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膜,探讨了不同浓度、分子量及聚乙烯醇添加比例对纳米纤维膜成形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力学和亲水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分子量为5×105g/mol、质量分数为4%、聚乙烯醇的添加比例为40%时,所制备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形貌,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且呈疏水性.  相似文献   

2.
静电纺丝过程工艺参数对产品结构性能有很大影响,如何可控制备理想的纳米纤维材料成为电纺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静电纺丝重要工艺参数对PVC纳米纤维膜成纤性状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因素水平范围,然后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了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均匀设计法可采用较少的实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PVC静电纺丝最佳工艺参数(纺丝液浓度13%、流速1.2 m L/h、混合溶剂质量比DMF/THF=3/2、针头内径0.60 mm、静电纺电压20 k V和纺距25 cm),回归模型能有效预测纤维平均直径和串珠数,得到与实验值接近的结果。此方法为可控、有效制备复杂的聚氯乙烯纳米纤维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无序微纳米纤维膜,通过控制纺丝电压,溶液浓度和进料速率并借助接触角测量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纳米纤维材料的纤维形貌和润湿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PAN无序微纳米纤维膜,增大纺丝电压、减小进料速率、增大溶液浓度会使微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增大;增大纺丝电压,减小进料速率会使微纳米纤维膜接触角增大;增大浓度,会使微纳米纤维膜接触角先增大后减小.通过控制变量法对PAN无序微纳米纤维膜分析得出,相对高的纺丝电压(14 k V)和相对低的进料速率(0.50m L·h-1)以及适中的PAN溶液浓度(12%wt)可以提升PAN无序微纳米纤维膜的疏水性.此外,均匀的PAN纤维膜的微纳米结构是影响它疏水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静电纺丝的装置和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静电纺丝法制备稀土氧化物微纳米纤维的工艺条件、影响纤维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进展,并对稀土氧化物微纳米纤维的未来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利用间歇式静电纺丝技术,分别以聚乳酸(PLLA)、聚己内酯(PC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烯腈(PAN)、聚乙二醇(PEG)等高分子材料单独或以不同配比制备纳米纤维.针对纺丝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黏连现象,通过间歇式静电纺丝技术的控制,有效避免了黏连.对所得纳米纤维产品的形貌、结构、性质进行表征,初步考察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在不同溶液中的降解行为,以选择合适的体系作为可控降解的载体担载不同的药物,构建载药复合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6.
静电纺丝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杰  戴礼兴 《科技资讯》2009,(33):118-118
简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和静电纺丝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静电纺丝法在生物医用功能材料、过滤介质材料、增强复合材料、传感器、电子材料、新型特殊纤维等领域的应用;指出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静电纺丝制备生物降解性聚合物超细纤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丙酮为溶剂,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交酯(PLA)及其与己内酯共聚物(PUA-CL)的超细纤维。考察了溶剂、电压、溶液质量分数及流量对超细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由于溶剂易于挥发,经常会造成喷头堵塞。PLA与PLA—CL的静电纺丝结果相似:纺丝初期,降低电压,增加溶液质量分数和流量,C得到直径小于1.5μm的超细纤维;纺丝后期,受溶剂挥发的影响,可得到直径为700—900nm的螺旋状超细纤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溶液墙聚法合成聚吡咙前躯体溶液,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将聚吡咙前躯体制成纳米纤维,最后加热环化得到聚吡咙纳米纤维。采用SEM.FT—IR手段对聚吡咙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溶液浓度,电压等对聚吡咙前躯体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得到了制备聚吡咙纳米纤维的最佳实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和电压是影响聚吡咙前躯体纳米纤维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用一种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在25~30kV下,制备了有机高分子聚乙烯醇的微纳米螺旋结构纤维。纤维直径小于1μm,螺旋结构的螺距在几个微米到十几微米。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认为纤维螺旋结构是微流体受强电场等复合作用的结果,而静电排斥作用对纤维的螺旋结构形貌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6,(3):323-326
利用静电电纺丝法制备了Ag/PAN复合的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XD)分别分析载纳米银粒子的形貌和成分,研究了载纳米银粒子纳米纤维的银粒子释放率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利用静电电纺丝法制备的载纳米银粒子的纳米纤维具有较好的形貌,呈现出缓慢持久的纳米银粒子释放率,具有良好的生物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水为溶剂制备明胶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在60 ℃~65 ℃纺得明胶超细纤维,探讨了溶液质量分数、静电电压及纤网收集距离等因素对明胶/水溶液体系静电纺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及65 ℃时,明胶溶液的黏度随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大幅上升,呈2次指数关系;随着明胶溶液质量分数的降低(从25%降到15%),所得纤维平均直径减少(从266.5 nm降为167.7 nm);随着静电纺丝电压升高,纤维直径下降,当电压大于17 kV以后其变化趋于平缓;改变静电纺丝收集距离,从11 cm到21cm,电纺所得的纤维直径为165~210 nm,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2.
脂肪族聚碳酸酯聚氨酯的静电纺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体积比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为混合溶剂用于生物材料聚碳酸酯聚氨酯的静电纺丝,扫描电镜结果发现,当DMF在混合溶剂中所占的体积分数高于75%时,容易形成珠丝结构薄膜;而当DMF体积分数为50%时,可得到无珠丝的均匀纤维结构薄膜'-3静电电压介于15~20kV时,所得纤维直径大于1000nm;而当电压介于20-32kV时,形成的纤维直径在420—720nm之间,纤维分布较为均匀.聚碳酸酯聚氨酯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10%时,易形成珠丝结构,而提高其浓度,珠丝现象消失.当聚碳酸酯聚氨酯质量分数大于12%时,所得纤维平均直径较大(1840nm).溶液体积流率对纤维直径的影响呈线性正比关系,所考察的最小体积流率为0.3mL/h,可得到均匀纤维,其平均直径为420nm.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溶解型贴式面膜。将胶原蛋白肽、丝素蛋白两种精华成分加入8%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甲酸溶液中作为纺丝液,以旋转滚筒作为接收装置进行静电纺丝。探究了共混比例、纺丝液浓度及透明质酸添加量对静电纺丝纤维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实验机对纤维形貌和纤维膜的力学强度进行测试表征,随后进一步对面膜的保湿补水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该纤维膜的实际功效。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具有较均一的形貌,膜布本身可以起到精华液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湿补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水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新型明胶纳米纤维。结果表明,当明胶的质量分数为33%和体系温度为40℃时,所得明胶纳米纤维毡具有均匀多孔的微观形貌,纤维直径分布在120~210nm。用质量分数为1.5%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乙醇/水溶液对纤维毡进行交联,所得明胶纳米纤维毡中纤维的形态得到较好的保持,且其焓值降低,耐热性和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将制备的明胶纳米纤维毡进行牙周基质细胞(PDLCs)培养实验,初步的结果表明PDLCs能够在该纳米纤维毡上粘附、伸展和繁殖。  相似文献   

15.
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萃取体系中溶剂与萃取剂的双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推导出纤维溶剂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纤维溶剂的萃取扩散系数可用于表征萃取剂的萃取能力。通过纤维溶剂萃取扩散系数的大小,结合冻胶纤维萃取的本质和目的,选定二氯甲烷为最佳萃取剂。讨论了影响纤维溶剂扩散系数的因素,结果表明:超声萃取时纤维溶剂扩散系数要比静置萃取时大,并随萃取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冻胶纤维半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李振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7064-7067
针对喇嘛甸油田高浓度聚合物驱所用聚合物,利用PHYSICA MCR300型流变仪研究了其浓度、分子量及矿化度对溶液流变性和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性。聚合物浓度、分子量增大时,溶液的表观黏度、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均增大;相应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曲线都有一个交点。所对应的角频率随聚合物浓度、分子量增大而减小。水质对聚合物溶液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矿化度的增大,溶液的表观黏度、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均减小,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角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17.
以丙酮/水为溶剂,采用紫外光(UV)引发丙烯酰胺(AM)沉淀聚合,考察了聚合反应的特征以及溶剂、初始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表面入射光强、液层厚度等参数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引发丙烯酰胺沉淀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都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照80min时,单体转化率可达90%以上。所得聚合物分子量为105~106,提高单体浓度可使聚合物分子量增加,增加引发剂浓度和提高光强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液层厚度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影响不大。所得聚合物粒子粒径约为200~300nm左右,粒径分布较为均匀,溶剂组成对聚合物粒子相貌影响较大,增加水含量可使粒子粒经变大但分散性变差。  相似文献   

18.
Embedding particle drugs in beaded nano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has been shown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control drug release in tissue engineering. The bead size is one of the critical parameters in controlling the drug release rate. In this stud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mer concentration and beads size was investigated. Aqueous polyethylene oxide( PEO)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prepared to obtain various beaded nanofibers by electrospnning. Optical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bead siz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olymer concentration,the diameter of fibers between beads became bigger,while the fiber uniformity improved. In addition, the polymer concentration influenced the distribution of bead diameter. Higher polymer concentration would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small-sized beads 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bead diameter. The study provides a possible way to control the size of beads,which is helpful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of particle drug release.  相似文献   

19.
静电纺壳聚糖/PVA共混纤维的微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研究静电纺工艺对壳聚糖/聚乙烯醇(PVA)共混纤维形态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以甲酸为溶剂时,静电纺壳聚糖/PVA共混纤维的直径随着电压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喷丝头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C-SD)的增加有利于珠状物的减少,但使纤维细度的均匀性下降;以乙酸为溶剂时,静电纺壳聚糖/PVA共混纤维虽然呈连续的分布,但其上有一定数量的珠状物,增加C-SD,珠状物减少;随着电压和C-SD的增加,静电纺壳聚糖-乙酸/PVA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Electrospinning is a straight forward method to produce polymer fibers from polymer solutions,with fiber diameters in the range of 500 nm.In this paper the polymer nanofiber was successful made by the electrospinning method.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EM,we got the conclusions that the PMMA,PAN and PVP nanofiber were successfully got from the electrospinn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