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种不同叶色型(红色型、暗红色型、黄色型)拧筋槭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H等生理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分析影响拧筋槭叶片颜色形成的内在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叶色型拧筋槭间叶片各生理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种色型中,红色型叶片花色素苷含量最高,暗红色型光合色素含量较高;不同色型叶片间叶绿素a与叶绿素b在色素组成中所占比例较为稳定,变化范围相对较小,分别在13%~18%和24%~28%窄幅变化,而花色素苷与类胡萝卜素占比变化范围较大,分别在7%~24%和36%~52%.花色素苷与类胡萝卜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比例对拧筋槭叶片颜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花色素苷与叶绿素b、电导率、pH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表现为微弱负相关,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吕宋荚蒾果红色素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探讨了吕宋荚艹迷果红色素的提取条件、花色素苷含量及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吕宋荚艹迷果红色素的最适提取剂为酸性乙醇.100g鲜果中花色素苷含量为33.65mg.该色素属水溶性花色素苷类,适于用作天然食用色素.所得色素浸膏经纸上色谱分离和纯化后得到该色素的苷元,通过纸上色谱比较、UV和IR光谱分析,初步推导其结构可能为芍药色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光光度法等对不同湿度条件下红花裎木叶片中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裎木生长期叶绿素含量会不断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样不断累积增加,而花色素苷的含量则随之下降,试验证明高湿加高温会加快红花裎木的高温返青,所以在栽培中,遇到不可避免的高温时,应该尽可能的保证栽培环境通风良好,避免高温高湿加快花色素苷的分解,但又不是相对湿度越低越好,湿度适中更有利于减缓红花橙木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可在高温季节采取遮荫和喷水降温的措施,延缓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  相似文献   

4.
不同湿度对红花檵木叶色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光光度法等对不同湿度条件下红花檵木叶片中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檵木生长期叶绿素含量会不断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样不断累积增加,而花色素苷的含量则随之下降.试验证明高湿加高温会加快红花檵木的高温返青.所以在栽培中,遇到不可避免的高温时,应该尽可能的保证栽培环境通风良好,避免高温高湿加快花色素苷的分解.但又不是相对湿度越低越好,湿度适中更有利于减缓红花檵木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可在高温季节采取遮荫和喷水降温的措施,延缓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以荔枝果皮为原料,探索了荔枝花色素苷提取、离体保存方法.结果表明,不同荔枝品种果皮花色素苷的含量不同;1%HCI是适宜的提取剂;短时间高温提取花色素苷效果较好.温度是影响荔枝花色素苷浓缩液保存的主要因素;以淀粉为载体在65℃下干燥制备花色素苷-淀粉粉末,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荔枝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可以把不稳定的花色素催化成花色素苷,是花色素苷合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酶.在一定范围内,类黄酮糖基转移酶活性与花色素苷的合成呈现正相关,抑制UFGT酶活性比抑制其他酶更能影响花色素苷的合成.很多研究结果表明,UFGT是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根据在荔枝上已知的UFGT基因片段,采用3′R...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红花檵木叶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分光光度法等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红花檵木叶片中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叶龄的增长,红花檵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不断累积增加,类胡萝卜紊亦呈波状上升趋势,加温处理的红花檵木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栽培中若能选取有充足阳光照射、温度又不至过高的小气候条件,则能相对长时间的保持红花檵木鲜艳的玫瑰红色,减缓花色素苷降解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将矮牵牛花冠的发育分为5个时期。研究各时期花瓣中花色素苷、还原糖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花刚开放时,花色素苷、还原糖含量最高;花瓣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苷的生成与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所选3种花色中,紫色花瓣的花素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用纸色谱结合紫外光谱分析,对甘蓝型油菜种皮中黄酮类色素进行了分离及种类鉴定,发现甘蓝型黑、黄籽油菜种皮中均含有花色素、大量黄酮醇、少量的异黄酮苷及黄酮醇苷。不同之处在于,黑籽中除含有上属成份外还含有大量黄酮,而黄籽中含有大量异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酸化水、乙醇的水溶液、酸化水和乙醇的混合物等提取剂从新鲜的紫苏叶片中提取花色素苷,经XAD-7树脂柱浓缩得到色素样品,并考察色素在黑暗或光照,空气或氮气,冷藏或冷冻及室温下的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醇水溶液(V(CH3COOH)∶V(C2H5OH)∶V(H2O)=6∶40∶54)中提取6h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花色素苷质量浓度为175.0mg/L,色度为54.03,色调角为26.63°。在-18℃条件下避光隔绝空气保存,紫苏色素的降解速度最慢,储藏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30 d内每5 d测定增强紫外线-B处理的红色矮牵牛花瓣中花色素苷、紫外吸收物、丙二醛和苯丙氨酸裂解酶的含量.结果表明,处理组(T)花瓣中花色素苷和紫外吸收物的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组(CK),处理组花色素苷的含量在第20 d达到最高值,紫外吸收物的含量则在第6 d达到最高值,二者在25 d后的变化趋于平缓.结合以上数个指标的测定,认为红色矮牵牛承受增强UV-B处理有一个阈值,大致为1.143 5×106 J·m-2;并且黄酮类化合物中的花色素苷和辅色素的作用重点不同,前者以抗氧化为主,后者以对UV-B的屏蔽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松辽盆地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优质储层主控因素不清的问题,研究了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含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面孔率特征及葡萄花优质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古龙南地区葡萄花含油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粒间溶蚀扩大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微裂缝等多种孔隙,溶蚀孔隙占总孔隙的57.4%。不同沉积微相的孔隙类型及面孔率存在差异,席状砂的孔隙最发育,以碳酸盐胶溶孔和长石溶孔为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次之,河口坝砂体的原生孔隙和溶蚀孔面孔率分别为7.42%和5.33%;天然堤和决口扇砂体的孔隙相对最不发育。沉积作用、胶结作用和有机酸的溶蚀作用是控制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刚性物质含量高、结构成熟度高有利于原生孔隙的发育和保存,长石、碳酸盐等易溶物质含量高有利于溶蚀孔发育,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玉米根中花色素苷积累的某些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胚根为试材,初步研究了光、GA3、蔗糖对根中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暗萌发3d龄的种子胚根中花色素苷的积累对光最为敏感,白光照射12h,再置暗处2d,花色素苷的积累达到最高。离体根实验结果表明,使用GA3不能诱导花色素苷积累,150mmol/L的蔗糖可以促进玉米胚根积累花色素苷。蔗糖和GA3同时使用,能使花色素苷积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光强下生长4种南亚热带森林优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黧蒴(Castanopsis fissa)、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和肖蒲桃(Acmena acuminatissima)幼叶和成熟叶的光保护物质积累能力和其光合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光照还是遮阴下生长,4种木本植物成熟叶的叶绿素(Chl)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显著高于幼叶,而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比值都显著低于幼叶. 全光照下生长幼叶的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和Car/Chl比值比遮阴高. 显示幼叶的光保护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其较高的光保护物质来实现的,如高的花色素苷含量、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以及Car/Chl比值等;随着幼叶的发育成熟这些光保护物质含量逐渐减少而光合能力逐渐增加,因此在幼叶和成熟叶中光保护物质积累能力与光合能力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青钱柳是多功能树种,通过比较分析两种不同叶色青钱柳叶片色素、黄酮和单宁两类多酚含量及其光合特性的差异,为青钱柳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季节动态分别采集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的新叶和成熟叶,测定其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单宁和黄酮含量,定期测定4种类型叶的净光合速率(Pn)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叶间的差异。【结果】红叶青钱柳的新叶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叶(P<0.05),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的成熟叶片(P<0.05);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的成熟叶片中的黄酮和单宁含量在多数采样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在秋季,红叶青钱柳成熟叶片的单宁含量显著高于绿叶青钱柳的成熟叶片(P<0.05);由于红叶青钱柳的新叶积累高花色素苷含量而使总叶绿素含量下降,但其Pn与绿叶青钱柳的新叶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成熟叶片的Pn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较高浓度的花色素苷是红叶青钱柳新叶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叶中单宁与黄酮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红叶青钱柳新叶阶段叶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但在成熟叶阶段与绿叶青钱柳无显著差异(P> 0.05)。因此,红叶这一表型性状可为青钱柳药用优良单株的筛选提供一定参考,红叶青钱柳在7—8月叶片仍保持较高花色素苷含量而呈现红色,比绿叶青钱柳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钟花色素的提取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金钟花色素进行了提取条件的研究,得到了较佳的溶剂配比,并就金钟花色素对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以及光照、温度、pH条件对该色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碳源和氮源对鸡冠花愈伤组织生长及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鸡冠花愈伤组织生长及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7种所试验碳源中,以蔗糖效果最好,30~40 g·L-1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生长和花色素苷的积累较为有利.浓度高至90 g·L-1时花色素苷的含量最高,但不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培养基中的总含氮量以30 m mol·L-1为宜,浓度大时促进花色素苷的积累,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不利.以NH 4作唯一氮源时,会对愈伤组织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菠萝皮能够有效利用,以水为提取剂,以超声波为辅助提取手段,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菠萝皮水溶性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以经典化学成分定性检识方法,初步研究其水溶性色素所含化学成分类型。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600 W,浸提时间30 min,料液比1∶30(g/m L)为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菠萝皮中的水溶性色素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低浓度的花色素,低浓度的5-羟基黄酮及2’-羟基查尔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大安沿江地区是近年吉林油田重要靶区,其油气成藏模式的剖析是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本文运用源控含油气系统理论,对生、储、盖、圈静态要素及其生、排、运、聚、散动态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大安沿江地区葡萄花油层的成藏模式。研究了松辽盆地大安沿江地区葡萄花油层烃源岩埋藏史、油气运聚场,揭示了靶区油气成藏模式及控藏因素。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油气主要来自靶区北部的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源岩,由青一段生成并排出的油,在浮力作用下,经沟通青一段和葡萄花油层的断裂进入葡萄花油层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20.
花瓣花色素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AMW混合液抽取Glaucidium palmatumSieb .etZucc .花瓣的花色素苷 ,用PC法和HPLC法进行纯化 ,然后用TLC法对纯化的花色素苷的配基、结合糖的种类以及结合位置进行了测定 ,得到了G .palmatumSieb .etZucc .花瓣花色素的定性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