了平面三角形的任意阶径向平均体为原点对称的六边形,且给出径向平均体不具有单调性的精确反例,并通过研究三角形的p阶径向平均体面积的单调性,得到平面三角形的John椭球与其p阶径向平均体之间的包含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径向振无衍射束进行了研究.理论上数值模拟了径向振无衍射束传输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径向振无衍射光束既具有径向振特性又具有无衍射特性.实验上我们利用高斯束经过径向振转换器后由轴棱锥聚焦获了径向振无衍射束,并使其经过不同角度振后到同振方向上强分,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这种既具有径向振特性又具有无衍射特性束具有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机磁轴承径向力控制的严重非线性,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自适应整定PID参数,从而直接调节磁轴承径向悬浮绕组电流实现转子径向稳定悬浮的控制方案.在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PID控制实现转子径向稳定悬浮的基础上,为改善径向位移跟踪的动静态性能,提出了基于柔性神经网络的径向力控制,给出了详细的控制算法,并仿真比较了柔性神经网络控制与BP神经网络控制下转子在空载和突加负载时径向悬浮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柔性神经网络控制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为智能控制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径向分布函数是一个描述液体和非晶体结构的重要物理量,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二元Lennard-Jones液体在系列势阱深度下的径向分布函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两类原子势阱深度比值k的增大,所有原子的总的径向分布函数的第一峰值、第一谷值以及第二峰值基本不变;但是同类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和异类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的特征却随k出现了变化,并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径向分布函数特征的情况.最后,结合体系的瞬态图像,对径向分布函数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Morse振子的径向阶梯算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英 《广西科学》1999,6(2):100-102
用因式分解法找到了Morse振子的径向阶梯算符,用于计算能量本征值和径向本征函数,并给了归一化系数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12.
Kratzer振子的径向阶梯算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英 《广西科学》1998,5(4):268-270
用因式分解法找到Kratzer振子的径向阶梯算符,用于计算能谱和径向本征函数,并给出归一化系数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13.
将二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径向薛定谔方程作变换后进行因式分解,得到两套阶梯算符,给出归一化系数的一般公式,确定能谱,计算径向波函数。  相似文献   

14.
对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约化径向薛定谔方程,作变数变换后进行因式分解.得到一种新的径向阶梯算符,并用以计算能量本征值和径向本证函数。  相似文献   

15.
利用特殊函数关系式以及算符r,1r,ddr对径向函数的作用结果, 得出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径向算符,便于求解力学量的平均值.重新定义其升降算符,便于求解矩阵元.  相似文献   

16.
推导出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量子态|nlm>的主量子数 n 及角量子数 l 的阶梯算符,由比得出其径向阶梯算符,并对径向算符的定义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量子数阶梯算符查新未王天真(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38岁,副教授)1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阶梯算符三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哈米顿算符为H∧=P∧22μ+12μω2r2,力学量H∧,L∧2,L∧Z的共同本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合流超几何函数的递推关系式得到径向算符对归一化径向函数的作用结果,得出其升降算符通项,便于求解矩阵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角动量的对易关系出发,推导出一组阶梯算符,它可使角动量本征矢的量子数j(或ι)、m同时升降、并找出这组算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这些算符作用于轨道角动量本征态|ιm>上的系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在加权Bergman-Orlicz空间中构造合适的测试函数, 利用符号函数u刻画加权Bergman-Orlicz空间到有界型空间上的加权迭代径向算子的有界性和紧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