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真空渗入处理对菜tai(Brassica campestris)叶片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力在14.4m^3/h的真空泵下断续处理1min 30s后,莱tai叶片形成不规则水浸状斑,顶端幼叶完全水浸状,同时叶片外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与对照相比,叶片未形成水浸状部分气孔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气孔形状则由长梭形变为细长形;水浸状部分气孔处于过度开放状态,呈近圆形,局部叶表面蜡质、脂质等疏水结构破坏,呈碎斑状分散于叶片表面。  相似文献   

2.
樟树、海桐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未经二氧化硫处理的海桐叶片表面凹凸程度较樟树严重、蜡质层也相对较厚,气孔呈团椭园状、下陷,而樟树的气孔呈长梭形,略为下陷,在二氧化硫处理后,叶片上的蜡质层呈流动状。出现许多沟槽。气孔大部分完全关闭或部分关闭。  相似文献   

3.
在-8℃——9℃低温下,枳砧高接温州蜜柑的叶片生长正常,其扫描电镜下的特征是:(1)近轴表皮部分气孔内陷,气孔缝多被蜡质填塞,处于关闭状态。(2)近轴表面和远轴表面蜡质均呈鳞片状,无融合现象。(3)叶肉组织紧密发达,层次分明,无冻害迹象。  相似文献   

4.
枫杨对钉螺头足部及肝部损伤的电镜扫描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枫杨叶水浸液对钉螺头足部及肝部表面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经枫杨叶水浸液处理之钉螺,头肿胀,其上颗粒放大后为瓜络样突起,呈浸润状,表面网孔增大破损。口唇溃烂变形,足肌肿胀,表面有许多孔洞;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不同温度处理的水稻叶片进行了扫描电镜砚察,以考察温度对水稻叶片气孔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9—33℃范围内,温度对气孔的开度影响不大。33—41℃范围内,气孔的开度与处理温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41℃时,水稻叶片气孔几乎完全关闭。扫描电镜观察,还发现了杂交水稻气孔的特殊构造——“门闩”结构。  相似文献   

6.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对生长在阴生环境下的5种蕨类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银脉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cv.victoriae)的叶表面及其横切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这5种蕨类植物叶片都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叶片较薄;表皮细胞角质层薄,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有气孔,但气孔密度小;叶肉组织分布不规则,细胞间隙较大,通气组织发达,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的数目较多,体积较大,且呈狭长的串状分布.上述研究结果表明,5种蕨类植物在叶片结构上表现出对阴生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7种绿化植物滞尘的微观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7种绿化植物叶片滞尘能力进行测定及对叶表粉尘粒径进行分析统计,并采用电镜观测研究叶表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7种植物中,叶表布满沟状组织的杜鹃花、女贞树与叶表布满气孔且排列无序的桂花树滞尘能力较强,叶表密布极细沟状组织的红桎术与紫叶李滞尘能力较差;通过沟状组织、气孔等结构滞尘的叶片,滞尘能力受外界环境影向较小,且波动较小,而通过叶表面和纤毛滞尘的叶片,滞尘能力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且波动较大;叶表沟状组织可以增加叶表粗糙度而增强滞尘能力,沟壑通过粉尘颗粒粒径筛选并滞着粉尘,沟壑较窄的叶片适合滞着粒径较小的粉尘颗粒.  相似文献   

8.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隶属于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下云锦杜鹃亚组(subsect.Frotunea Sleumer)内的26种植物的叶片表皮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26种植物气孔器具有一定相似性,表现为下表皮均有卵圆形或椭圆形气孔器;气孔器散生或聚集有序分布于乳突状或藜状突起之间,气孔器周围有或无间断的条形突起环绕;内外拱盖表面光滑或粗糙;叶表面有或无网状微绒毛;有或无腺体.此外云锦杜鹃亚组下种各成员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云锦杜鹃亚组叶表皮的鳞片,毛被,腺体等,气孔器及其周围纹饰等微形态特征可为分类学提供一定证据.本文的20个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属首次报道,根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本文给出了这26种杜鹃的分种检索表,并探讨了该亚组下种间亲缘关系及进化趋势,并且还讨论了该亚组的分类学存疑种的分类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草莓试管苗与土培苗气孔形态和气孔密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试管苗与土培苗气孔形态和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试管苗气孔大小和气孔开度都明显大于土培苗,气孔无关闭能力;土培苗与试管苗两者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试管苗叶片保水能力差可能主要与气孔无关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102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下生),据大小可分为正常气孔器和大气孔器,气孔器类型以双环列型为主,其次为环列型、三环列型和辐射型,下表皮具有退化大气孔器、簇状木质化细胞和瘿状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叶表皮细胞的大小、形状、垂周壁形态和表面纹饰以及表皮毛的有无和长度.冬青属叶表皮特征的共同点表明冬青属是一自然类群,而其不同点说明叶表皮的某些特征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因此,冬青属的叶表皮特征具有分类学意义,能为该属现生植物的系统分类、化石植物鉴定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陕西省汉阴县茶园土壤硒含量及茶叶硒富集能力.分别采集了陕西省汉阴县典型茶园茶叶及对应土壤样品,并分别采集了茶树不同部位茶叶样品,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研究茶叶硒富集能力及硒主要分布部位.结果表明,陕西省汉阴龙井长叶茶硒含量高于龙井43号茶,春茶略高于秋茶;茶叶硒富集能力强于其他农作物;硒含量在茶树的分布部位由高到低为毛尖、第一叶、老叶、第二叶、茎.  相似文献   

12.
以红旗坡农场和依杆旗乡果园内的红富土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5株同龄树上不同部位的新叶和功能叶为试验材料,采用SPAD-502 Plus叶绿素测定仪,连续2年定期快速测定了新叶和功能叶叶绿素SPAD值。结果表明:在2个果园的5株树当中,株1和株2苹果树的新叶和功能叶的叶绿素SPAD值均较高;且功能叶的叶绿素SPAD值均明显高于新叶;新叶的叶绿素SPAD值在7月份较高,而功能叶在8月份较高;依杆旗果园苹果功能叶叶绿素SPAD值高于红旗坡果园,但对新叶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养部位、树龄银杏叶黄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银杏不同营养部位、树龄的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营养部位叶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长枝>中短枝>树冠>短枝,枝条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长枝上的叶黄酮含量为顶部叶>中部叶>基部叶,树冠上、中、下部叶黄酮含量呈现高-中-低的变化规律。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随树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尤其是15年以上成年大树黄酮含量下降的更加明显,几乎是幼龄小树的1/2。同时还对不同时期的银杏叶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黄酮含量以10月份最高。因此,以叶用栽培为目的的银杏,应以10月份采摘为宜。  相似文献   

14.
真空热处理技术是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和现代化的真空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高效、优质、节能的先进热处理技术,具有无脱碳、无氧化、可保持零件表面光亮、可使零件脱脂、脱气、变形小、节能且易于控制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广泛运用。简单阐述了真空油淬技术、对流加热技术、真空渗碳技术、真空渗氮技术、真空加压气淬等真空热处理技术,以说明该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试验与相关参数的测定,分析了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过程,探讨了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土壤的入渗能力在农业生产周期内变化较大;耕作土壤由高含水量到低含水量的变化过程中,土壤干容重呈增大趋势,土壤入渗能力呈减小趋势;作物生育期内,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主要是由于土壤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研究结果可为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软印刷技术,研究了在竹材表面仿制荷叶表面的超疏水性微纳结构。以新鲜荷叶为模板,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印章,经过两次复形处理使竹材表面获得类似荷叶表面的超疏水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及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仿生荷叶竹材样品具有与荷叶类似的微纳乳突结构粗糙表面,其与水滴的接触角达到150.5°(平均值),非常接近荷叶表面的接触角(154.5°),表现出超疏水特性。仿生荷叶微纳结构竹材样品的成功制备,证实了纳米技术赋予竹材等亲水材料以超疏水性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以粳稻合系22-2为材料,研究幼苗期干旱胁迫下喷施乙酰水杨酸和EDTA抗旱剂对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干旱胁迫下喷施乙酰水杨酸和EDTA有利于促进粳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提高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和保水能力,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减少细胞膜伤害,有利于抗旱保苗。两种抗旱剂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对提高粳稻幼苗抗旱能力的效果较EDTA强,浓度均以1g/L较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竹子营养叶与秆箨之间的关系,揭示竹子不同功能叶器官的结构差异,为竹类植物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信息。【方法】以6种竹子即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慈竹(Bambusa emeiensis)、绵竹(Lingnania intermedia)、香竹(Chimonocalamus delicatus)、云南箭竹(Fargesia yunnanensis)和美竹(Phyllostachys mannii)的营养叶、秆箨和叶枝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显微结构,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竹子营养叶解剖结构具有指状臂细胞或梅花状细胞的分化,并且具有薄壁维管鞘细胞;秆上部的箨片形态更接近于叶片,而下部的箨片具有较厚的角质层,无叶肉细胞的分化,与叶片形态差异明显。竹子营养叶的叶片、叶柄、叶鞘和叶枝维管束韧皮部的面积占比均高于木质部,与秆箨(笋箨)有显著差异。秆箨(笋箨)的箨鞘与箨片维管束木质部面积占比更高,虽然秆上部箨片形状和大小都与叶片接近,但与叶片相比,其维管束木质部面积占比更高。叶鞘和箨鞘的解剖结构与叶片和箨片的有区别,与叶柄的结构基...  相似文献   

19.
Bio-mimicking graphene films,deposited on textured nickel substrates,were synthesized by the following method:replicating the surface textures of the lotus leaf by polymer duplication,fabricating textured nickel substrates by electroplating on the polymer coated with a Au film,preparing bio-mimicking graphene oxide films on the nickel substrates by vacuum filtration,and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By controlling the vacuum filtration,this replica method can not only replicate the lotus leaf structure by a graphene film,but also can achieve a novel cell-like graphene film.  相似文献   

20.
不同溶液浸泡处理对爆裂玉米微波真空膨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膨化率为指标研究了水分、食盐和乙醇等溶液浸泡处理对微波真空膨化爆裂玉米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它们影响微波真空膨化爆裂玉米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证明,水分含量的大小是影响膨化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微波真空条件下,爆裂玉米获得最佳膨化效果的水分含量在真空度26.66kPa时为11.3%,真空度93.3kPa时为20.4%.经过10%的食盐溶液和40%的乙醇溶液处理的爆裂玉米能够获得较好的微波真空膨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