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和人群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来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及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乙肝疫苗合作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4ml,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统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统一检测表面抗原(HBsAg),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对HBsAg阳性者再做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检测。根据乙肝疫苗推广的时间分为1~4岁组69人,5~14岁组89人,15~59岁157人,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论:乙肝疫苗的推广和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对全人群的免疫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对婴儿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抽取儿童空腹静脉血2ml,用乙肝固相免疫试剂检测.结果:调查接种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仅4.299‰,远低于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率10%.结论:计划免疫能降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计划免疫门诊系统是一套将预检、候诊、接种和留观融为一体的自动服务系统,能改善接种门诊的排队等候现象,为预防接种对象营造一个真正舒适、和谐的接种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珠民 《甘肃科技》2012,28(16):149-150
评价景泰县2002-2009年GAVI项目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景泰县2002-2009年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数据统计与图表制作利用EXCEL软件处理.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历年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住院分娩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分别由2002年的40.01%、48.96%和38.40%提高到2009年的99.43%、99.53%和98.00%;2006年调查1~3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1.59%,较2003年基线调查(7.92%)下降79.92%;2009年15岁以下儿童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02年下降52.69%.通过GAVI项目的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掌握我院辖区地段内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和效果,本文对我院辖区内1991年至1996年在册儿童结核菌素(OT)试验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来自我院辖区计划免疫在册儿童6年的监测资料,监测人数891人,男性455人,女性436人.1.2 方法 新生儿童卡介苗接种12周后于左前臂掌侧中、下1/3处皮内注射OTO.1ml,注射后72小时观察,记录OT反应结果,并观察两上臂三角肌处中部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主要取决于广大产科和基层防保人员的大力宣传和辛勤工作,提高出生后24小时及时接种率,全程足量按免疫程序接种,尤其对个别偏远贫困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对搞好母婴阻断,预防乙肝发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是法定传染病,传染性较强,部分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乙肝疫苗的问世,为控制HB展示了前景,对新生儿及大、中、小学生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宣传不足等原因,还没被成年人所认识,故将我站从1994年─—1996年近3年来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情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判定标准1、对象:1994年─1996年近3年来在我站接种乙肝疫苗的成年人,共计144人。2、判断标准:免前检测乙肝感染指标为阴性,疫苗接种剂量为10PgX3钉,程序为0、]、6个月。二、结果1、乙肝疫苗接种率:近三年来共接种乙肝疫苗入数14…  相似文献   

8.
殷向阳  朱玲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3):109-109,128
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一直停留在传统的簿、册、表、证等手工管理模式上,此模式工作量大,手续繁杂,错种、漏种、重种等错误不可避免,从而影响了预防接种质量,手工管理数据不准确、不及时,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得不到完全真实的接种数据,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儿童计划免疫金卡网络信息系统的实施,提高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预防接种率;实现了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为及时控制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提供了决策依据;现场接种工作的数据处理及时、准确;有利于健康教育和儿童保健在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检查评估;“儿童计划免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在基层医院的实施,方便了社区儿童家长、保证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向前发展,提高了预防接种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制品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是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为了促进儿童免疫工作,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我们于1996年3月12日对爱辉区29名散居儿童的接种率和卡、证、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及范围按照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三个85%验收方案的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爱辉区农村16个点,共查29人,检查范围是1994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12月龄散居儿童,对他们进行了四苗接种率和卡、证、薄管理调查。二、判断标准1、合格接种。按照卫生部[86]卫防第8号文件下发的《实施新的儿童免疫程序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正>近来,各地接连报告了18例疑似接种乙肝疫苗发病病例,除1人康复外,其余17例死亡,且多为新生儿。一时间,"乙肝疫苗疑似致死新生儿"的可怕报道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乙肝疫苗是什么,它是否安全?2013年年底,在短短18天内,各地陆续爆出疑似乙肝疫苗接种死亡病例,迅即引发社会强烈关注。2014年1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通报,认为康复出院的1例不排除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过敏性休克可能性大),其余17例死亡病例已明确与接种疫苗无关。此外,未发现乙肝疫苗存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团场常住人口中外出务工、经商、运输或工程承包的人员逐年增多。这部分人群中的儿童大多出生在团场,并在团场建证、建卡,按免疫程序进行了部分疫苗的接种,但在尚未完成全程免疫之前就随同父母迁往外地。为了解这部分外出儿童的预防接种状况,2008年5月147卫生防疫站对户籍在本团随父母迁出的0~7岁儿童的免疫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微机化管理在儿童免疫预防档案中的应用。分析现有的各接种门诊网络资源,经科学论证,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卡系统由点到面应用到各级预防接种门诊中。实践证明,应用微机化管理切实可行,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卡证符合率,报表快捷准确,异地接种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鸭疫里氏杆菌疫苗在雏鸭体内诱导细胞免疫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1日龄仙湖鸭48只,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1~5组为试验组,第6组为对照组.各试验组按不同的免疫次数、首免龄期、接种剂量,用鸭疫里氏杆菌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作免疫接种,对照组不作接种.各试验组(包括对照组)在免疫前及免疫后每周采血一次,涂片,用酸性α-醋酸荼酯酶(ANAE)反应方法进行染色,用油镜检测计算T、B淋巴细胞百分比值.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2日龄、7日龄或14日龄首免,首次免疫1周后,雏鸭体内都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但2日龄免疫应答能力弱,7日龄较强,14日龄最强.两次免疫的细胞免疫效果比一次免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感染实验小鼠对乙肝疫苗效价评价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经口灌胃MNV,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第三部乙肝疫苗效价测定方法,将乙肝疫苗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免疫对照组和感染组小鼠,于免疫后第7...  相似文献   

15.
卫生部接到2例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后死亡报告 13日消息.卫生部接到地方卫生厅局报告的两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死亡的病例报告。卫生部专家组研究后认为,极个别的偶合事件不可避免.不影响当前接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目前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种类多,但均疗效欠佳,尚无根治的特效药物。自1981年乙肝疫苗在美国被获准使用以来,它已成为预防和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手段。我校自1994年开展为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工作以来,乙肝发病率比以往明显下降。为进一步了解我校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效果,今年5月对我校99届毕业生进行了乙肝两项标志物即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以下简称HBsAg和抗—HBs)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检测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进行乙肝疫苗效力检测时应用统一的动物种群。方法目前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效力的主要方法是用小鼠测定乙肝疫苗的ED50值(接种疫苗后使50%的动物抗体阳转的疫苗稀释度的倒数),而小鼠对HBsAg免疫应答的水平与H-2单倍型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通过微量细胞毒法和PCR方法检测小鼠的H-2单倍型的特点,得出乙肝疫苗与不同动物种群的相关性,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果通过多方面的实验验证,NIH鼠可以对乙肝疫苗产生高应答效应。结论NIH鼠的H-2单倍型中有q型基因,同时NIH鼠保持了原封闭群动物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等优点,所以便于进行乙肝疫苗效力检测时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及乙肝疫苗对我校学生的预防效果,1996年5月中旬,采用酶标法对96届毕业的838人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_5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_5)的测定。838人中,入校时HB_5Ag阳性者83人,占9.9%;至今HB_5Ag仍阳性者53人,占6.3%,原HB_5Ag阳性,现转阴性30人,占3.6%。755人HB_5Ag阴性者,经按种乙肝疫苗后,现抗-HB_5阳性500人,占接种人数66.22%;抗-HB_5阴性者198人,占26。2%;HB_5Ag除原阳性者外,另新增57人,占按种人数7.5%。有明显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孙吴县分为孙吴、展清二镇、十一个乡,153个自然屯,有13个林场(站),2个场,即种畜场和良种场,154个接种点。全县总人口数为88257人。其中零至7岁儿童8179人,8一15岁儿童9655人。经过这些年的计免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县政府成立了计划免疫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计划免疫工作方案。我站定期举办计划免疫学习班,并定期举办各乡镇、林场防疫医生例会。县、乡、镇、村、街道各级组织都相应成立了计划免疫领导小组,并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有布署、有督促、有检查。我站还印发了多期(计划免疫知识问答)和…  相似文献   

20.
先前的研究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合蛋白(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binding protein,SBP)能够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并促进HBsAg与肝细胞的亲和性,为进一步探索该分子对免疫应答的调节功能,构建了表达载体pBV-SBP,并在E.coliDH5α中表达重组SBP.以Balb/c小鼠为试验对象,分为SBP试验组和对照组,首次注射乙肝疫苗21 d后,测定两组小鼠血清中抗乙肝疫苗抗体的效价.结果显示SBP试验组小鼠血清中抗乙肝疫苗抗体效价的平均值约为对照组的3.0倍(P<0.01),表明SBP能够显著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力,在试验期间Balb/c小鼠总体IgG水平未见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