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大孔树脂(HPD100)、MCIGEL(CHP20/P120)色谱柱将炒青葙子50%乙醇提取物分成8个不同部位(Fr.1-Fr.3和Fr.2-1-Fr.2-5),采用纸片扩散法评价各部位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同时利用ODS色谱柱对抑菌活性部位Fr.2-3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 H-NMR、13 C-NMR、ESI-MS数据鉴定分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进一步检验其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Fr.2-3对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和6.25mg/mL,且该部位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即青葙苷I、青葙苷J和青葙苷H.其中,青葙苷I和青葙苷J均对酵母菌有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和2.7mg/mL,而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青葙苷H则对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无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Fr.2-3是炒青葙子50%乙醇提取物中抑菌效果最显著的部位,青葙苷I和青葙苷J为有效抑菌化学成分,该实验结果为天然抑菌药物和天然防腐剂的研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抗真菌活性的黏细菌NX0045进行菌种鉴定,并研究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根据子实体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NX0045;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测试菌,研究NX0045代谢产物的抗细菌活性;利用白色念珠菌及酮康唑致敏的白色念珠菌为测试菌,对NX0045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进行研究。菌种鉴定结果表明NX0045为过渡原囊菌(Archangium gephyra);抑菌实验结果表明,NX0045代谢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代谢产物单独抗真菌作用不明显,但与酮康唑具有明显的互动抗真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过渡原囊菌NX0045代谢产物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并且具有抗真菌互动药物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五种中草药提取液对细菌作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银杏、厚朴、野菊花、苦参、石菖蒲五种中草药,利用95%酒精提取其活性成分,进行抑菌、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0.05g/mL时,此五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在86%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0.01g/mL时,作用时间为5min,五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均在94.5%以上,杀菌效果显著.不同中草药对同一细菌的抑制作用有一定差异,同一中草药对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亦存在着较大差异.中草药的杀菌率随着浓度增大、着用时间延长,杀菌率随之增大.但五种中草药对枯草杆菌均无杀菌效果,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肾茶水浸液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茶水浸液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滤纸扩散法测定抑菌作用,对于有抑制作用的菌种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结论:肾茶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对上述3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8g/mL、0.10g/mL、0.10g/mL,而对黑曲霉菌、青霉菌、酿酒酵母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白色念珠菌的增殖、活性氧(ROS)的积累、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几个方面,研究了香雪兰精油的抗真菌作用.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对香雪兰精油极度敏感,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1% 和0.25%(质量分数);精油处理能导致白色念珠菌核酸、蛋白质泄漏,细胞形态改变以及胞内ROS积累,进而加强脂质过...  相似文献   

6.
用试管药基法对构树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10种致病真菌的抗菌性进行了研究,在体外观察构树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红色癣菌、克柔氏念珠菌、紧密着色霉菌、石膏样毛癣菌等10种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对其抗真菌有效部位进行筛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构树叶提取物对各种致病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50-400mg/mL,而且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表明构树叶对真菌抑制作用明显而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黄连、甘草制黄连的乙醇粗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受试菌株,采用滤纸片法测抑菌圈大小,二倍稀释法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黄连、甘草制黄连的乙醇粗提物对五种菌均具有抑菌作用,并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中具有杀菌作用.甘草制黄连乙醇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略强于黄连乙醇粗提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MTT法等方法研究壳聚糖碘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得到壳聚糖碘液的50%抑菌浓度(MIC50)和最小菌浓度(MBC)分别为250 mg/L和600 mg/L。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碘液具有良好的杀白色念珠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噻吩类杂环化合物抗白色念珠菌药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钯催化偶联反应合成的一系列新型噻吩类杂环化合物,采用滤纸片和平板培养法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实验中噻吩类化合物样品对白色念珠菌作用显著,最低抑制质量浓度(MIC)分别为25和50 mg/L.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钯催化偶联反应合成的一系列新型噻吩类杂环化合物,采用滤纸片和平板培养法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实验中噻吩类化合物样品对白色念珠菌作用显著,最低抑制质量浓度(MIC)分别为25和50mg/L。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单方及复方中草药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noii)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乌梅(Prunus mume)、苏木(Caesalpinia sappan)和五倍子(Galla chinensis)等82种单方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作用较好的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并选择更敏感的中药进行复方作用评价. 结果显示:36种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其中乌梅、苏木、五倍子、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和艾叶(Artemisia argyi)对维氏气单胞菌抑制作用较强,抑菌圈直径介于15~25 mm,MIC < 125 mg/mL,且MBC < 500 mg/mL. 复方中草药中,乌梅+丁香、乌梅+五倍子对维氏气单胞菌抑制作用较好,抑菌圈直径>19 mm,MIC为15.6 mg/mL,MBC介于31.25~62.5 mg/mL,但联合抑菌指数分析显示它们呈现无关作用. 该研究表明:单方中草药乌梅、苏木有利于体外抑制和消除花鲈源维氏气单胞菌,为水产中草药物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观察复方苦参洗剂中君、臣、佐各药组联合抑菌性质以及协同增效作用。采用加热回流水提法提取各药组获得相应提取液,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得相应各药组单用及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ρMIC),采用联合抑菌指数(IFIC)判定两药组联合抑菌作用性质。结果显示,8味中药水提液的ρMIC范围为7.50 ~30.00 mg/mL,君、臣、佐各药组的 ρMIC范围为4.01 ~21.00 mg/mL,复方组ρMIC为2.22 mg/mL,黄柏+苦参、黄柏+白矾、花椒+白矾的IFIC≤0.5,黄柏+花椒、苦参+花椒、苦参+白矾3组0.5<IFIC≤1;君药组+臣药组IFIC=0.375 0,君药组+佐药组IFIC=0.750 0,臣药组+佐药组IFIC=1.000 0。复方组及君药组的联合抑菌效果明显强于单味中药的抑菌效果,黄柏、苦参、花椒、白矾4味君药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活性较强,复方苦参洗剂抑菌效果的增强与各药组抑菌作用的协同和相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石榴皮、白头翁、青蒿、紫茎泽兰、秦皮、五倍子等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选用0.25、0.5、1.0 g/m L的单味药物对未孢子化的兔球虫进行体外抑制试验,连续7 d观察18个试验组球虫卵囊孢子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所选用的6种中草药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1.0 g/m L的五倍子,抑制率为41%;其次是0.5 g/m L的秦皮,抑制率为30%;效果较差的是0.25 g/m L的紫茎泽兰和0.25 g/m L的石榴皮,抑制率分别为9%和8%;最差的是1.0 g/m L的石榴皮,抑制率仅为6%。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氟康唑和盐酸小檗碱体外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检测,比较棋盘法和倍比微量稀释法在体外联合抗真菌药物筛选研究中的应用,优选更适合实验室体外联合抗真菌药物通量筛选的方法.分别用2种药物筛选方法检测氟康唑和盐酸小檗碱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活性,计算抑菌联合指数,其抑菌联合指数(FICI)0.5,则表明两药具有协同作用.棋盘法和倍比微量稀释法均能验证氟康唑和盐酸小檗碱联用具有协同作用,但倍比微量稀释法操作更简单,抑菌联合指数的计算更直观,更适用于大批量药物的筛选.倍比微量稀释法更适合于实验室体外联合抗真菌药物的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15.
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牛津杯法和药敏片法,检测鸡矢藤、地骨皮、白头翁、大青叶、蒲公英、五味子、乌梅、艾叶、黄连、丹参10种中草药对雏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从中筛选具有较好体外抑菌作用的单味中草药。结果表明,五味子和乌梅对雏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敏感性较强,丹参和黄连的敏感性一般,其他6种中草药均不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五味子和乌梅等对雏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且不同的中草药抑菌效果不同。该研究为临床治疗鸡白痢以及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北五味子抑菌活性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牛津杯法和平板二倍稀释法检测了2种五味子水提取物对8种细菌和1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差异.结果表明2种五味子提取物对8种供试细菌大肠杆菌ATCC25922和ATCC35218、普通变形杆菌CMCC49027、沙门氏菌CMCC50094、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粪肠球菌CMCC322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不具有抑制作用,对同一种供试细菌北五味子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南五味子,最小抑菌浓度比南五味子至少高1个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核桃楸皮提(萃)取物的抑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弧菌、白色念珠菌5种致病菌进行了抑菌性能试验。核桃楸皮经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其对5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经乙醇提取后,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石油醚萃取物只对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氯仿萃取物对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为核桃楸皮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进一步补充了数据。  相似文献   

18.
竹醋液抗真菌的体外敏感性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沙保弱氏培养基,采用试管法和打孔法测定了竹醋液对6种致病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和抑菌圈直径.以常用市售抗真菌药作为对照,证实了竹醋液在体外有较显著的抗真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11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甲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固体琼脂稀释法体外观察11种中药的乙醇(体积分数为75%)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Fh6和W13株致甲真菌病真菌的作用,以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单味中药.结果表明6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1种或几种甲真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蛇床子、牡丹皮的乙醇提取物对3种甲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无水乙醇和水作为萃取剂超声提取19种中草药,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试各中草药提取液对酪氨酸酶和DPPH·、·OH、·O-23种自由基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表明,茯苓、黄芩、红景天、赤芍、人参、白蔹均表现出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中茯苓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最强.红景天、黄芩、白芍、赤芍的综合抗氧化活性强于其他中草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