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初步探索的重要文章。文章正确地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继承、坚持和发展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重要思想,其中包括: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思想;关于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思想;关于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学习这篇光辉著作,对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面对新的形势,迫使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很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了很多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这些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一.正确认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矛盾,正确处理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终目标,最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差距:东与中西部的居民收入、教育发展水平、城乡两极分化日益明显。这与共同富裕思想相悖吗?我们能否对共同富裕思想提出质疑?在新形势下,我们对共同富裕与区域发展差距关系进行认识和思考,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毛泽东即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虽然这种探索是艰辛的,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却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果。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提出从我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原则。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央权威是深化我国综合改革,协调组织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各种力量整合,加速现代化的关键。维护中央的权威.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反腐倡廉,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党的威信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我党在处理宵,轻,重发展关系上,曾出现过不协调的情况,但很快接受苏联才识寻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确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正确处理了农,轻,重发展的关系;“九五”计划最关键是荽展农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将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高的轨道,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初步探索。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交换的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交换的理论,发展民主政治的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及"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外交方针都证明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以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对我们继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956年,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中国建设的探索之路。文章精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各种矛盾,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明确了党对每一种关系应当采取的正确方针,从而奠定了走中国建设之路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诸如“三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农村所有制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以及维护农民利益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进行了重要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三农”思想。  相似文献   

10.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奠基者,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现代化为中国社会的前进取向,对革命和实现现代化的关系、对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均作了理论思考。这些思想不论正确与否都是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思想镜鉴。  相似文献   

11.
人本质上是一种合目的性的文化存在,人的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产物;价值是人的世界独有的,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关系,主要是客体对主体完善的效应。人的价值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关系范畴,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其社会意义在于如何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问题中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策划概念和方法,对处理建筑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提供了一些策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违宪审查制度在监督宪法实施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效保障。当前,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尚未完整建立,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解决这些问题也遇到了一定困难。我们应当以一种渐进式的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不断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政府作为土地的管理者,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房地产行业的兴衰。因此,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就成为每一个房地产商必须面对的问题。这种"关系"艺术对于房地产行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房地产开发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良好的"关系"能为开发商带来潜在的商业价值;同时,它对个人的职业生涯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关系"艺术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关系"艺术贯穿于整个房地产活动中,既有其必要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后果,对此需要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构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课程建设如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课程建设如何适应市场变化、课程建设如何与信息技术同步发展、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处理好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关系等问题,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出并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若干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具有现实指导和实践推动作用的基础性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兰天  陈璐 《科技信息》2007,(33):211-211,232
本文将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将从目前高校存在问题出发,阐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处理好三大主要的关系:领导与教职工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分析这三大关系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农民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农民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对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的作用、农民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对待农民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曾有力地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它还将继续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解放初期,在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光辉指引下,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背景下,萍乡煤矿实施了一系列职业技术教育措施,在提高职工整体素养时提高了煤炭工业的生产力,进而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的威信。通过对萍乡煤炭职业教育的产生背景、发展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的梳理分析,全面探索解放初期的萍乡煤炭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发展红色旅游与构建江西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全新的主题旅游形式,红色旅游把传承和发扬共产党人的光辉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参观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机地融为一体;它除了具有其他类型旅游的观光、猎奇、放松身心等方面的休闲功能外,也具有独特政治教育、文化传播及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工程。而红色旅游的发展绕不开拥有众多中国革命之最和实践运作创举的江西,因此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构建江西和谐社会而言,又具有极为典型的意义与作用;具体来说,它是构建江西和谐社会的政治创新工程、文化创新工程、经济创新工程、环境创新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