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室温条件下Sm/I2体系催化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还原反应表明:溶剂、底物、引入的手性化合物等因素都对反应有明显影响.在异丙醇中,室温条件下,将含手性化合物的Sm/I2催化体系用于催化简单芳香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酮的转化率超过99%,相应手性仲醇的ee值达25%.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几年来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由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和联萘酚衍生物等制备的催化剂,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 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催化剂在 Michael 加成反应、活性亚甲基的烷基化反应和环氧化反应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金鸡钠碱及其鎓盐作为催化剂催化的一些反应,这些反应包括C-C,C-P,C-S键的形成.本文还讨论了催化反应的特点及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金鸡纳碱催化属于一般的不对称诱导催化,而其鎓盐则属于不对称相转移催化.  相似文献   

4.
相转移法合成肉桂酸苄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以肉桂酸或肉桂酸钾盐、和氯苄为原料,以三乙胺、季铵盐和冠醚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用液-液和固-液相转移催化方法合成肉桂酸苄酯的情况。介绍了在不同的相转移方法里,不同的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同时对季铵盐在固-液两相转移催化酯化中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α-戊基桂醛选择了催化剂,收率达到94%,并对反应机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有机小分子催化是近年来不对称催化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并且在催化剂种类和反应类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本论文从天然产物异斯特维醇出发,经多步反应,设计合成了两个新型的手性氨基-硫脲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以L-脯氨酸为原料,经过苄基保护、格氏反应和脱苄基反应合成了光学纯的α,α-二苯基-2-吡咯烷甲醇,并用其与硼烷反应制备成手性的駍唑硼烷,对苯乙酮进行了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学接枝或轴向配位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固载到具有溶剂控制相转移能力的PEG-400和PEG-800上.用UV-Vis,FT-IR,GPC和化学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所得催化剂(PTC-1,PTCC-2,PTCC-3)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以苯乙烯为反应底物,考察3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能提供与传统均相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相当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且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略高;PTC-1和PTCC-2能重复使用3次,但PTCC-3重复使用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9.
聚苯乙烯—吡啶树脂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聚苯乙烯-吡啶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将其应用于水解反应,二茂铁的合成,N-烷基化、O-烷基化,卤素取代和C-烷基化反应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文献  魏敏 《黄淮学刊》1996,12(3):49-50
采用液-液相转移催化法,使用2-翔基丙基硫酸四丁基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苯氧基乙酸,产率由文献报道的67%提高到87.4%。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聚氯乙烯与吡啶在浓氢氧化钠存在下制备了聚氯乙烯-吡啶树脂,它可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对于许多有机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吡啶树脂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聚氯乙烯与吡啶在浓氢氧化钠存在下制备了聚氯乙烯-吡啶树脂,它可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对于许多有机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聚乙二醇催化合成α-丁基苯乙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乙腈在氢氧化钠、1-溴丁烷及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作用下可顺利地发生α-丁基化反应,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具有不同的催化效力,溶剂、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本反应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纯硅和含骨架钛的HMS,MCM-41两类中孔硅分子筛,利用它们的表面羟基与钛酸异丙酯(Ti(O^iPr)或d-酒石酸二乙酯(DET)的交换反应,用四种组装方法成功地将Ti(O^iPr)4+DET手性络合物接枝到纯硅的HMS和MCM-41中孔分子筛上,从而首次制备出固载手性钛的中孔催化剂。用FT-IR表征了中孔材料与手性钛铬合物的交换作用,并测定了钛的负载量。在用固载化的手性催化剂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发现:DET配体对钛中心的调变作用将造成其催化活性的下降和环氧物选择性的上升;DET配体的手性诱导作用将使环氧产物具有一定的光学选择性(其中d-型环氧物异构体过剩ee.%最高可达32.4%)。  相似文献   

15.
(一)相转移催化(Phase Transfer Catalysis)反应是有机化学一种新发展的有效实验方法。由于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副反应少、产品纯、产率高等显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相转移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物由一相转入另一相中进行的有机化学反应。在非均相中(特别是水与有机溶剂的两相中)的有机化学反应,往往因为分别在两相中的反应物难以接触而反应慢,收率低。若在其中加入一些催化剂,例如季胺盐等,能使水中反应物以离子对方式进入有机相中,反应便迅速进行。(图1)这些催化剂称为相转移催化剂,这种反应称为相转移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6.
DSA-1催化α-蒎烯三相水合的表面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二氧六环作溶剂时α-蒎烯在DSA-1固体酸催化剂上“液-液-固”三相水合制α-松油醇中并行和串行网联的复杂反应动力学.发现反应体系中的吸附服从理想表面吸附模型,表面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拟合表明,在DSA-1催化剂上α-蒎烯的水合反应按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相转移催化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机合成新方法。国内有文献报道,应用相转移催化法制备对硝基苯乙醚,具有反应时间短,流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等优点。本文就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发现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是较好的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微波常压下快速合成L—噻唑烷—4—甲酸甲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微波常压反应条件下,用L-半胱氨酸合成了L-噻唑烷-4-甲酸甲酯,讨论了微波功率和反应时间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微波技术可用于光学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并显示出微小俣成的简便,安全、快速、产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α-戊基桂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α-戊基桂醛选择了催化剂,收率达到94%,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用邻胺基酚或水杨酸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6-二氯苯并恶唑,用对苯二酚和2-氯丙酸经一步合成了另一中间体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再使两个中间体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下缩合得到除草剂2-(4-(6-氯-2-苯并恶唑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全程收率为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