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SPA与PTFN耦合的煤矿安全预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安全预评价是一个确定、不确定系统分析难题.文章探讨了基于集对联系数和分段三角模糊数耦合的煤矿安全预评价模型,即基于待评样本与评价标准构成集对多元联系数,来定量描述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的隶属不确定性和评价标准界限值的模糊性,并采用分段三角模糊数刻画集对差异度分量系数的连续变化过程和模糊性,以便于操作和工程应...  相似文献   

2.
冲击地压的评价指标具有灰度、模糊性、未知性等不确定性特点,很难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致使评价结果不符合工程实际,无法满足冲击预测与预报的要求。据此,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区间三角模糊数的冲击地压耦合评价模型——SPA-ITFN耦合模型。集对分析(SPA)中的多元联系数可处理冲击地压评价中的确定性、不确定性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作用的问题,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指标权重;区间三角模糊数(ITFN)可以处理多因子决策问题中的层次不确定性,使得评价等级之间的界定更加精准,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中等级间界定模糊的问题。运用该模型评价兴山煤矿6个工作面的冲击情况,安全性由高到低为:1311工作面1133工作面1132工作面1203工作面1201工作面1307工作面,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基于云模型和D-S理论的评价对比分析表明:SPA-ITFN耦合模型评价准确,灵敏度更高,能反映冲击危险的强弱,具有较高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采场作业环境复杂,现有评价方法比较单一模糊的情况,提出引入集对分析中联系数来描述采场作业环境中各影响因素与评价标准间的模糊性,并用改进的三角模糊数对集对分析中同异反模型差异度系数的连续过程进行刻画和描述,最终构建出基于联系数的动态三角模糊数决策模型。通过在实例分析中采用矿井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发现构建模型评价结果与其它方法基本一致,表明多元联系数值的大小能更形象反应不同区段采场环境的污染程度,可以为采场作业环境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和精确,对现场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软土沉降等级评价受诸多边界模糊的、有限区间分布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文章基于集对论和云理论,提出一种能考虑指标区间边界模糊和非对称特点的土体沉降等级联系云评价新模型,即首先构建基于集对同异反分析的非对称联系云模型,以非对称定量统一描述软土沉降等级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及在分类间的转换态势,并结合指标权重综合分析样本与沉降等级间的确定度,以确定土体沉降等级。实例应用结果与现场观测结论及可拓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应用于软土沉降等级划分是有效可行的,且克服了传统云模型局限于指标为正态分布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城区埋地燃气管道失效后果严重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埋地燃气管道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阐述了埋地燃气管道风险影响因素的模糊评价集及风险影响因素权重的具体确定方法.针对某市某段埋地煤气管道,进行管道失效后果因素的模糊评判,得到该管道失效后果因素的风险值.对比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API581失效后果定性分析结果,确证了管道失效后果模糊综合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地下燃气管网安全影响因子研究与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地下燃气管网的管道腐蚀问题,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数理统计与运筹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确定指标权数.在多指标综合评价合成技术基础上,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燃气管网的安全评价模型,着重研究了燃气管网安全影响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处理.模型应用还具有自适应性.该模型对316个样本的评价结果与专家评价结果的一致率达87%,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应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科学、客观的水质大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刁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客观数据。【方法】基于α-截集的三角模糊数-贝叶斯模型,选取刁江的5个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因子(Pb、Cd、As)进行分析,全面评价刁江水质状况。应用α-截集处理监测结果的三角模糊数,并运用到贝叶斯模型中,计算刁江水质综合得分,最终确定水质类別。最后将本研究模型的评价结果与传统贝叶斯模型、三角模糊数模型及年均值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模型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刁江A、D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标准,E断面水质达Ⅰ类水标准,B、C断面水质介于Ⅱ、Ⅲ类水之间,对各级的隶属度分別为(0.7517/Ⅱ,0.2483/Ⅲ)、(0.7449/Ⅱ,0.2551/Ⅲ),水质总体良好,环境风险可控。传统贝叶斯模型与本研究模型的评价结果接近,三角模糊数模型次之,均值模型在水质不稳定时相差较大。【结论】本研究模型兼具三角模糊数模型的不确定性、传统贝叶斯模型的决策性及均值模型在评价稳定水质中的优越性,既能准确评价水质又能将水质的不确定性表达得更为全面、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对提高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探索.结合石油企业的特点,给出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集理论的属性约简方法,精练了该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各指标对石油企业进行了比较,构造了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利用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最小二乘排序模型,对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实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应用区间数和集对分析耦合理论,探讨了膨胀土与石灰改良土的胀缩性区间集对势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区间数表达实测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而转换为联系数,以计算集对势及构建评价标准的区间集对势,进而统一分析样本与评价标准间的同异反关系态势与判定样本的胀缩性等级。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膨胀土和石灰改良土胀缩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能充分表达评价指标区间动态变化特点和从势角度分析胀缩性转换态势,并解决了区间数难于对比分析的难题,也为其他类似不确定性问题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提高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探索。结合石油企业的特点,给出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集理论的属性约简方法,精练了该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各指标对石油企业进行了比较,构造了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利用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最小二乘排序模型,对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实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加强钻井井控风险评价是有效降低井喷事故发生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基础工作。为了解决钻井井控风险评价中模糊的不确定的变量难以量化、不能准确量化的难题,将三角模糊数运用到井控风险评价中。针对钻井井控风险的特点,结合现场数据提出了11个关键的钻井井控风险诱因,归纳、分类建立了层次指标体系。结合三角模糊数的理论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钻井井控风险定量评价模型。以罗家16H井为例,提取评价所需要的诱因参数,运用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井的综合风险值为0.624,属于高度风险值范围,故确定为高度风险等级,该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与罗家16H井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研究表明该井控风险定量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用于现场对单井进行钻井井控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油气管道可接受风险评估的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结合社会风险ALARP原则(FN 准则)描述了风险可容忍线和可忽略线的确定方法;采用类别划区法界定了可接受性风险概率标准值;利用ALARP效用函数理论界定了可接受风险评价指标标准分值。既解决了我国资料缺乏情况下风险概率标准值的界定问题,又解决了当前评价模型中的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在实践中如何体现的难题,对提高油气管道风险评估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井筒完整性失效引发的环空带压问题,开展了页岩气井井筒环空带压安全风险定量评估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充分考虑页岩气井的井筒实体屏障、流体屏障、运行管理等实际情况,建立了以环空压力、固井质量和地层完整性3个关键风险指标为依据的页岩气环空带压井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在某页岩气田进行了应用,对19口环空带压井的风险值和风险度进行了定量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从环空最大许可带压值确定、环空带压诊断、环空带压监测管理等方面给出了一套页岩气井环空带压安全管控推荐作法,研究成果为页岩气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减少天然气管道发生第三方破坏泄漏带来的严重危害,提高破损管道的防控力度,通过经典赫兹接触理论,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第三方挖掘机斗齿作用管道的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斗齿冲击角度和冲击深度对管道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挖掘机斗齿吃入深度增大,管道内外壁面的变形越大,卸载内压后管道凹坑变形更加明显。基于输气管道残余应力研究分析,考虑凹坑深度及应力综合评价,对破损管道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以管道应变的6%为临界值,管道外表面凹坑深度的最大值为参考,给出破损管道更换的评价标准。最后,对某管段施工过程中挖掘机斗齿的影响进行了风险评价分析,为实际现场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风险防控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质量风险因素,需要对综合质量风险进行评估。首先本文立足于项目实施阶段,基于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EPC)总承包商视角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将三角模糊数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综合风险评价值到各风险等级的距离确定项目的综合风险程度;最后结合某项目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为风险低,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阶段质量风险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有效地对市政有限空间气体安全进行风险评价,探索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预警,减少气体安全风险造成的人员作业事故。分析影响市政有限空间气体安全的风险因素,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使用IAHP-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综合优化权重,结合权重结果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气体安全风险进行评价。以郑州市航空港区某电力基坑有限空间的风险评价为例,所得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程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较为准确可行,可为市政有限空间实际工程的气体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减阻剂的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天然气长输过程中的能耗并提高管道的输气能力,天然气减阻剂减阻效果的科 学评价是指导减阻剂在现场合理应用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减阻效果评价方法在管输现场的使用中有一定 的局限性,不能较好地满足现场需要。结合减阻剂减阻机理及管输现场对评价方法的要求,对国内外已用到的3 种评 价方法进行分析与完善,并提出两种新的评价方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5 种评价方法进行优选,得出采用输气效 率系数与流量反演求水力摩阻系数联合评价法是评价管输现场减阻剂减阻效果较为合理的方法。根据该评价方法, 研发了一套天然气管输减阻剂减阻效果评价软件。在某输气管线的应用中,软件评价分析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且 同时满足了管输技术工程人员和生产管理者的需求。软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得到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李乔楚  陈军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3):14471-14478
为科学评估岩溶区燃气管道的致灾可能性,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活跃性、灾害因子风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多重维度全面分析致灾事件体系,结合贝叶斯网络的信念传播更新优势逐层推算致灾事件的危险概率;结合易损性与可靠度分析理论,立足于有限元模拟结果和聚乙烯管道特性构建数理模型,从灾害损伤强度和抵抗灾害能力两者的交互作用视角综合核算管道的易损概率,创新“事件危险性+管道易损性”的致灾概率研究范式并开展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易损性-灾害系统集成视角开展致灾概率分析有利于立足系统性视角科学测度致灾事件的危险概率,同时准确评估管道抗外载能力对致灾过程的重要影响;ZJ岩溶区段燃气管道的致灾概率为0.9 692×10-3,属于不可接受等级,需根据成本与效益对岩溶发育程度、管道安全水平、灾害演化趋势等开展持续监测与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19.
随着长输管道建设迅速发展,其沿线普遍发育的河沟道水毁危险性评价成为研究的热点。依据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构建河沟道水毁危险性评价物元模型。在区域地质环境与河沟道水毁基本特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4个具代表性的、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引入灰色关联度法求其权系数,采用可拓关联函数确定待评物元与危险性分级之间的关联度和隶属度。通过实际应用和对比分析,证明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可拓法用于长输管道河沟道水毁危险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