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考察钯的两种联吡啶配合物:Pd(bpy)Cl2(1)和Pd(bpy)2(ClO4)2(2)的光谱、热谱和电化学行为,得出配合物1不仅在负电势方向扫描时出现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而且在正电势方向扫描时也出现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对应在350~450nm间出现较强MLCT吸收带;而配合物2在0~1.5V范围不出现氧化还原峰,对应350~450nm间不出现较强MLCT吸收带.配合物中Pd~Cl伸缩频率为354~343cm-1,Pd-N的伸缩频率为445~455cm-1之间,中心离子的吸电子作用使配体的IR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含三齿不对称多吡啶配合物[Ru(ptp)(bpy)Cl]ClO4和bpy分别表示3-(2-邻菲罗啉基)-1,2,4-三嗪并[5,6.f]菲和2,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EA)、电喷雾质谱(ES-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电子吸收光谱(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由于ptp较强的吸电子能力,使它与[Ru(ptp)(bpy)Cl]ClO4和[Ru(pta)(bpy)Cl]ClO4相比,MLCT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而阳离子的氧化峰也变得更正。  相似文献   

3.
合成、表征了2个类似的含有4,5-二氮杂芴的二足配体L1和L2.配体L1和L2分别含有9-(2-羟基)苯亚氨基-4,5-二氮杂芴和9-(4-羟基)苯亚氨基-4,5-二氮杂芴.配体和Ru(bpy)_2Cl_2·2H_2O在2-甲氧基乙醇中回流反应得到相应的钌(Ⅱ)配合物[{Ru(bpy)2}_2(μ2-L1)](PF6)4和[{Ru(bpy)_2}_2(μ2-L2)](PF6)_4.对这2个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氧化还原性质进行研究.这2个配合物的金属-配体核移跃迁(MLCT)吸收峰在443 nm,发射峰在580 nm.这2个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图显示在1.34 V有1个RuⅢ/Ⅱ的可逆氧化峰和3个基于配体的还原峰.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ntb)为配体的单核铁(Ⅲ)配合物[Fe(ntb)Cl2]Cl·THF·H2O,对配合物进行了IR、UV-vis和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阳离子含有一个中心金属Fe(Ⅲ)离子,与一个烷基胺氮、三个苯并咪唑氮和两个氯离子配位,形成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分子和外界阴离子以及溶剂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在0.8~-0.8 V (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合物呈准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在pH 8.2和40℃的条件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配合物的拟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其速率常数为0.32 min-1.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ntb)为配体的单核铁(Ⅲ)配合物[Fe(ntb)Cl2]Cl.THF.H2O,对配合物进行了IR、UV-vis和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阳离子含有一个中心金属Fe(Ⅲ)离子,与一个烷基胺氮、三个苯并咪唑氮和两个氯离子配位,形成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分子和外界阴离子以及溶剂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在0.8~-0.8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合物呈准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在pH 8.2和40℃的条件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配合物的拟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其速率常数为0.32min-1.  相似文献   

6.
研究四 - (对 -癸酰氧基 )苯基卟啉及其配合物在 1 90~ 360 0 cm- 1范围内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 ,对主要谱带进行经验归属 .结果表明 ,331 8.0 cm- 1和 968.4cm- 1处的吸收谱带分别是四 - (对 -癸酰氧基 )苯基卟啉 N— H键的伸缩振动和面内弯曲振动 ,生成配合物后这些谱带消失 .~ 2 50 cm- 1处的吸收谱带是 M— N键伸缩振动和卟啉环变形振动的复合振动 ,~ 32 7cm- 1处的吸收谱带是 M—Cl键的伸缩振动 ,金属敏感带出现在~ 1 354cm- 1,~ 1 0 1 9cm- 1,~ 991 cm- 1,~ 791 cm- 1,~ 737cm- 1,~ 633cm- 1和~ 2 36cm- 1处 .  相似文献   

7.
合成、表征了一个多吡啶配体(L)和相应的Ru(Ⅱ)配合物[(bpy)2RuL](PF6)2.在室温乙腈溶液中,该配合物在452nm显示特征的金属-配体核移跃迁吸收峰,在641nm显示特征发射峰.电化学测试显示配合物有一个基于钌(Ⅱ)的氧化过程和三个基于配体的还原过程.配合物与钠离子的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电化学滴定进行研究.把钠离子加入到配合物的乙腈溶液中,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加、紫外可见吸收蓝移、基于钌(Ⅱ)的氧化峰向阴极移动.  相似文献   

8.
在乙醇介质60℃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合成了铒(Er)-谷氨酸(L-Glu)-邻菲啰啉(Phen.H2O)三元稀土配合物,并利用摩尔电导、络合滴定分析、红外光谱(IR)、热重-差热(TG-DTG)等测试分析,测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Er(Ш)(Glu)2Phen]Cl3.2H2O.通过循环伏安测定了配合物在铂盘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HAc-NaAc缓冲溶液(pH≈6.0)中配合物{[Er(Glu)2Phen]Cl3.2H2O}和ErCl3.6H2O在-0.3V~-1.0V(νs.SCE)电位范围内均表现出电化学活性,配合物的电化学活化中心是Er3+,该配合物为准可逆体系。在扫描速率:0.05V/s~0.2V/s范围内,配合物的还原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呈现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对称配体氮苯甲酸氮乙二胺草酰胺镍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 ,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该修饰膜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甲醛的电催化氧化。在 0 .1mol·L-1NaOH溶液中 ,膜的循环伏安图在 0 .4V和 0 .3V处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 ,对应着Ni(Ⅱ ) /Ni(Ⅲ )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属一电子过程 ,实验结果还表明电荷在膜中的传递为扩散控制。实验测定了在 0 .1mol·L-1NaOH中 3种不同厚度修饰膜电极、扫速在 10~ 40 0mV/s范围内氧化还原峰的特征。当配合物表面含量是 9.4× 10 -10 mol·cm-2 时 ,膜中电荷的扩散系数Dct是 1.1× 10 -12 cm2 ·s-1。该修饰膜对甲醛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且稳定性高 ,连续催化 2h以上峰电流才开始下降。常温下将修饰电极置于空气中放置 10d其催化性能也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 TiO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TiO2-RGO),将其应用于固定血红蛋白(Hb)制备出相应的蛋白质电化学传感器.光谱技术表征表明Hb被TiO2-RGO固定化不改变其原始构象;循环伏安扫描出现一对良好准可逆氧化还原峰,表明Hb的电化学活性保持良好.该传感器对NaNO2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还原峰电流值...  相似文献   

11.
首先, 合成并表征一种新型配合物Cu2(L-Arg)2(SSA)(H2O)2 (L-Arg=精氨酸, SSA=磺基水杨酸), 然后以鲱鱼精DNA为靶点, 用电化学法、 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配合物与DNA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当扫描速率为0.1 V/s时, 配合物在0.124 8,-0.518 9 V处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 且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随扫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反应由扩散过程控制; 加入DNA后, 配合物的氧化和还原峰电流均减小, 式量电位增大, 配合物的峰位发生移动, 吸光强度降低, 且与DNA的浓度呈正相关; 配合物的相对黏度呈增大趋势. 因此配合物与DNA间存在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u(II)的二维网状聚合物[Cu(tza)2]n(Htza=四氮唑乙酸)的晶体.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47974(5)nm,b=1.17811(12)nm,c=0.94739(10)nm,β=103.727(2)°,V=0.52016(9)nm3,Dc=1.578g·cm-3,F(000)=357,Z=2,μ(MoKα)=1.057mm-1,R1=0.0128,wR2=0.142.中心Cu(II)与配体形成近似菱形结构,测定了该配合物在DMF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法表明该配合物存在较好的氧化还原性,其氧化峰、还原峰的峰电位分别为0.29、-0.20V,其是Cu(II)和Cu(I)之间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两种新的异三核配合物 [Ni2 Fe(C2 O4) 3(bpy) 4 ] (Cl O4)  (1 )和[Ni2 Fe(C2 O4) 3(Me2 phen) 4 ] (Cl O4)  (2 ) ;其中 bpy和 Me2 phen分别表示 2 ,2’-联吡啶和 2 ,9-二甲基 -1 ,1 0 -邻菲咯啉 .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以及磁性的测定 ,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之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作用 .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双核钴 (Ⅱ )配合物 :[Co2 (IPHTA) (bpy) 4](ClO4 ) 2   (1)和 [Co2(IPHTA) (tmd) 4](ClO4 ) 2   (2 ) (IPHTA代表间苯二甲酸根阴离子 ;bpy和tmd分别为 2 ,2′_联吡啶和 1,3_丙二胺的缩写 ) .基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间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 ,每个钴 (Ⅱ )离子处于畸变的八面体环境 .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 ,并用Heisenberg模型求得交换积分J分别为 8.6 9cm- 1(1)和 8.2 6cm- 1(2 ) ,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钴 (Ⅱ )离子间存在弱的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Tb(Trp) 3Cl3·H2 O、Dy(Trp) 3Cl3·H2 O和Ho(Trp) 3Cl3·H2 O固态配合物 ,在30 0~ 80 0nm测定并解释了配合物的光声光谱 ,从无辐射跃迁角度研究色氨酸固态配合物的能级状况和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 ,结合荧光光谱研究了色氨酸固态配合物的发光特性 ,结果表明固态配合物中色氨酸配体可有效敏化Tb3+离子的发光 ,而由于热去几率速率增大导致配体向Dy3+的能量传递效率降低 .首次将相位分辨光声分析法用于Ho(Trp) 3Cl3·H2 O配合物的谱峰解析 ,通过光声谱同相和正交相信号可以计算配体光声吸收的位相为 10 6° ,位相改变 90°后就得到仅与Ho3+相关的光声光谱 .相位分辨光声光谱法不受谱峰的形状和重叠程度的限制 ,仅与不同吸收中心产生的位相有关  相似文献   

16.
聚苯胺膜电变色反应的椭圆偏振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场椭圆偏振技术在330-700nm波长范围内研究了从酸性水溶液中电聚合而成的聚苯胺膜的电变色反应。膜的还原态(-0.2V)在390-400nm、氧化态(0.55V)在500-530nm出现椭圆谱峰;从还原态(黄色)到氧化态(绿色)的电变色反应要经历一个中间态,其谱峰出现在466-470nm。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2种Cu(Ⅱ)配位超分子配合物:Cu(C9H6NO)2(1)和[Cu(phen)2Cl].ClO4(2).对2种配合物的单晶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均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Cu(C9H6NO)2的晶胞参数为a=1.068 2(9)nm,b=0.862(7)nm,c=1.526 9(13)nm,β=102.137(10),V=1.374(2)nm3,Z=4,Dcalc=1.700 g.cm-3,F(000)=716,R1=0.056 4,wR2=0.152 0;[Cu(phen)2Cl].ClO4晶胞参数为a=1.268 9(2)nm,b=1.124 49(18)nm,c=1.723 0(3)nm,β=111.61°,V=2.58(6)nm3,Z=4,Dcalc=1.624 g.cm-3,F(000)=1 132,R1=0.073 5,wR2=0.175 4.同时对配合物的UV-Vis-NIR,IR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18.
铕(Ⅲ)-邻菲罗啉-苯并咪唑配合物的电化学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铕(Eu(Ⅲ))-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BIM)三元配合物[Eu(Ⅲ)(Phen)(BIM)]Cl3·2H2O在铂盘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1.0~0.2V(vs.SCE),以HAc—NaAc(pH≈6)缓冲溶液为底液时,配合物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对不同浓度配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还原峰与浓度成正比.通过将配合物与所含各配体及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化学行为比较,三元配合物的电化学活性中心为Eu^3+.  相似文献   

19.
以现场紫外 -可见及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四 (对 -辛酰氧基 )苯基卟啉锰在二甲亚砜中的电还原过程 .结果表明 ,该金属卟啉配合物在非质子介质中经历了二步单电子还原反应 ,氧化态敏感带出现在 1 52 2 cm- 1,1 464cm- 1,1 2 0 4 cm- 1,1 0 0 5cm- 1和 80 7cm- 1附近 ,随中心金属氧化态降低 ,吸收带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20.
通过配位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了一种含2-(2,4-二氟)苯基-4-吡啶甲酸的新颖C,N-配位型环金属化钌配合物Ru-1,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与Ru-1结构吻合;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吸收最大值位于524 nm,比水解前的配合物红移近5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