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张宁  陈勃涛  刘勇 《天津科技》2009,36(6):15-18
采用改进的均相沉淀法制备出球形钴盐前驱体。利用SEM等各种测试手段,对影响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制备的球形化前驱体具有良好的理化指标:粒度适中,球形化较好,振实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6,(11):1803-1807
以纳米纤维素为基体材料,单壁碳纳米管为导电活性材料,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CNCs/SWNT导电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样品的晶型、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NCs表面的羟基和SWNT表面的羧基相互作用,形成氢键,导致CNCs/SWNT复合物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增强.电化学测试分析表明,与CNCs修饰电极相比,CNCs/SWNT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电荷迁移阻力更小,电化学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球形Ni(OH)2粒径分布对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粒径球形Ni(OH)2为活性材料,以泡沫镍为导电基体制备氢氧化镍 电极,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以按一定粒径比例混合的Ni(OH)2为活性物质所制备的电极,其电化学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张宁  陈勃涛  刘勇 《天津科技》2009,36(4):17-19
采用了改进的均相沉淀法合成球形前驱体,与Li2CO3进行混合,在900℃高温焙烧10h后合成球形Li—CoO2o。用XRD和SEM等对材料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该材料球形结构完整,振实密度高;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该材料首充放比容量达到了159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代替传统的掺杂CoO工艺,在Ni(OH)2的表面使用化学方法包覆CoOOH,并加入固化步骤,采用该工艺在球形石墨表面进行CoOOH的包覆,对所得到的CoOOH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CoOOH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样品的振实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用该工艺包覆的球型Ni(OH)2作正极活性物质进行的测试表明,此种工艺在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减少电池化成步骤等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LiMn1.925Co0.075O4、LiMn1.925Co0.0375Ti0.0375O4、LiMn1.925Co0.025Ti0.025Sn0.025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用XRD、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测试等研究了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样品均为单一尖晶石结构,在0.2C和3.0-4.2V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发现掺杂后材料的循环性能有很大改善,其中LiMn1.925Co0.025Ti0.025Sn0.025O4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50次循环后容量衰仅为7.97%.活性物质在不同的电位下具有不同的电化学特性,电化学阻抗谱明显不同,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应用统计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量热分析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手段研究了球形Ni(OH)2的形貌、结构和热分解性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形Ni(OH)2表面微晶从结晶良好的粗粒片状到结晶不好的细粒状变化,其以放电容量表示的电化学性能总体上降低.样品的放电比容量与(001)面XRD的半高宽及(100)面的半高宽明显负相关,而与(001)面间距d001及(101)面的半高宽的正相关性不强,与其热分解失水量负相关,与其热分解温度正相关;球形Ni(OH)2的放电容量随其结晶性与单晶粒度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粒径球形Ni(OH)2为活性材料,以泡沫镍为导电基体,制备氢氧化镍电极,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以按一定粒径比例混合的Ni(OH)2为活性物质所制备的电极,其电化学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温度、物质的量比和煅烧时间等条件下,分别制备FePO4正极材料,并进行X射线衍射(XRD)测试、准开路电压(QOCV)和恒流充放电(CCV)等电化学测试.经湿法研磨后,结晶态FePO4的充放电容量有很大提高,有良好循环特性,表明结晶态FePO4可以通过控制颗粒特性提高比容量,可成为低成本环保型锂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聚乙二醇(PEG)为主体,加入无机纳米材料蛋白石(Opal),制备出的新型的有机-无机体系的聚氨酯/Opal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利用了IR、^1HNMR、DSC、POM、TG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聚氨酯型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相变焓值、适宜的相变温度、热性能稳定和相变过程中不产生液体等特点。同时,加入天然纳米无机材料蛋白石后,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相变焓值,而且提高了其结晶性能,促使其结晶速率加快,结晶呈现出很规整的球晶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采用络合反应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出铜掺杂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采用XRD、TEM和TG-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材料粉体近似为球形,粒径为50nm左右,热分解反应温度较低(269.4℃)且含较多的结晶水。充放电结果表明,当Cu的掺杂量为5%时,样品电极在恒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60V的时间较长,开路电位为1.462V,放电比容量可达362.976mA·h/g,且循环充放电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炭气凝胶为载体,分别以甲醛、硼氢化钠和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了Pt/CA催化剂。采用XRD技术对催化剂上Pt的分散度和粒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的Pt/CA催化剂上Pt分布最均匀,粒径为2.2 nm。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3种催化剂的活性大小顺序为Pt/CA-EGPt/CA-HCHOPt/CA-NaBH4,其中催化剂Pt/CA-EG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达到74.1 m2/g,比质量活性达到248.8 A/g,并且其电化学性能远远好于商用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属Mg易热扩散制合金的特性,以化学镀Ni的碳纳米纤维(Ni-CNFs)为前驱物,制备出了Mg-Ni合金与CNFs的复合储氢材料.并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提出了镁基储氢合金与CNFs复合储氢材料的储氢机理.  相似文献   

14.
面向生物医用镁合金,用Zn、Ca元素微合金化和大挤压比变形工艺制备了Mg-Zn-Ca三元合金,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手段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表征;根据应用场景,在人体模拟体液(SBF)中通过常规电化学测试、微区电化学测试相结合综合评估了该合金的耐蚀性能.同时,通过摩擦磨损测试对材料的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微合金化和热挤压加工,制备出的合金组织为单相固溶体,合金晶粒尺寸较为均匀,自腐蚀电流密度约为119.33 μA/cm2,腐蚀机制表现为均匀腐蚀.相比于干摩擦,材料本身较好的耐蚀性能协同提高了材料在模拟体液环境下耐磨性能,同时配合模拟体液带来的润滑作用,材料的磨损率得到显著降低.此时,磨损机制以腐蚀磨损为主并伴有轻微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5.
以金属有机骨架结构MIL-125与磷酸盐反应制备了磷酸钛钠/碳(NTP/C)复合材料。MIL-125前驱体既用作钛源和碳源,还充当模板剂,在该复合材料的合成和形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材料进行XRD,SEM以及电化学性分析测试,讨论了不同煅烧条件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900℃煅烧1h的条件下得到的磷酸钛钠/碳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良好,并且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碳酸锂、四氧化三钴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Co0.95A l0.03Zr0.02O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组装实际电池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实际电化学可逆容量达142mAh/g,3.6v以上电压放电容量比例达85%,循环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制LiFePO4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sol-gel)成功地制备出了L iFePO4.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合成条件和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sol-gel方法和固相法,制备出单一相的L iFePO4,其比容量分别为130mAh/g和80mAh/g.采用sol-gel方法制备的L iFePO4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和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熔融盐法合成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2)O_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热分析法对不同组成的LiOH-LiNO3二元体系进行研究,绘制了具有最低共熔点的该二元体系T-x相图,该体系的最低共熔点为175.7℃.利用低共熔混合物LiNO3-LiOH为锂盐,与前驱体球形Ni0.8Co0.2(OH)2混合烧结制备出了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探讨了Li/(Ni+Co)摩尔比、合成温度、合成时间等因素对产品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NaFeO2结构,SEM表明所得材料为球形.充放电测试表明在3.0~4.3的电压范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70 mAh.g-1,充放电效率为95.5%.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以制备出电化学性能良好的LiNi0.8Co0.2O2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球形NH4FePO4, 通过XRD、SEM、FTIR等对其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结晶完全的正交晶系结构,形貌为规则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6 μm,振实密度为1.73 g/cm3.  相似文献   

20.
纳米晶Fe85Si1Al6Cr8片状颗粒材料微波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快淬工艺和高能球磨处理技术制备了纳米晶FeSiAlCr片状颗粒材料.研究了高能球磨处理工艺对材料微结构、形貌和微波电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处理使球形粉粒形状扁平化并细化其晶粒,从而使FeSiAlCr颗粒材料的微波磁导率显著提高,介电常数被有效控制.对用该材料制作的涂层吸波性能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4GHz附近微波段具有良好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