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瓜子叶原生质体苗的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德扬 《科学通报》1984,29(7):434-434
黄瓜在许多国家都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它在植物遗传操作研究中也是很有用的材料。关于黄瓜叶肉细胞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形成已有报道。黄瓜组织培养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成植株也有初步结果。近来,豆科、茄科、十字花科和菊科植物的多种植物的子叶原生质体植株再生的成功促使我们进行黄瓜子叶原生质体器官分化的研究。本文报道黄瓜子叶原生质体的游离方法和苗再生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常迺滔 《科学通报》1989,34(7):537-537
自Cooking 60年代初以酶法制备原生质体获得成功后,原生质体已成为植物生理、植物病理、植物遗传及膜生理等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在病原菌致病毒素对原生质体的研究中,曾报道过专化性毒素Victorin对燕麦原生质体膜的影响,HMT毒素对玉米T细胞原生质体的致死作用等。寄主专化性毒素仅具对个别敏感的基因组或细胞质的专性致死作用,结果往往缺少普遍意义。本文首次用小麦赤霉病致病菌(Fusarium spp。)所产生的经纯化的T-2毒素对小麦原生质体的影响,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植物细胞杂交的概念起始于本世纪初。由于制备原生质体的技术方法、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以及筛选杂种细胞、组织或植株的技术与程序的逐步改进,近十年来已初步建立了植物细胞杂交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再生细胞的分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秋生 《科学通报》1980,25(5):229-229
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以及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进展,已显示了它在开辟农作物育种新途径及遗传工程研究的巨大潜力,所以吸引了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重要作物,特别是禾本科作物原生质体的培养。近年来,在禾谷类作物上已有一些报道,但还不能使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尤其是由叶肉来源的原生质体,迄今还不能有规则的持续分裂。本文报道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分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分子活化分析研究植物原生质体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分子活化分析方法,将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技术与中子活化分析相结合从细胞水平初步研究了植物体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油菜叶片经酶法溶去细胞壁游离出原生质体,EDTA络合除去膜外的稀土,再经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获得纯净原生质体。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原生质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进入了细胞内部。  相似文献   

6.
施华中 《科学通报》1995,40(18):1704-1704
利用花粉作为外源基因的媒介进行植物遗传转化是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而将外源基因导入花粉是这一转化体系的重要环节.但因花粉壁厚,导入外源DNA比较困难,而脱壁后的花粉原生质体则理应相对优越.近年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以花粉原生质体作为转化受体已成为可能.为此,我们以花粉特异启动子Zm13-260控制的GUS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用电激法分别转化紫菜苔花粉原生质体和花粉粒,通过瞬间表达检测,比较了二者的转化效果,并探讨了GUS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花粉原生质体中的时序表达特性.  相似文献   

7.
H.-H.Steinbiβ 《科学通报》1982,27(15):948-948
豆科是一个较大的全世界性的植物群,然而作为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体系一直难于再生。其中仅有紫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叶片来源的原生质体再生小植株的报道。豇豆(Vigna sinensis Savi)是中国、亚洲及非洲的一种重要蔬菜作物。本报告继Davey和Bharel之后,在离体条件下用改进的方法诱导了豇豆叶肉原生质体形态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蓓 《世界科学》1991,13(2):29-31
通过培养细胞再生植株是植物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禾本科植物的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的发展,以及基因的转化,给遗传基因调控和改进粮食植物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9.
李向辉 《科学通报》1978,23(7):385-385
生物科学工作者现在已能将动物、植物、微生物各自不同来源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诱导融合,产生杂种细胞,不仅能将人类和动物细胞,如人+鼠,人+蚊子的细胞,而且也能把植物原生质体和人类细胞融合起来,形成杂种细胞,这种体细胞杂交技术,在体细胞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及肿瘤、病毒学等领域中,给人们带来了广泛的设想和深入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病毒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植物病毒病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近年来进展甚快。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以及原生质体技术更是引人注目。运用组织培养技术防治植物病毒病同发展植物新品种,提高产、质量有密切关系,本期《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病毒病》一文,内容较丰富,可资一读。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低能离子束介导法获得水稻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杨剑波 《科学通报》1994,39(16):1530-1530
水稻转基因的研究自1988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株以来,近几年又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一方面是由于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得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系统的PEG和电激法介导的转基因研究更趋于成熟,尽管这一途径技术难度大并存在着基因型限制,但仍以其较好的可靠性而被认为是最富成效的方法;另一方面、新近发展起来的基因枪.激光微束、超声波等物理手段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方法,都减去了原生质体培养的步骤,并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12.
汪和睦 《科学通报》1985,30(5):382-382
1980年Zimmermann等首先报告了电场诱导细胞融合的新技术。它包括电介质电泳(dielectrophoresis)和可逆电击穿(reversible electrical breakdown)两个电过程。应用电诱导技术已经融合了燕麦、巢菜等植物原生质体。本实验用电诱导方法,融合了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并研究了发展电诱导方法的诸关键因素,改进了实验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技术的成功,及其在许多农作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使我们在性不亲和的物种内进行优良性状的转移,已成为作物基因改良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外源基因在绿豆、赤豆叶肉原生质体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等植物遗传工程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将外源基因直接引入植物细胞或原生质体中成为可能。豆科植物因为其特有的固氮功能,一直是国内外植物生理学家热衷研究的对象。近些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都在致力于建立一些有效的转化系统(如用PEG法、电击、  相似文献   

15.
玉米根细胞质膜水孔蛋白的鉴别分布及其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美君  陈珈  王学臣 《科学通报》2000,45(4):407-411
以玉米为材料,以植物质膜水孔蛋白的抗血清为探针,运用免疫荧光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水孔蛋白在玉米根原生质体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玉米根原生质体细胞膜富含水孔蛋白,它们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Western blotting实验进一步表明,玉米根质膜的水孔蛋白主要以二聚体或二聚体与单体的混合形式存在,分子量分别为55和28ku。原生质体膨胀实验表明,水孔蛋白的抑制剂HgCl2  相似文献   

16.
李昌功 《科学通报》1996,41(14):1327-1329
“配子-体细胞杂交(gameto-somatic hybridization)”是植物性细胞操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小孢子四分体原生质体.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以及成熟花粉原生质体与体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先后均再生杂种植株成功.但迄今的研究多集中于茄科植物,而且关于杂种植株的结实等方面尚无肯定的报道.李昌功等由芸苔属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下胚轴原生质融合再生了3个小植侏,并经染色体计数和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初步鉴定出一株是异源三倍体,两株是异源四倍体.本文报道这3个小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标记技术进一步对其杂种特性鉴定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及杂种植株生长发育的观察将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幼嫩花粉原生质体与甘蓝型油菜(B.napus L.)下胚轴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的3个小植株通过切段繁殖的方法扩增其数量,将高达5cm以上的植株移入田间.以同期的双亲植株作对照,观察比较其生长发育情况.用荧光素二醋酸酯(FDA)染色反应测定成熟花粉的生活力.解剖果实以检查种子形成情况.  相似文献   

17.
自六十年代英国柯京(Cocking)首次用酶法制备植物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以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从而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改变植物细胞遗传特性的美好前景。七十年代以来,通过体细胞杂交方法得到的“新”的杂种植物,基本上是种间或种内的。如烟草种内、种间杂种,矮牵牛种间杂种,苔藓  相似文献   

18.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能够杂交吗?如果采用常规的有性杂交的方法,不可能使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杂交.如果采用传统的嫁接技术,也不可能成功.这是因为双子叶植物有形成层而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并且两者亲缘关系很远,如将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嫁接在一起,接穗会很快死亡.如果采用细胞融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成功的可能性在目前也是非常渺茫的.至今还未见到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细胞融合获得杂交植物的报道.如果采用基因体外重组的方法,实现单子叶植物  相似文献   

19.
钙在红光诱导的绿豆原生质体膨大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程 《科学通报》1994,39(17):1602-1602
在植物光形态建成的研究中,光信号如何传递的问题至今尚不清楚.Roux等曾在Haupt和Weisenseel的基础上,提出钙信使系统参与光信号传递的假说.这一假说已在低等植物转板藻叶绿体的向光旋转和球子蕨孢子需光萌发中得到证实.我们以高等植物绿豆黄化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为实验材料,研究在光敏色素调节的原生质体膨大反应中,钙是否作为第二信使,起着传递光信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籼稻原生质体高频分裂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宝林 《科学通报》1989,34(15):1177-1177
通过原生质体进行细胞融合,外源基因转化已成为定向改造作物种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利用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操作要求原生质体有较高的分裂频率并能再生成完整植株。但是由于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生质体技术在作物改良方面的应用。近年来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相继已有报道。本文报道了以KM8p作为基本培养基培养籼稻原生质体,获得了原生质体高频分裂及植株再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