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山梨酸(SA)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原料合成三元稀土配合物,利用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Eu(Phen)(SA)2]·2H2O和[Sm(Phen)(SA)3]。此外,通过紫外光谱和黏度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与鲱鱼精DNA(hs-DNA)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产生减色效应;随着配合物加入量的增加,DNA溶液的相对比黏度增大。这些信息都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机制属于嵌插作用。通过计算两种配合物分别与DNA的结合比、结合常数以及热力学参数,表明这两种配合物与DNA之间的反应是由熵驱动而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2.
以壳寡糖为原料, 制备O 季铵化硫脲壳寡糖, 并用红外光谱、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热重 差热分析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 以鲱鱼精DNA为靶点, 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法研究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 实验结果表明: 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在213.5,280.0 nm处出现吸收峰, 其热稳定性较差, 在180 ℃开始氧化分解; 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的紫外 可见吸收峰在加入DNA后发生变化; 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使铁氰化钾 DNA体系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 式量电位发生正移, 并使DNA的黏度增大, 即O 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与鲱鱼精DNA之间存在嵌插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首先, 合成并表征一种新型配合物Cu2(L-Arg)2(SSA)(H2O)2 (L-Arg=精氨酸, SSA=磺基水杨酸), 然后以鲱鱼精DNA为靶点, 用电化学法、 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配合物与DNA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当扫描速率为0.1 V/s时, 配合物在0.124 8,-0.518 9 V处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 且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随扫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反应由扩散过程控制; 加入DNA后, 配合物的氧化和还原峰电流均减小, 式量电位增大, 配合物的峰位发生移动, 吸光强度降低, 且与DNA的浓度呈正相关; 配合物的相对黏度呈增大趋势. 因此配合物与DNA间存在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谱法、黏度法和DNA热变性方法研究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Ⅲ)配台物(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结台常数结果表明:该配台物加人鲱鱼精DNA后,特征吸收峰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但峰位红移现象不明显;该配台物能猝灭中性红DNA体系的荧光;该配台物与鲱鱼精DNA的结台常数K_(20)=5.91×10~3L/mol,K_(35)=7.70×10~3L/mol,二者作用的物质的量比为1;该配台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热力学函数△rH_m~e=1.34×10~3J/mol,△rG_m~e=-2.12×10~4J/mol,△rS_m~e=76.41 J/(mol·K);鲱鱼精DNA的相对黏度增大,熔点明显升高,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为插人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由炮兵学院南京分院设计研制的某型火炮射击训练模拟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以壳寡糖为原料,制备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差热分析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以鲱鱼精DNA为靶点,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法研究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在213.5,280.0nm处出现吸收峰,其热稳定性较差,在180℃开始氧化分解;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在加入DNA后发生变化;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使铁氰化钾-DNA体系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式量电位发生正移,并使DNA的黏度增大,即O-季铵化硫脲壳寡糖与鲱鱼精DNA之间存在嵌插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我院炮兵装备研究所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某型火炮射击训练模拟系统中网络通信模块的实现方法及所用到的相关理论,着重探讨了网络同步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邻香草醛对天然高分子壳寡糖进行改性, 将其与具有优异配位性能的席夫碱和Cu2+配位, 制备邻香草醛席夫碱改性壳寡糖的铜配合物, 并通过循环伏安法、 紫外光谱、 黏度和熔点法, 考察席夫碱及铜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配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 当扫描速率为0.025~1.0 V/s时, 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反应主要由吸附过程控制; 加入DNA后, 配合物的氧化峰电流减小, 峰电位微弱移动, VCOS Cu13和VCOS Cu31与DNA可形成1∶1(物质的量比)型配合物, 结合常数分别为0.78×104,0.69×104 L/mol; 配合物的吸收峰强度降低, 峰位出现红移; DNA的相对黏度和熔点在加入配合物后增大; 席夫碱及两种配合物以嵌插模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9.
60℃下,在95%乙醇溶液中,采用常规溶液法合成了钕(Nd)-甲基丙烯酸(MAA)-8-羟基喹啉(Hq)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组成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确定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Nd(MAA)2(Hq).此外,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测定研究了Nd(MAA)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Nd(MAA)2(Hq)与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为插入作用,两者之间作用的结合常数K=5.78×103 L/mol.  相似文献   
10.
冯小强 《科技信息》2010,(28):I0223-I0223
本文针对C语言实际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从多个方面对如何作好C语言教学进行了讨论,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实际可行的C语言教学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