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1%H2O2和200mg/LGA3均可促使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萌发,1%H2O2处理的萌发率高于200mg/LGA3处理,但后者的平均萌发生长量高于前者。各处理对干藏7个月的山楂种子萌发无效。生理分析表明:200mg/LGA3可提高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内部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提高内源GA和ABA含量,降低IAA含量,但提高了(GA+IAA)/ABA比值  相似文献   

2.
从枳椇种子的种皮结构和透性、离体胚萌发等方面开展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同时采取低温层积、浓硫酸处理、机械处理等方法研究枳椇种子休眠解除技术。结果表明:枳椇种子种皮结构致密,透水性差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类型为物理休眠(PY)。低温层积75 d枳椇种子的发芽率达到72%,层积90 d种子发芽率达到76%,且发芽速度更快; 浓硫酸处理5~25 min,种子发芽率在76%~81%,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但浓硫酸处理30 min对种子明显产生伤害,发芽率仅为64%; 切除部分种皮的种子在置床后4 d开始萌发,发芽速度与层积90 d的发芽速度一致,置床16 d后萌发结束,发芽率为80%; 擦伤种子表面的种子置床后6 d开始萌发,发芽率为73%。  相似文献   

3.
对栽培品种大旺山楂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并分别用200 mg/L GA3和ABA处理层积后的种子,测定层积不同阶段和激素处理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大旺山楂种子休眠期长,正常采收的成熟种子层积一个冬天难以解除休眠。层积处理使山楂种子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呼吸加强,SOD和CAT活性增加,POD,G6PDH和PAL活性降低,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GA3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并使种子CAT,SOD,POD,G6PDH和PAL活性降低,而ABA处理抑制种子萌发,除了使SOD活性降低外,对其余各酶的影响与GA3的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4.
用分期采收的山楂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和萌发试验,并对其内源抑制物质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成熟的种子经180d低温层积不能萌发,而提早30d采收则萌发率可达32%。萌发率高者抑制物质含量少。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采收期的山楂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经过一个冬季后,测定层积与未层积种子的种壳、种皮对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楂种壳透气性差,能显著地抑制种子的呼吸。采收越晚,种壳的透气性越差,对呼吸的抑制越强,解除休眠越难。种皮对呼吸也有抑制作用。层积后,种壳、种皮对呼吸的抑制减弱,有利于种子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6.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打破桂花种子休眠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花种子成熟后胚有后熟作用,胚乳中可能含有抑制胚萌发的物质,使用赤霉素和3个月的层积处理也不能促使其萌发。将桂花种子进行3个月层积处理后,进行离体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5 mol/L BA,1.0 mol/L BA 0.5NAA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7.
<正>桂花种子成熟后胚有后熟作用,胚乳中可能含有抑制胚萌发的物质,使用赤霉素和3个月的层积处理也不能促使其萌发。将桂花种子进行3个月层积处理后,进行离体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5 mol/L BA,1.0 mol/L BA+0.5NAA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提高绞股蓝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分别探讨了不同光温、激素、储存、低温层积和短时低温等处理对其的影响.光温处理结果表明,绞股蓝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是15~25 ℃,光照可适当提高萌发率,但在最适温度20 ℃时,萌发率最高也仅为(31.54±2.04)%;激素处理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如6-BA和玉米素)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没有促进作用,赤霉素中GA3对其萌发没有显示出促进效果,但GA4对绞股蓝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可达(54.00±2.65)%;在18 ℃下,储存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一定的存放时间有利于打破其自身休眠机制,但时间过长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甚至不再萌发;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对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低温层积90 d的种子在光照下的萌发率是最高的,仅能达到(34.26±3.21)%;短时低温处理结果表明,5,10,15 ℃条件下湿藏9 d后,绞股蓝种子的萌率分别可以提高到(73.06±2.12)%,(83.14±3.25)%和(72.13±3.52)%.储存处理与储存后短时低温处理的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增加,绞股蓝种子的萌发率迅速下降,而短时低温层积对长时间存放的种子也有一定的萌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山楂种子层积处理一个冬季,测定层积前后酚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山楂种子层积后,PPO和POD活性升高,PAL活性降低,促进酚类物质的氧化分解,不利于酚类物质的合成,从而降低酚类物质含量,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采用赤霉素、浓硫酸、氢氧化钠、低温层积、机械划伤种皮等处理方法进行解除黄山花楸种子休眠试验,并对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电镜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种皮划伤处理和低温层积75~90 d种子萌发率均可达90 %以上,是打破黄山花楸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赤霉素浸种后低温层积处理也可打破种子休眠,但赤霉素各种浓度处理效果均不如直接层积的处理效果;其他处理未能解除黄山花楸种子休眠。层积处理过程中种子表皮扫描电镜和子叶细胞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黄山花楸种子萌发率和休眠解除效果与种皮角质层破裂解体、子叶细胞结构变化及储藏物质降解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对白魔芋实生种子分别进行4℃层积、室内常温层积和25℃层积处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内源激素的质量比,并结合发芽试验,探讨种子中内源激素质量比的变化与其休眠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种子经层积处理后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25℃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② 3种层积处理的种子中IAA,GA3,ZT质量比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层积末期其质量比均高于对照,而ABA与之相反,ABA质量比呈现“V”型变化趋势;所有激素均在层积40~60 d时出现峰值.③ 3种处理的种子中ωIAA/ωABA,ωGA3/ωABA,ωZT/ωABA比值均呈倒“V”型变化趋势,可见,在层积处理40~60 d时,促进萌发的激素质量比较高,而抑制萌发的激素ABA质量比较低.  相似文献   

12.
以千屈菜种子为材料,对其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千屈菜种子细小,千粒重仅为0.041 g,吸水率为48%;千屈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赤霉素浸种能促进千屈菜种子的萌发,以200 mg/L赤霉素浸种12 h效果最好;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钟萼木种子贮藏与休眠解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采集的钟萼木种子进行各种处理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钟萼木种胚、内种皮及胚乳内均含抑制物质且可引起种子休眠,但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缺乏萌发促进物质和酶活性低所致。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4h或低温(5℃)层积60d,可解除种子休眠,萌发率由28%可提高到80—90%。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25℃和20℃,其次是变量条件(昼30℃,夜20℃),将种子置于聚乙烯薄膜袋内低温(5℃)干藏85d,也可解除休眠,低温干藏85d后再层积20d,解除休眠的效果最佳,如此处理置床后第5d即开始发芽,15d完成萌发过程,萌发率达85%。  相似文献   

14.
重楼种子萌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索影响重楼(Paris polyphylla)种子萌发的因素,为重楼快速育苗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利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和变温层积方式对重楼种子进行处理,统计种子的萌发时间及萌发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而种子来源不同对种子萌发率有极显著的影响;3种变温层积方式下重楼种子均有萌发,变温层积对华重楼和滇重楼种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种子来源对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的影响极显著。因此,外加GA3、不同的层积方式和变温处理均不能明显改善其萌发特性,种子的萌发时间和萌发率高低与种子来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裸层积处理方式和时间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种子形态发育、各部位抑制物生理活性以及萌发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裸层积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杨艳 《科技信息》2011,(25):150-150,161
本研究采用磺基水杨梅法,分析比较了珙桐种子在休眠和萌发过程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层积的不同阶段,脯氨酸含量呈现经历了几次波动,分别在层积的第4、10和16个月出现峰值。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珙桐种子层积过程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增强了种子对环境的抗逆性,以确保种子完成后熟和萌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紫楠(Phoebe sheareri)种子层积过程中营养物质、酶活性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揭示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内在生理机制,为其休眠解除与促进萌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鲜饱满的紫楠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和变温层积处理,测定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层积处理能解除紫楠种子休眠,低温和变温层积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85.83%、72.75%。紫楠种子中初始淀粉含量为467.88 mg/g,在层积过程中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均被不同程度地分解。淀粉酶、酸性磷酸酶(APA)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不断增强。在整个层积过程中生长素(IAA)、异戊烯基腺苷(IPA)、赤霉素(GA3)含量不断增加,脱落酸(ABA)含量逐渐减少,IAA/ABA(质量比,下同)、IPA/ABA、GA3/ABA不断增大。【结论】紫楠种子是中度休眠的种子,低温层积是加快紫楠种子萌发的较好方式。紫楠种子最主要的贮藏物质为淀粉,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内源激素的协调作用均对紫楠种子休眠的解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洪英  金平 《贵州科学》1998,16(2):116-119
南方红豆杉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抗癌药物资源及园林树种,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本文主啼杉种子休眠时间长,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采用先在20℃或25℃层积处子5个月,然后再在5℃层积种子5个月,即有种子萌发,提早出苗率为30%在右,综合出苗率达92%,而自然温度层积种子则需1个月出苗,出苗率为80%,说明南方红豆杉种子经先高温后低温高温层积,能有效缩短育苗周期,提高种子萌发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19.
桂花种子对赤霉素处理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处理并经低温层积后测定‘紫柄籽银桂’种子萌发过程中胚和胚乳内各种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1 000 mg/L赤霉素处理下种子其胚和胚乳中的脱落酸(ABA)含量逐渐减少,至45 d时比对照减少51.6%,赤霉素(GA)、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ZR)的含量逐渐增加,至45 d时分别比对照增加76.66%、88.34%、80.9%;GA/ABA、IAA/ABA、ZR/ABA,以及(GA+IAA)/ABA比值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ABA抑制种子的萌发,而GA促进萌发;同时,IAA、ZR在解除种子休眠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层积期间,种子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则呈现先升后降再升又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温度,光照,酸、碱、盐胁迫等不同处理对长柱金丝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不同温度处理对长柱金丝桃种子萌发影响显著,20℃下发芽率最高;浓度25 mmol/L的Na2CO3处理和p H为5.0,5.4的低温层积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盐胁迫下种子能够萌发,但发芽率随盐浓度的提高而降低;碱胁迫下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发芽率随着碱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浓度10 mmol/L Na2CO3下发芽率最高达74%;酸胁迫下能够萌发,发芽率随p H的降低逐渐升高,在p H为4.6下发芽率达到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