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加入不同量合金元素镍、铬对D型石墨铸铁初生奥氏体枝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镍和铬都能够促进D型石墨铸铁中初生奥氏体骨架的生长,本实验中,加入镍或铬的量越大,效果越大。加入镍促使形成分枝较少的长椭圆初生奥氏体,加入1.0%镍时获得最大初生奥氏体量。铬亦促使形成分枝较少的椭圆初生奥氏体,加入量达到0.8%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研究应用地方生铁,通过加入铝、钛的方法,在砂型中成功地制取了D型石墨铸铁.试验表明,铝、钛合金元素能促进形成组织细而密的D型石墨,从而提高的铸铁抗氧化性.同时,随着铝、钛合金元素加入量增加,铸铁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层,防止内部氧化的发生,提高铸铁的抗氧化性.在600℃下氧化,D型石墨铸铁的含碳量为3.06%,含硅量为2.66%,含铝量为0.22%,含钛量为0.41%,抗氧化性最佳;而在900℃下氧化,其含碳量为3.06%,含硅量为1.73%,含铝量为0.09%,含钛量为0.41%,它的抗氧化性最佳.  相似文献   

3.
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SEM与EDS对试样进行了组织与成分分析,并测定了试样的冲击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得到细化,冲击韧性得到改善;当V的加入量增加至4%(质量分数)时,基体上弥散分布大量VC颗粒,使得材料有潜在的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4.
中铬铸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制了一种不含镍的中铬铸铁以代替镍硬Ⅳ型铸铁,并研究其成分、组织与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铬铸铁中可加入适量的铜、锰代替镍,以提高淬透性;但同时使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合适的铜量需视壁厚而定.加入适量的铝进行炉前孕育处理,细化了碳化物,导致机械性能的提高.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使中铬铸铁得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研制结果表明:中铬铸铁在常规机械性能及抗磨粒磨损耐磨性上己接近或迟到镍硬Ⅳ型铸铁水平,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但淬透性仍低于镍硬Ⅳ型铸铁.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硼、铬、铜和磷诸元素对白口铸铁冲击韧性、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种硼铬低合金铸铁,用于面粉机磨辊生产,显著地提高了磨辊的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以硼、铬取代镍、钼合金还可使磨辊的生产成本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ay衍射仪和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钼含量的变化对高铬铸铁中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钼可以细化组织和改变碳化物形貌及分布,碳化物由长条状转变为球状,对基体的割裂程度减小明显。在高铬铸铁中加入合金元素钼可在不牺牲其韧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其硬度及耐磨性,其中一部分钼固溶于奥氏体中提高了高铬铸铁淬透性,一部分与碳形成新的化合物Mo2C,从而提高了高铬铸铁的耐磨性。当钼的总加入量为0.9%时,高铬铸铁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制做内燃饥气阀座的新材质——铬镍铜合金铸铁。该铸铁具有合金元素用量少,生产成本低、抗生长、抗氧化及抗腐蚀等性能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来看,尚不能在铸态条件下获得全珠光体组织,而且也缺乏这方面的系统试验研究。本文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近二百炉次的试验,研究了 C、Si、Mn、Cr、Mo、V、Sb、Sn、B、Nb 和 W 等元素对石墨形态和基体的影响,并把这些元素对基体组织的影响进行分类、探索了获得珠光体基体蠕虫状石墨铸铁化学成分选择的原则。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地调正碳当量,加入一定量的锰或其他合金元素可以在铸态基体组织中稳定地获得90%以上的珠光体。这种合金蠕墨铸铁的抗弯强度达90kg/mm~2,抗拉强度达43~47kg/mm~2,挠度,4~6mm,布氏硬度249Hs(在φ30mm 试棒上测定)。  相似文献   

9.
Ce对耐热铝导体材料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阻率测试、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添加不同含量稀土Ce对铸态耐热铝导体材料Al-0.15Zr合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e能净化基体,与杂质相形成金属间化合物,改变杂质相的形态和分布;添加适量的Ce,显著细化了晶粒和枝晶组织,有利于导电性和强度的提高;随着Ce加入量的增大,晶粒细化效果更好;当Ce含量(质量分数)超过0.3%以后,二次枝晶间距继续减小,但晶粒尺寸细化不明显;当Ce含量为0.3%和0.4%时,Al-0.15Zr合金的导电性和强度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系列试验表明,严格控制高磷铸铁中各元素的含量,并进行孕育处理,可以达到用户对高磷铸铁的组织和性能要求。Si含量在2.0%~2.4%,Mn含量不小于0.57%时,基体中珠光体含量可达98%以上;当磷含量降到一定程度(0.63%)时,磷共晶呈断续网状;通过用Si Ba合金对铁水进行孕育,提高了石墨化能力,形成了A型石墨;另外,磷共晶量较高时,少量铁素体并不能降低铸件硬度。通过实验室小批量生产,经随机抽样检查铸件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铈和铬的加入量对纯铜的导电率、强度、硬度、耐磨性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纯铜中加入适量和铬可以在不影响纯铜的良好导电性的同时,提高其强度、硬度,并可有效的细化组织,净化基体。试验结果表明当铜中铈铈的加入量为0.08%,铬的加入量为0.4%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铬系白口铸铁腐蚀磨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了共晶碳化物数量在20—25%范围内,含铬量由2—24%,铸态及热处理态的铬系白口铸铁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腐蚀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酸性介质中,腐蚀是导致腐蚀磨损失重量增大的主要因素,含铬量较高的奥氏体有较好的腐蚀磨损抗力,碳化物存在没有任何益处;在弱酸性介质中,腐蚀与磨损共同对腐蚀磨损失重量起作用,提高基体含铬量,保持适当数量碳化物将有效地提高其腐蚀磨损抗力;在中性及碱性介质中,磨损是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基体硬度有助于腐蚀磨损抗力的提高.合金元素铜可降低基体腐蚀速度,促进基体钝化,且有利于腐蚀磨损抗力的改善.本文研究结果为杂质泵过流部件的选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制做内燃机气阀痤的新材质-铬镍铜合金铸铁。该铸铁具有合金元素用量少,生产成本低,抗生长,抗氧化及抗腐蚀等性能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对合金铸铁化学成分的添加及量的控制,改善高铬铸铁共晶碳化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通过稀土、钒、钛的微量加入及复合变质处理使高铬铸铁组织细化,并进一步改善碳化物形态,获得硬度、耐磨性和韧性的良好配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D型石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激冷铸铁凸轮轴D型石墨形成条件,并通过试验的方法来寻找和确定影响北京现代轿车α系列激冷铸铁凸轮轴轴颈出现D型石墨的因素.在生产激冷铸铁凸轮轴过程中,要将D型石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会降低凸轮轴的强度和机械加工性能.通过控制合金元素、铁液的过热保温时间、过热温度、浇注时间、浇注速度、铁液的孕育处理、孕育剂的选择、冷铁的尺寸等因素,来控制凸轮轴的轴颈处的D型石墨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6.
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形的新铸造技术,在镁合金零部件制造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采用消失模铸造AZ91D合金,研究了Y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Y对镁合金显微组织的细化机理和力学性能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微量Y的加入可显著细化合金基体组织,同时该元素的加入可使合金内形成方块状的Al6Mn6Y相和杆状的Al2Y相。当Y含量为1.5%时,合金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此外,与常规AZ91D合金相比,含Y的AZ91D合金在固溶、时效后的合金硬度及抗拉强度明显升高,同时延缓合金时效过程,使得合金到达时效峰值所需时间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17.
高铬铸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很好的耐磨性。它多被应用于矿山、冶金、水电和工程机械上。 铬是高铬铸铁中的主要合金元素。Cr/C比对含金的硬度、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一些文献中给了某些场合下应用的Cr/C比,并可做为材料成分设计的借鉴,但对特定使用条件下的高铬铸铁的Cr/C比仍须通过试验研究加以确定。 喷砂管嘴的内壁主要承受高速砂流的磨损。该高铬铸铁的含碳量规定为2.8—3.2%,确定与之相对应的铬含量的最佳范围,使其材料的抗磨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是本文所研究的问题。 将不同含铬量的试样(铬含量变化范围:4.1—39.6…  相似文献   

18.
高阻尼铸铁及阻尼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微量合金元素对铸铁阻尼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铸铁的阻尼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铸铁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Zr、Cr、Mo、Cu、Al等,且它们的加入量之间匹配适当时,能够获得强度性能比较好的高阻尼铸铁,其阻尼性能值ψ可达20%以上,抗拉强度σ_b约为196MPa。  相似文献   

19.
低铬白口铸铁的冲击磨损耐磨性和断裂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对不同基体硬度的低铬铸铁冲击磨损耐磨性和断裂韧性的研究,发现低铬铸铁的断裂韧性K_(1c)与基体硬度呈线性关系,基体硬度越高,K_(1c)越小.低铬铸铁冲击磨损形式在冲击能量不同时相异,在冲击能量为2.5J时,磨损以切削形式为主,冲击磨损耐磨性随硬度增加而增加,随断裂韧性增加而降低;冲击能量为4.5J时,磨损以塑变形式为主,冲击磨损耐磨性随硬度增加而降低,随断裂韧性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采用真空熔炼制备了不同含碳量的Cu-14Fe-C合金,研究了碳对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Cu-14Fe合金中添加C使第二相产生球化趋势,添加量达到0.7%时球化十分显著且尺寸明显增大;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铸态Cu-14Fe-C合金中铁元素和碳元素主要分布在第二相中,基体中含量很少;随着碳含量逐渐增加,合金硬度不断提高,含量增加至0.7%时硬度开始略有下降;合金中碳含量为0.2%时,由于形成碳铁化合物,降低了铁元素在铜基体中的固溶度,使基体对电子的散射作用减弱,导电率提高到21.08IACS%,碳含量继续增加到0.7%,导电率又下降为16.74 IA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