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六种裸燕麦品种苗期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干旱法,每隔4天取裸燕麦苗期叶片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综合比较其抗旱性能。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则呈增加趋势。根据指标分析,综合得出6种裸燕麦品种的抗旱性为:马营莜麦、定莜1号相对抗旱,青永久887、NEON中度抗旱,内蒙莜麦和青永久747的抗旱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下榆科3种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榆科树种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比较其抗旱性,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青檀、朴树、榔榆幼苗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榆科3种幼苗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随胁迫程度加剧,水分饱和亏缺增大,水势降低,质膜透性增大,膜伤害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表现出“增加→下降→再增加”的变化过程,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树种不同而异。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3个树种幼苗抗旱能力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榔榆幼苗的综合抗旱能力最强,青檀次之,朴树较差。  相似文献   

3.
干旱对麻疯树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3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逆境对麻疯树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分别测定不同胁迫程度下麻疯树幼苗中水势、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丙二醛等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研究麻疯树的抗旱机理.结果表明,麻疯树幼苗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叶片水势下降,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丙二醛含量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初步说明麻疯树在遭受干旱胁迫时其渗透调节作用会增强,生物膜的通透性也会增加.同时,通过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发现对照组和干旱胁迫组的基因表达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药用植物根区土壤木霉菌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选取了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分离的7种木霉菌,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2种方式,通过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0、60、120、180、240 g/L)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环境对木霉菌生长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干旱程度下,木霉菌种间生物量存在差异.对于Trichoderma atroviride和T. lixii,其生物量仅在PEG-6000质量浓度60 g/L时高于对照组,而T. longibrachiatum生物量除PEG-6000质量浓度120 g/L外,其他PEG-6000质量浓度下生物量均高于对照组.随干旱程度增强,木霉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而谷胱甘肽(GSH)含量(除T. virilente、T. afroharzianum和T. inhamatum)整体呈降低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因不同干旱程度和木霉菌种而异.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和木霉种类对木霉菌生长及生理指标均有影响.干旱胁迫显著影响木霉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木霉菌种主要影响GSH、MDA含量和SOD活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MDA和SOD是反映木霉菌对干旱响应的主要指标.综合分析发现,T. afroharzianum、T. atroviride、T. lixii和T. longibrachiatum属于耐旱性强的木霉菌种.本研究为进一步发掘和应用抗旱优良菌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入侵植物加拿大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生理生态适应初探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利用PEG-6000模拟根际干旱胁迫法,研究了入侵植物加拿大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在水分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变化.在干旱胁迫下,加拿大飞蓬体内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酶活、超氧化物酶(SOD)酶活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不同胁迫强度下,MDA含量、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均呈现上升趋势;在胁迫初期,加拿大飞蓬体内SOD酶活呈现上升趋势,胁迫中期出现下降趋势,后期又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其体内抗旱机制多种多样,能够适应多种生境.  相似文献   

6.
以粳稻合系22-2为材料,研究幼苗期干旱胁迫下喷施乙酰水杨酸和EDTA抗旱剂对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干旱胁迫下喷施乙酰水杨酸和EDTA有利于促进粳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提高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和保水能力,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减少细胞膜伤害,有利于抗旱保苗。两种抗旱剂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对提高粳稻幼苗抗旱能力的效果较EDTA强,浓度均以1g/L较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测定鸡树条荚!扦插苗和播种苗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鸡树条荚!嫩枝扦插苗、播种苗和硬枝扦插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呈下降趋势,说明干旱胁迫下鸡树条荚!叶片保水能力较弱;3种鸡树条荚!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生理指标在第12天和第15天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8.
5种造林树种对干旱胁迫的抗性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造林树种的抗旱性,为科学配置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及困难立地造林提供依据。【方法】以5个树种,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黄连木(Pistacia chinesis)、长序榆(Ulmus elongata)、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和娜塔栎(Quercus texana)1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适宜水分、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55%~60%、40%~45%和30%~35%)条件下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差异。【结果】①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5个树种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发黄、萎蔫,严重时枝条顶端出现干枯。胁迫30 d时,重度胁迫下,长序榆和黄山栾树部分幼苗死亡,黄连木整株叶片变黄或变红;枫香和娜塔栎中下部叶片变黄干枯;②5个树种叶绿素总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增加的趋势;③ 娜塔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枫香、黄连木、黄山栾树的SOD、POD和CAT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长序榆的SOD和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POD活性则是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④ 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中度和重度胁迫条件下,5个树种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娜塔栎、枫香、黄连木、长序榆、黄山栾树。【结论】娜塔栎在5个树种中抗旱性最强,可在干旱地区的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重金属对海洋大型藻类的影响,对于开发海洋渔业及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不同浓度Cd2+对大型海藻条浒苔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高,均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含量逐渐增高,均高于对照。MDA与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波动变化,二者成明显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增高且高于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成逐渐升高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增高且高于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香椿苗木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6个种源香椿苗木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香椿的生理生化变化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6个种源香椿苗木的6个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胁迫程度加强,水分饱和亏缺增大,水势降低,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种源不同而异。复水后,除SOD在重度胁迫下难以恢复,其余指标几乎都能恢复至对照水平。通过“坐标综合评定方法”对6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得到6个种源香椿的抗旱性强弱等级依次为陕西、南京、河南、四川、湖北、湖南。  相似文献   

11.
以12个优良白榆无性系为材料,采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盐分的方法,对0.3%、0.4%、0.5%、0.6%、0.7%、0.8%氯化钠梯度条件下的白榆无性系离体培养植株生长量进行了测定,排除了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对白榆无性系耐盐能力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12个白榆无性系的耐盐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58号、30号、50号3个白榆无性系的抗性较强。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白榆无性系分为3类,也得出类似结论,同时还对分类依据与应用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与说明,为白榆耐盐性评价系统提供较为可靠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白蛾取食金叶榆及家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叶榆、家榆为寄主植物,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比较喜欢取食家榆。美国白蛾1代幼虫取食金叶榆叶片的存活率为15.0%,取食家榆叶片的存活率为36.7%,第2代幼虫取食金叶榆叶片的存活率为82.7%,取食家榆叶片的存活率为84.3%;美国白蛾取食金叶榆叶片从初孵第2代幼虫到蛹...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在干旱区园林树木评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过对新疆昌吉试验区的28种榆属树木抗寒性、抗旱性、生态学特性系统的调查,并参考有关献,利用树木抗逆性指标、形态指标、生长指标,构建了榆属资源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合旱生榆属树木特点,提出了8种适合北疆平原园林绿化最佳榆属树木。  相似文献   

14.
测定比较了刺楸及东北地区几种主要广布树种(紫椴、水曲柳、黄檗、榆)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主要抗性生理指标(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并采用坐标综合评定法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刺楸的抗寒性弱于东北地区几种广布树种,从强到弱的顺序为榆>黄檗>紫椴>水曲柳>刺楸;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是限制刺楸在东北地区分布与传播的主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配置农田防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北缘选取了8种配置结构的农田防护林影响下的农田土壤作为实验样地,通过实测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水分以及温度等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研究了8种防护林对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4行配置的农田防护林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和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对农田土壤的容重、总孔隙度以及水分含量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对应的各指标数值别分为1.30 g/cm3和1.33 g/cm3、51.0%和49.7%、17.6%和32.5%;8行的4行小美旱杨+4行旱柳配置对农田土壤的改良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The outbreak of Dutch elm disease in the 1970s ravaged European elm populations, killing more than 25 million trees in Britain alone; the greatest impact was on Ulmus procera, otherwise known as the English elm. Here we use molecular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o show that this elm derives from a single clone that the Romans transported from Italy to the Iberian peninsula, and from there to Britain, for the purpose of supporting and training vines. Its highly efficient vegetative reproduction and its inability to set seeds have preserved this clone unaltered for 2,000 years as the core of the English elm population--and the preponderance of this susceptible variety may have favoured a rapid spread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7.
黔中喀斯特山地8种树种早期生长和叶片养分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贵州普定县典型喀斯特山地8个3年生树种生长特性、叶片养分含量以及落叶前后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它们对该立地的适应性,从而为喀斯特困难立地造林适生树种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 (1)3年生冰脆李的生长量明显优于其他树种,其高生长比香椿、核桃分别大1391%和1537%;植株胸径大于等于10cm株数的百分比以冰脆李最高达到919%,其次是榆树和青檀,分别是495%和488%;? (2)8个树种落叶的全N、全P和全K的总含量变动为136%~252%,其中全N、全P含量以滇楸最高,全K含量以冰脆李最大; (3)从各树种落叶前后各元素含量及其转移情况看,冰脆李、青檀表现出对大部分营养元素具有较高的循环利用养分或保持养分的能力,而香椿及刺槐相对较弱。综合生长状况、落叶对土壤的改良以及养分内循环率等方面的因素认为,冰脆李、青檀、榆树等树种对高钙、干旱的石灰岩生境有良好适应性,是喀斯特山地造林绿化较适宜的树种。  相似文献   

18.
以石河子市区15条主要街道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行道树的树种组成和生长表现,分析各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各街道绿化树种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石河子市主城区行道树共有9科13属17种,平均树高、胸径和冠面积分别为9.7 m、22.3 cm和45.2 m~2;从树种多样性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来看,树种丰富、结构较复杂的道路,其多样性指数高.其中,北一路最高(H=1.66、D=0.79),北子午路(H=0.13、D=0.05)最低;市区行道树优势种为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次优势种为白榆(Ulmus pumila)、小叶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欧洲白榆(Ulmus laevis)、苹果(Malus pumila)、圆冠榆(Ulmus densa),这6个树种是石河子市街道绿化优先选择的树种.总体而言,石河子市行道树树种结构比较单一,以几个优势种或次优势种为主,需扩大其他树种的配置比例,引进新树种,提高各道路的树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亚洲型舞毒蛾雌蛾飞行能力较强且寄主范围广,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探究亚洲型舞毒蛾在不同林分中的发生规律,并分析不同气象因素对其诱捕的影响,以此为亚洲型舞毒蛾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人工合成的舞毒蛾性信息素(+)-Disparlure作为诱芯进行林间诱捕试验,分析不同林分中诱捕的雄蛾数量以及不同天气林间诱捕量。【结果】在榆树(Ulmus pumil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ilica)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等5种林分中,用性信息素诱芯分别诱捕到舞毒蛾雄蛾34、30、29、9、15头,在榆树林、白桦林和蒙古栎林中的诱捕量与其他两种林分中的诱捕量差异显著(P<0.05,n=3)。在榆树林中最先到达雄蛾的诱捕始盛期。在榆树林、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中最先到达雄蛾的诱捕高峰期,其次为樟子松林和蒙古栎林。各林分中到达雄蛾诱捕盛末期的时间接近。气象因子对诱蛾量有明显的影响,风力为三级时与一级、二级相比,诱蛾量显著减少。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均会影响诱蛾量,对温度与诱蛾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拟合,发现日最低温度为14~23 ℃时,诱捕量与日最低温度呈线性正相关,日平均诱捕量随着日最低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论】舞毒蛾的发生情况受到林地内寄主植物、风力和气温的影响。榆树林中诱捕到的舞毒蛾数量最多,樟子松林中最少。风力过大会导致诱蛾量显著降低,日最高气温在26~30 ℃是舞毒蛾雄蛾活动的最适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20.
根据管道模型理论并通过生物染色剂染色实验,对榆树的水分年轮输导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榆树不同年轮的水分输导能力不同;不同年轮间水分横向输导不明显,纵向输导在同一年轮内也不是均衡向上输导,呈明显的管道状输导,这一结果完全符合管道模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