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教学的互动性.英语小班化教学模式为新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非常高效的模式.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旨在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英语教学实施小班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密度和频度将提高,情感交流的机会将增多,从而大大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力、学校生活的亲和力和集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小班化的授课形式,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结合"自主探究,自行发现"为主要特征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班化实验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开展《细胞生物学》小班化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课堂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实验报告撰写的效果,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显著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些措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人数少是小班化的最突出特点,在这种条件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了更好的加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这和"快乐体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将"快乐体育"应用到小班化体育教学中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是需要我们体育工作者思考的。  相似文献   

5.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的内容、方式、技术、教学过程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张颖 《科技信息》2009,(31):I0135-I0136
近几年,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小班化教育在我国出现。然而直至现在,对此的研究还停留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于是作者尝试探索小班化教育在成人开放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可行性。英语教学的改革一直在教学改革中保持着较为领先的水平,所以作者将重心放在小班化英语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可行性问题上,从大班教育现状,具体的案例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作者通过采访在这方面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中做问卷调查以及听课等方式收集了有用的资料。通过认真的分析,得出了结论:英语小班化教学在开放教育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邵蕾萌 《科技资讯》2009,(18):205-205,207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全面推进孝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遣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本文试着从“‘小班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从教育理念与现实状况看,小班化教学是未来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思考的是,目前关于小班的界定说法不一,而且班额大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也存在矛盾。同时,有一些观点认为实行小班化也有一定的必要性。高校实行小班化教学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以下问题:班额大小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空间需要如何转变,课程方案怎样变革以及带来的复杂教学评估等。小班化教学实现的可能途径包括政府推动,政治干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考虑到教育公平;科学管理,避免资源浪费。小班化教学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形式上的转变并不代表教学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9.
“90后”大学生入学教育效果与适应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东刚 《甘肃科技》2010,26(14):167-168,146
"90后"大学新生的特点决定了对其入学教育不但要讲形式,更要讲求效果。以徐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9级新生入学教育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简要分析了入学教育的效果和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其为改进学生入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现代化的公办学校,也是上海市首批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学校之一。在科技教育方面,学校由点(进行个别化指导)到线(成立兴趣小组),由线及面(自编校本课程),脚踏实地为学生服务。众人拾柴火焰高除了科技总指导李丞夏老师外,学校还组织了各个学科的老师,充实科技教育队伍,如数学老师杨钦、美术老师陈晓然等。"人人是科技教育者"的观念在学校深入人心。自编课程重普及校本课程《科学小实验》的内容囊括了自然科学的方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现代化不仅在于数学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还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更关键的则是数学教育观念的现代化。目前嘉兴在教育体制、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结合自身特点,加强特色或小班化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加强数学的研究性学习等可以加速推进嘉兴市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科学教育不只是传播科学中显性的实用资源,更重要的是发掘、渗透科学活动中隐性的精神资源。科学内在的精神资源既是科学的生命活力,也是人的生命活力。但科学教育中却没有将它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无情地被遮蔽了。要使科学教育中隐性精神资源显性化,就必须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改革科学课程。发掘科学教育中隐性精神资源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想品格;克服人性的弱点;转变学生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13.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的内容、方式、技术、教学过程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它通过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师生比例等独特手段,注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的素质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制订"降低学生处分等级的规定",是高校贯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1 X"规定中的"X"的范畴,是对犯错误而受处分这一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它具有法律依据,不与法理相悖,也符合党一贯对犯错误同志进行教育、处理的精神。在当前,更符合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来管理学生工作,更有利于对受过处分的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更有利于调动他们改过自新,以及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变革,更关键的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的变革。多媒体教学中应注重:(1)传授给学生一种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运用高新科学技术的观念;(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3)促使教育观念转变;(4)便于学生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和认识社会经济形势;(5)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关注学生的动手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著名教育学家斯腾伯格有句名言:"我们坚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如何加强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于无疑处巧设悬念,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于平缓处妙置障碍,让学生思维"趣"起来;于常式处善用迁移,让学生思维"变"起来;于停滞处挑起冲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于通达处促发体验,让学生思维"乐"起来.  相似文献   

17.
孙长花  于智勇 《科技资讯》2014,(33):135-136
"小班化教学"是面向个性差异学生的教学理念,和大班教育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对高校专业课来说,小班化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选择。该文结合《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实际,初步探讨了专业课采用小班化教学而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可起到很大作用,提高实验可见度、模拟课堂演示实验、突破观察的时空限制、巩固实验成果、开展实验探究等。但要让现代教育技术充分、科学的为实验教学服务还要处理好如"技术"与"教师"、"技术与学生"、"辅助"与"代替"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夏 《广东科技》2013,(16):225-226
近年来,小班化教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广泛实施,研究表明,这种授课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在中国,有不少城市的一些学校也在进行试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体系的完善,相信小班化教学在中国也将施行。通过分析小班化教学的优势、特点,并简要论述了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具体做法,以求抛砖引玉,期待与正在或将要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同行们共商这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利用2013—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经济法学课程成绩相关数据,借助SPSS21.0工具,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传统讲授式大班"和"探究式小班"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研究表明: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且探究式小班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两种教学模式下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规模等因素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性。为此,该文提出教学改革中,应不断丰富多元考核内容;适当降低期末卷面成绩比重;开展小班化教学中应注意差异化实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