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单一的运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来自客户的敏捷制造、快速响应市场、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多式联运为之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多式联运运输网络考虑了节点间的运输时间、节点处的运输方式转换时间以及可能发生的货运延迟;给出了多式联运下的路径最短时间模型,并根据求得的最短时间路径提供了相应的运输费用模型,为多式联运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式联运运输网络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的客户需求,引入混合时间窗约束,以总成本、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多式联运优化模型,运用三角模糊数以及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对模型进行清晰化.考虑粒子群算法的局限性,将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与其结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实例分析以及运用灵敏度分析法,分析了运量的不确定性以及节点运输能力与中转能力对路径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优于粒子群算法.随着客户对需求量的满意度增加,总运输成本和碳排放量也会增加,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节点中转能力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径,为决策者选择运输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集装箱运输具有运输效率高,节省包装的成本,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的特点,同时,集装箱运输改变了铁路与公路运输、海运、水运、空运相互阻隔的局面,通过集装箱这个载体把这些运输方式相联接在一起,构成了现代运输的联运机制,建立起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了现代化的运输网络。而铁路集装箱运输要取得长足发展,就要处理好集装箱发展过程中诸多关系,发挥优势,拓宽市场,广泛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相似文献   

4.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已成为世界范围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尚处在发展时期.所谓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国际集装箱自接收地运至目的地交付给收货人的行为.国际多式联运首先是一种运输行为,并且是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因此属于运输范畴.……  相似文献   

5.
王春生 《甘肃科技》2002,18(1):77-77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已成为世界范围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尚处在发展时期.所谓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国际集装箱自接收地运至目的地交付给收货人的行为.国际多式联运首先是一种运输行为,并且是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因此属于运输范畴.  相似文献   

6.
刘松  郭敏  乐美龙  彭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5):15230-15237
为解决灾后应急物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考虑到应急物资运输网络的不确定性,针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班时刻限制,建立了不确定环境下带班期限制的应急物资多式联运鲁棒路径优化模型。同时考虑到计算机求解的NP难问题,设计了大变异遗传算法以及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数值案例,对两种算法的求解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模型及算法可在不确定环境下快速选择出一条时效性好、鲁棒性强的应急物资调拨路径。  相似文献   

7.
多式联运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本文构建了基于运量不确定的多式联运网络规划,以节点作业时间窗和运输时限客户满意度为约束,建立了以总费用最低为目标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从运输路径和运输方式两个维度选择广义最短路径.应用Lingo 12.0实现模型的求解,实验结果表明了多式联运相较单一运输方式在运输时间与费用上的优越性,并应用灵敏度分析法,对比了仅考虑运输时限约束时客户满意度的变化,展示了运量的不确定性及运输弧与节点能力对路径规划产生的影响,揭示了客户满意度、网络能力、运输路径与费用等因素的相互关系,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在这里指出腹地连接的概念及运输方式的功能特性.第二部分是多式联运,主要分析了四种运输方式.第三部分是在多式联运中信息和通讯技术.最后指出了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多式联运中运输时间时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发货人、承运人和收货人的利益。在以总运输时间为目标函数的多式联运路径决策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含班期限制的多式联运路径决策模型;并根据多式联运运输网络结构特征,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算法,对模型求解。算例结果表明:班期限制对多式联运路径决策有较大影响,含班期限制的多式联运路径决策模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
多式联运—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式联运,作为一种把铁路、水路、公路和航空等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连贯的运输系统,以便更好地实现“门到门”运输,为旅客或货主提供经济、合理、迅速、安全、简捷的运输服务方式,已经有了二三十年的历史。但是,除了以集装箱为媒介、以大陆桥为通道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外,多式联运的发展一直较缓慢。直至90年代中期,国际上也只有欧盟和美国的运输界才对多式联运给予高度重视,作为智能运输系统(11-s)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多式联运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在全方位地推进中。本文将分析多式联运这一新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Agent的国际多式联运"虚拟企业"信息集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国际多式联运的运作方式符合虚拟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国际多式联运“虚拟企业”这一新概念,阐述了国际多式联运“虚拟企业”中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并利用Agent技术,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了国际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框,其目的是在国际多式联运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实现对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过程的集成管理和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12.
多式联运是与单式运送相对应的一种运输形态,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广泛使用,其已成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但其用词、概念、特征在实务中一直存在争议,这直接影响了多式联运效用的发挥及其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统一多式联运的用词及其所具有的“一张单证“、“一个负责方“、“一个合同“、“使用至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式联运是与单式运送相对应的一种运输形态,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广泛使用,其已成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但其用词、概念、特征在实务中一直存在争议,这直接影响了多式联运效用的发挥及其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统一多式联运的用词及其所具有的“一张单证“、“一个负责方“、“一个合同“、“使用至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式联运中运输时间时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发货人、承运人和收货人的利益。在以总运输时间为目标函数的多式联运路径决策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含班期限制的多式联运路径决策模型,并根据多式联运运输网络结构特征,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算法对模型求解。算例结果表明:班期限制对多式联运路径决策有较大影响,含班期限制的多式联运路径决策模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打造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同时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在“海运+冷藏班列+公路短驳”多式联运新业务模式下,文章提出了基于海铁联运的冷藏集装箱路径优化模型.文章以普通集装箱多式联运为基础,以包括制冷成本、运输成本、转运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模型.在算法上提出改进后的动态规划算法,把每个节点视为一段虚拟路径,通过算例分析得到在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和普通集装箱多式联运两种情况下所得到的最优路径各不相同,冷藏集装箱在海铁联运的运输模式下,制冷成本虽然增加了,但总成本有所降低.研究冷藏集装箱海铁联运路径优化问题对决策者在选择运输路径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俄双边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落实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商品需求量的增多以及需求时间的多样化使得商品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运输方式由原来的单一运输转变为现在的多式联运.通过多式联运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方案,既能够满足商品需求量的激增以及商品需求时间的多样化,同时又能够发挥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为了求解多式联运物流路径优化问题,本文以中俄贸易区间的运输路线与运输方式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中俄贸易区间的商品种类、需求特点以及运输方式,建立了以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碳排放量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中俄贸易实际运输情况,本文仅考虑公、铁、海3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多式联运,同时针对所构建模型的随机性和隐并行性,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改进烟花算法(improved FWA).通过以中俄两国之间的多品类商品运输为例进行算例分析,获得了多式联运运输路线的Pareto非劣解以及相应的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和碳排放量,并且与基本烟花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同时,本文以运输时间作为灵敏度分析变量,分析不同时间需求下,运输方案在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和碳排放量3个属性之间的变动趋...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运输时间及需求不确定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综合考虑货运过程中节点作业时间窗、运输方式固定出发时刻及终点处的收货时间窗约束,采用基于情景的鲁棒优化方法,建立以运输、中转和仓储费用之和最小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并进行有效性检验.通过算例研究比较不同模式下多式联运的运输方案及成本,并探究鲁棒优化解的质量与遗憾系数、随机数波动范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节点时间窗的存在和改变会导致运输成本和运输方案的变化,混合不确定条件下的多式联运路径鲁棒优化受到遗憾值约束及不确定因素波动范围的影响,将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由此,多式联运决策者需预判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最大遗憾值、关注节点混合时间窗约束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业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推进绿色交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专门针对货物运输碳减排的研究日益增多.货运模式主要包括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及多式联运,我国已明确提出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的政策.鉴于此,针对基于运输模式转移的货运碳减排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从减少运输冗余、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清洁能源、向低碳排放强度运输方式的模式转移等方面简要介绍货运碳减排策略.然后,重点介绍货物运输模式转移促进策略,此领域的研究关注于运输方式选择、转移方式、以及政策制定.针对货物运输方式选择,主要介绍托运人的运输方式选择行为以及建模方法.针对转移方式,提出从公路货运向铁路货运与多式联运的模式转移促进策略.针对国家宏观政策制定,梳理并总结基础设施投资、财政及监管措施的应用与研究现状.最后,对基于运输模式转移的货运碳减排研究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组建上海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 ,建成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信息交换系统 .以运输信息为资源 ,提高运输效率 ,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 ,最终达到运输经济增长的效果 .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贸易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多式联运在运输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运输网络中的不确定需求为物流网络设计带来挑战。针对需求量存在的不确定性,设计了基于两阶段随机规划的中转点选址以及序贯决策的路径规划,进而实现经济高效多式联运网络的设计。通过与传统解决方法的对比研究,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实用性及有效性,为多式联运网络的建立和科学运作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