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中心旋转法设计了防皱整理剂RESIN BRT、拒油防污剂PM-492和氯化镁3个变量、5个水平的20个试验.通过分析试样的折皱回复角、释放甲醛量、撕破强力保留率的等值图,确定了较佳的拒油防污防缩整理工艺:防皱整理剂RESIN BRT 80~85 g/L,拒油防污剂PM-492 40 g/L,MgCl2.6H2O 12...  相似文献   

2.
用双氧水对竹纤维织物进行前处理,低甲醛树脂PS-14对竹纤维织物进行免烫整理.讨论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在不同整理条件下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力等性能,获得了整理优化条件,即低甲醛树脂PS-14160g/L,柔软剂20g/L渗透剂JFC 1g/L,160℃下焙烘4min.  相似文献   

3.
多元羧酸免烫整理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马来酸、马来酸酐、衣康酸为单体,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免烫整理剂.采用正交实验法对PMA整理工艺进行研究,测试了织物的白度、折皱回复角和断裂强力保留率,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PMA用量80g/L,SHP用量24g/L,焙烘温度160℃,pH值为4.为了进一步提高折皱回复角,添加CA和纳米TiO2与PMA一起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结果表明,随着CA用量的增加,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折皱回复角相应提高,但用量过大后,白度会下降.添加纳米TiO2,可提高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  相似文献   

4.
研究BTCA作为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剂,探讨整理过程中各因素对织物折皱回复角,强力保留率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120 g/L,NaH2PO240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4 min.试验结果表明,BTCA对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有良好的抗皱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纯棉机织衬布的超低甲醛树脂防缩整理.探讨了树脂用量、催化剂用量、甲醛捕捉剂用量、焙烘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甲醛树脂整理的最优工艺为:树脂70g/L,催化剂氯化镁7g/L,乙烯脲1g/L。80℃预烘4rain,160℃焙烘120s.整理后衬布的甲醛含量为18.9mg/kg,白度为88.31,撕破强力保留率为88.3%.经向水洗尺寸变化率为-0.40%,纬向水洗尺寸变化率为-0.40%.  相似文献   

6.
SMS手术衣材料的“三拒一抗/单向导湿”双面泡沫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泡沫整理法对纺黏-熔喷-纺黏(SMS)手术衣材料进行一面亲水整理一面三拒(拒酒精、拒油、拒血液)一抗(抗静电)整理,使材料在具有防护性的同时具有单向导湿性能.通过9组正交试验得出最优试验配方:亲水剂质量浓度为30g/L,防水剂质量浓度为75g/L,抗静电剂质量浓度为75g/L,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4min,焙烘温度为120℃,焙烘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7.
采用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AG-7600,交联剂三聚氰胺甲醛对芳砜纶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经过试验,得到芳砜纶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AG-7600整理剂质量分数为6%、三聚氰胺甲醛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1min,整理后织物获得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丁烷四羧酸(BTCA)为压皱定型剂,次亚磷酸钠(SHP)作为催化剂,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JFC为渗透剂,制备出一种牛仔服装用无醛紫外光光催化压皱定型整理剂,将其应用于纯棉靛蓝牛仔服装压皱整理,研究经电晕辐照处理后再经高压喷射处理工艺整理牛仔布,讨论BTCA浓度,纳米TiO2浓度,紫外光辐照照射时间,电晕处理电压和电晕处理时间对牛仔布折皱回复角的影响。结果表明:BTCA浓度,纳米TiO2浓度,紫外光辐照照射时间和电晕处理时间对牛仔布折皱回复角影响较大,电晕处理电压对牛仔布折皱回复角影响较小,综合考虑,紫外光光催化定型整理剂对牛仔布的较合适的整理工艺条件为:BTCA浓度125g/L,纳米TiO2浓度0.1%,紫外光辐照照射时间30min,电晕处理电压13kV和电晕处理时间3min。  相似文献   

9.
海藻酸衍生物与柠檬酸混合应用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邦  隋淑英  张林  朱平  董朝红 《科技信息》2011,(7):I0025-I0025,I0410
将海藻酸衍生物PGA与柠檬酸混合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改变PGA、柠檬酸的用量、不同的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通过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以及撕破强力等性能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较优工艺条件为:海藻酸丙二醇酯为25g/L,柠檬酸为60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150s。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混合醇醚化DMDHEU树脂合成超低甲醛树脂.探讨了混合醇组成、混合醇用量、邻苯二甲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值对醚化后DMDHEU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和分析树脂中羟甲基含量、游离甲醛含量以及整理后织物的释放甲醛量、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等,确定了较佳的混合醇醚化工艺:混合醇由66%二甘醇、17%乙二醇、17%甲醇组成,用量为DMDHEU用量的36%,邻苯二甲酸酐用量为混合醇用量的0.5%,反应温度70~72℃,反应时间4 h,pH值3.1~3.3,醚化后树脂的游离甲醛量低于0.4%,整理后织物上的释放甲醛量为37.6 mg/kg,折皱回复角较原布提高了100°以上,经向撕破强力保留率高于50%,综合性能优于用二甘醇醚化的DMDHEU树脂.  相似文献   

11.
宋海涛  隋淑英  朱平  董朝红  张林 《科技信息》2011,(3):I0197-I0198
In this paper,the wrinkle resistant finishing of cotton fabric with the complex system of PBTCA and CA was mainly discussed.The influence of finishing conditions such as the amount of finishing agent and catalyst,curing temperature and curing time were studied.Wrinkle recovery angle(WRA),breaking strength(BS) and whiteness(Wh) of finished fabric were measured.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finishing conditions were PBTCA 120g/L,CA 50g/L,sodium hypophosphite 50g/L,triethanolamine 20g/L,cured 170℃ for 120s.  相似文献   

12.
用纳米氧化锌与水溶性聚氨酯配制功能整理剂,其中粒径100nm以下的纳米氧化锌粒子达到95.22%.研究其对棉、丝织物抗皱、抗紫外线及抗菌的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棉、丝织物回复角提高,抗皱性改善,且有较好的强力及白度保持率;经纳米氧化锌水溶性聚氨酯整理剂整理的纯棉织物,10次水洗后的紫外防护因子(UPF)等级达到50 ,整理剂放置30d后,再经轧烘焙整理织物的UPF保持率分别为95.39%和95.11%,UPF等级保持不变,整理后的棉织物有明显的抗大肠杆菌抑菌圈.  相似文献   

13.
用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二乙胺反应,经季铵化反应制得抗菌剂GD-1,并对纯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抑菌率、白度、断裂强力、折皱回复角等性能.整理后棉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74%和99.37%,自制抗菌剂GD-1的最佳应用工艺为:GD-1用量20g/L ,pH=6,80℃预烘,120℃焙烘.整理后的棉织物洗涤50次后,抑菌率仍能保持在80.95%左右.  相似文献   

14.
离子基法合成的马来酸酐低聚物的多个酸酐及多个羟基的特殊结构,使其有可能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与纤维发生稳定的交联结构,且工业成本明显降低,因此,以马来酸酐低聚物作为无甲醛整理剂对丝和棉纤维上的整理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织物的增质率、折皱回复角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确立了较好的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选用13种涤棉面料制作女铅笔裤,讨论了面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对铅笔裤轮廓感的影响.测试了面料的面密度、厚度、经纬密、总紧度、悬垂系数、弯曲刚度及折皱回复角等物理力学性能;将面料制作成铅笔裤,拍摄真人穿着时动态与静态的外观形态,并利用Corel Draw软件描绘出铅笔裤的静态轮廓;邀请专家对轮廓感进行主观优劣评价;用相关分析法考察了铅笔裤轮廓感与面料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面料的折皱回复角与铅笔裤的轮廓感显著相关;折皱回复角较大、悬垂性和弯曲刚度适度的面料适于制作女铅笔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甲醇用量、醚化时间、醚化温度以及醚化体系pH值对改性DMDHEU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和分析树脂的羟甲基甲醛含量、游离甲醛含量以及整理后织物的游离和水解甲醛量、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等,确定了较佳的甲醇醚化工艺:甲醇用量为DMDHEU用量的36%,反应体系pH值为1.7~1.9,反应温度为50~52℃,反应时间为3.5 h,醚化后树脂的游离甲醛量低于0.3%,整理后织物上游离和水解的甲醛量为38.37 mg.kg-1,折皱回复角较原布提高了近100°,经、纬向撕破强力保留率均高于50%.  相似文献   

17.
以苯乙烯、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反应单体,在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乳液.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得到了性能较好的含氟拒水整理剂.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的单体已成功引入到共聚物链段中.用合成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对纯棉织物进行织物的拒水整理,得到该整理剂的最佳应用工艺为:整理剂用量50g/L,轧余卒80%,100℃预烘3min,170℃焙烘18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