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探析护理干预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便秘的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便秘的护理干预,就2组护理前后的便秘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情况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GQOLI-74评分结果比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居于更高的水平(P<0.05).可见,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预防便秘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心理状态及血清中sFas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AMI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人血清可溶性Fas试剂盒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AMI患者实验组SCL-90评分出院时较入院时的评分明显下降,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偏执、恐怖因子评分(P<0.05)实验组sFas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AMI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实施护理干预后,AMI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明显降低,这就降低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减少,能够间接地反映出护理干预的有效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1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分别采用SAS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支持性心理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轻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振荡的影响。方法将86例AN/患者分为倍他乐克组和对照组各43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测量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心率振荡的两个参数:振荡初始(1D)和振荡斜率(TS)。结果两组治疗后TO明显降低,而偈则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倍他乐克组治疗后T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倍他乐克早期使用可以明显改善AMI患者的心率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5.
对≥60岁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与同期收治的≤59岁组AMI组患者的性别结构、基础病变、发病特点、临床过程及转归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现,≥60岁AMI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合并糖尿病率、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意识丧失、并发呼吸道感染、总死亡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59岁组(P<0,01或P<0.05);而有明显诱因和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59岁组(P<0.01).急救护理应强调积极的有效内科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精密观察病情、视病情调整患者的活动量、注意加强排便护理、对患者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62例AMI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入院后90min内血管开通者(绿色通道成功实施)为24例,成功率100%,无1例死亡;超过90min血管开通者(绿色通道未成功实施)27例,死亡1例;超过90min血管未开通者(绿色通道未成功实施)11例,死亡2例。结论急诊AMI绿色通道的成功实施可使心肌梗死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显著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赵宏  刘萌萌  毛仁丹吉 《甘肃科技》2015,31(2):130-131,75
探讨糖尿病患者便秘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发生。采用调查表对某医院糖尿病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便秘发生情况及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经过4周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便秘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便秘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 (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是一种心身疾病 ,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很高 ,死亡率为 1 0 %~ 1 5 %。专家指出 ,预防心肌梗死的最好方法是用有效的措施控制或消除各种危险因素 ,使 AMI患者早日恢复活动和工作能力 ,自觉预防疾病的危险因素 ,以达到更好的生理、心理、职业状态。我们对 AMI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实验对象选择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 8月符合 WHO诊断标准的 AMI患者 60例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 ,每组 3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 (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6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干预组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1年内慢性心衰复发再入院率、病死率及患者对有关心衰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1年内复发再入院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8%和4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病死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0%和25.0%,(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慢性心衰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研究严重胸部创伤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14年3月-2015年4月42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进行护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并对实施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无肺部感染情况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达100%,而对照组肺部感染28.57%,患者满意度76.19%(p< 0.05).结论:综合化护理干预预后效果好,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对症治疗,并于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2.96%(P0.05)。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对住院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48例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的AMI病人与76例于心梗入院15天后行超声心动图的AMI病人,比较两组病人射血分数(EF)值及三个月的死亡率;依心梗后EF值35%为界限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依入院天数分组病人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三个月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EF%值分组,两组间三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AMI病人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有利于改善其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评价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和效果。选取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中医院2012年2月—2015年4月急性胆囊炎患者1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80例。观察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的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比较分析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干预后,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在重度感染例数、轻度感染例数以及未感染例数上均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总体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将系统化护理干预运用到急性胆囊炎的预后护理中,能够有效的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将该院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9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例)和干预组(n=49例)。两组均服用SSRIs抗抑郁药。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认知护理干预。4个月后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GL-90评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焦虑、抑郁方面有数据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强迫、敌对、偏执、恐怖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认知干预可以调节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发挥患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分析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和实施护理2周的焦虑程度,并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频发室早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脑钠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面积的关系.方法以86例AMI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梗死相关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57例,下壁心肌梗死组29例.结果 Aldrich公式法预测的心梗面积与治疗前BNP水平显著相关,而QRS积分法预测的心梗面积与治疗后BNP水平显著相关(r分别为0.889,0.872,P0.01);前壁心肌梗死组治疗前BNP水平高于下壁心肌梗死组.结论 BNP与AMI的面积有相关性,BNP越高,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BNP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初期的危险分层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陶芙蓉  范彩霞 《甘肃科技》2014,30(17):141-143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街道社区长期住院治疗与回访的13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干预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肺活量比率(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焦虑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干预可消除COPD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身体机能,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减轻家属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倪晓艳 《科技资讯》2014,(10):224-224
目的:探讨在实施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过程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8月-2013年08月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患者200例,通过抽签法将所有扫描患者均分为C1组(常规护理组100例)与C2组(早期护理干预组100例);对比C1组与C2组扫描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对焦虑情绪等产生的影响,并对比完成检查后获得的图像效果.结果:同C2组扫描患者进行比较,在缓解消极情绪等方面,C1组表现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患者在实施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不但患者临床表现出的消极以及抑郁情绪得到显著缓解,还能够有效确保在对患者检查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配合,从而有效将临床检查的成功率提高,针对后期获得高质量图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1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肌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87例健康人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血清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CK-MB升高最明显,CK分析亦有类似情况,血清CK-MB水平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差异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中B型脑钠肽的浓度水平来评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资料完整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年龄均大于56岁,平均年龄大约在(56±6)岁,其中正常对照组30例,不稳定心绞痛(UA)30例,心肌梗死(AMI)3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256排螺旋CT确诊。结果: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组的因子浓度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而不稳定心绞痛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说明因子浓度越高,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