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靖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尤其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因此,基于现代旅游和宜居城市理念,根据曲靖文化特点可分为市井饮食、百姓饮食、民族饮食、时令饮食等四大类。并对曲靖饮食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造提升曲靖城市饮食文化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郑小虎  刘平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6):49-50,62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开展,人们在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旅游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时,也给旅游目的地传统民族文化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保护与开发这一矛盾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尤为明显。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具有独一性和易破坏性,在纯粹追求经济利益的开发中受到破坏。通过对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的个案调查,发现这种破坏表现在:民族文化同化、民族文化商品化、民族文化庸俗化以及民族文化原生态土壤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3.
通过环巢湖名菜、名点、名席及风味特产等饮食文化资源的梳理,分析目前环巢湖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从培育饮食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建设饮食文化博物馆、打造饮食旅游节庆、设计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建设饮食文化地标及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等六个方面对环巢湖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民族文化旅游迅猛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之间如何有效的融合与链接,实现共荣互惠的双赢局面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覆盖了保护、管理、利用、解说和价值转化等环节的五位一体开发路径,以期为广大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泰安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地域性强、品种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在此基础上,笔者深入探讨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以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旅游业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为核心,为了能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民族文化,使之可持续利用,特以黔东南为例,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资源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火锅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和最有特色的优势资源之一。将火锅这一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对促进重庆旅游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打造重庆火锅文化旅游需要全方位的深层次挖掘,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旅游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的灵魂.本文论述了湖南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以及同时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湖南民族文化的正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湖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它有许多的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民族性、综合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兼容性、休闲性等特点。它的旅游开发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保等价值。在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对比性、保护、特色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拉祜族是云南15个特有民族之一,拉祜族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讨论拉祜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以全国唯一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提出了拉祜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视觉性民族文化元素是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符号,也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识别码和关键吸引物.白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参与性大、视觉冲击力强,开发利用得当,能够有力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旅游产品的品质.因此,我们应对视觉性白族文化元素的类型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得失与提升途径进行分析,并探索创新利用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旅游的灵魂,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深入民众的生活,才有可能了解和感悟到当地的民族文化环境,才有可能咀嚼体会当地人民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才能实现追求文化差异或文化认同,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才能满足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如今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民族文化能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也在以民族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占据着旅游业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它有许多的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民族性、综合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兼容性、休闲性等特点.它的旅游开发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保等价值.在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对比性、保护、特色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古蜀道是古代蜀国和秦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是联系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在沟通四川盆地和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蜀道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巨大,其旅游价值集中表现在三国文化旅游价值、宗教朝觐旅游价值、饮食文化旅游价值、军事文化旅游价值和科学考察及生态旅游价值等方面,深入开展古蜀道旅游价值研究,有助于促进蜀道沿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清文化与打造辽宁清文化品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拥有独特的清文化历史文脉,开发和利用清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关键在于打造一系列清文化品牌。在品牌定位指导下,挖掘清文化内涵,延伸品牌到艺术创作、旅游、商品等行业,加大品牌推广,运用独特的民族韵味进行经济运作,可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乏活力。南宁市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一直以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没有很好结合,造成南宁市的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是各打各的牌,没有融合。南宁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因素,只有注入文化的内容,旅游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提要:民族旅游开发会对传统聚落景观产生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以一个典型民族旅游地——桂林市龙胜县龙脊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后景区内传统聚落在聚落形态、经济活动、文化认同、社会秩序等四个细分景观空间上的嬗变现象,为民族旅游业发展进行政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牛笑 《世界知识》2021,(4):70-71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受地理生态环境、生活生产方式、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民族在饮食结构、饮食习惯、营养观念等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对于不同饮食文化的探究可以增强对该民族群体性格、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