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和多媒体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最尖锐的问题,就是不断增长的网络资源的巨大需求与IPv4地址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IPV4地址匮乏问题。文章介绍了IPv4与IPv6的地址特色、IPV4存在的缺点及IPV4向IPV6过渡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2.
当前Internet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是IPV4协议,目前的IPV4协议已越来越不能适应Internet发展的要求。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通信协议。基于IPV6的网络己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IPV4句IPV6过渡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就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技术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IPV4向IPV6过渡的隧道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探讨了从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用于解决IPV6小岛之间通信的各种隧道技术,并对它们的实现机制和路由开销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韩平维 《科技信息》2009,(25):I0077-I0077,I0033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规模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IPV6普及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及相较于IPV4协议,IPV6协议的优势和特性,并分析了由IPV4向IPV6过渡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IP地址浅析     
本文简单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中网络IP地址概念、分类、几种特殊类型的地址以及子网的划分,分析了IPV4的发展前景IPV6。  相似文献   

6.
朱银芳 《科技信息》2009,(29):88-88
本文通过对IPv6网络发展及安全技术的分析,介绍IPv4向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研究IPV6技术在校园过渡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陆燕 《科技信息》2012,(5):154-154,153
IPV6协议在设计时考虑了安全问题,但在IPV6环境下安全性相较于IPV4网络并没有大的提升。IPV6技术目前仍不成熟,而这一技术在抵御DDoS攻击方面也存在缺陷。针对IPV6网络比IPV4更容易受到DDoS攻击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IPV6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IPV6协议的基本结构和IPV4/IPV6网络协议的转换机制,通过分析IPV4/IPV6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防火墙的系统结构,设计出了一种基于IPV4/IPV6协议的SCOKS防火墙系统,此防火墙使用了双协议栈技术,可以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控制,有效地对内部网络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9.
胡尊美 《科技信息》2011,(27):61-6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和支持大规模的网络应用。IPv4地址不足一成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展了IPv6协议本版,为了能够适应现有的网络实施,本文总结了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为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球IPV4地址资源已经枯竭,IPV6整个网络架设和运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实现,NAT技术成为了缓解IPV4地址资源匮乏阻碍互联网发展唯一救命稻草。于是,如何部署NAT成为了各运营商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充分分析了典型城域网的特点和NAT建设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设计了可行的方案,为运营商部署NAT提供了一些数据及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嵌入式移动IPv6协议栈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一代网络协议标准是IPv6,为了实现嵌入式设备在IPv6网络中的移动性和不间断通信,设计一种精简的移动IPv6协议栈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ETF制定的移动IPv6协议的标准RFC 3775,结合嵌入式设备自身的特点,采用模块化思想和精简功能的方法对协议栈进行了设计. 协议栈的整体设计方案符合移动IPv6规范,满足嵌入式设备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IPv6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当前互联网网际协议IP v4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 v6的强大优势及IP v6研究对于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并以CERNET2为例介绍了基于IP v6的下一代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李书明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3):93-95,108
目前涉及到IPv6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有:域名服务器DNS的构成,IPv6路由器以及IPv4的INTERNET网平滑过渡,在IPv4往IPv6过渡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允许INTERNET发生大的混乱,这涉及到应用主机上IPv6支持协议,路由与管理等问题,本文将对用于实现IPv4与IPv6互通功能的技术作一一的分析,并对它们各自的适用情况以及各自的特点作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IPv4/IPv6的SOCKS协议防火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OCKS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基础上,扩展了SOCKS服务器对IPv6的兼容功Ⅰ能,图示了基于IPv4/IPv6的SOCKSv5协议防火墙体系架构,重点论述了实现两种IPv4/IPv6地址转换模式的机制、原理,详细阐述了SOCKS客户机安全、透明地访问不同IP类地址远程主机的过程与原理,在现有SOCKS防火墙基础上,开发了IPv4/IPv6基于直接地址转换和域名解析地址转换两种模式的兼容运动技术,保持了SOCKSv5防火墙原有的优点,体现了其新的运行特点,使得这一新型防火墙技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协议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protocol translation,NAT PT)技术服务于 IPv4和IPv6节点之间的通信,无法实现多协议节点之间的数据包通信,缺乏协议扩展功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4的网络地址 可编程数据平面协议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programmable data plane protocol translation,NAT DP)技术方案。该方案运用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语言完成解析器、控制流和匹配动作表的定义,实现多协议数据包在数据平面的解析、协议转换与重组。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NAT PT的协议扩展性问题,并使管理员在数据平面实现协议转换机制的可重配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作为下一代的互联网协议IPv6,除了能解决IPv4所面临的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IPv4面临的其他一些问题。从IPv6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IPv6相对于IPv4的技术特性、应用前景及IPv6在国内的最新发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IPv4协议的传统互联网已经暴露出诸如IP地址用尽等问题,作为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的IPv6能够解决传统互联网的弊端.高校校园网建设一直是网络建设的前沿,需要对新一代网络核心协议及时部署和研究.IPv6协议的校园网建设必将伴随着两种协议共存、互连等的过渡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IPv6校园网部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将基于对象的分布式文件系统Lustre存储集群网络模块,由仅支持IPv4改进为同时支持IPv4与IPv6双协议栈,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与实现方法;测试比较了IPv6与IPv4环境下的系统性能.实验表明,移植前后性能基本相同.考虑到设计的前提是适用Linux系统基本的双协议栈架构,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其他需要支持双协议栈的网络程序.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vert channel's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in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Pv4) and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the ICMP covert channd's algorithms of the IPv4 and IPv6 are presented, which enable automatic channeling upon IPv4/v6 nodes with non-IPv4-compatible address, and the key transmission is achieved by using this channel in the embedded Internet termina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vert channel's algorithm, which we implemented if, set correct, the messages of this covert channel might go through the gateway and enter the local area network.  相似文献   

20.
路由器中网络地址翻译软件的设计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中,为了有效利用全局IP地址,提高翻译效率,提出一种可以使查找时间达到线性并且循环利用全局IPv4地址的解决方案。利用循环链表分配地址和端口,利用双散列和优化的定时器机制相结合实现映射表项的维护和查找。算法已经在清华大学自主研制的“IPv4/IPv6双栈路由器”中实现,实验得到在10M B/s网卡上吞吐量可达6.8M b/s,平均延迟为0.56m s,都已达到C is-co商用接入路由器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