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为研究对象,采用酸/碱溶解-等电点沉淀法制备蓝圆鲹肌肉分离蛋白(acid/alkaline aided protein isolate,API/KPI),分析比较不同分离蛋白与肌肉全蛋白(total protein,TP)的自身降解规律,并对其水溶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展开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结果显示,TP与KPI均会发生强烈的自身降解现象,API则无明显的自身降解。酶谱与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KPI保留了TP超过80%的酶活性,而API则仅剩10%的水解活性。酶学性质结果表明,TP的内源酶具有两个最适p H值,分别为3. 0与9. 0,而KPI的最适p H值为9. 0; TP与KPI内源酶的最适温度均为60℃。荧光底物结果表明,TP与KPI的最适荧光底物为Boc-Gln-Arg-Arg-MCA,且对羧基端为Arg的底物均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抑制剂结果显示,TP和KPI水溶性蛋白酶都能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强烈抑制,暗示水溶性丝氨酸蛋白酶在碱法等电点制备的分离蛋白凝胶劣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麦胚芽分离蛋白(WGPI)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采用碱溶解酸沉淀法制备了分离蛋白,通过实验确定了WGPI制备的工艺条件。其中一次碱提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pH9.0加水量16ml/g原料,提取时间60min,酸沉淀条件:pH值4.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碱溶解、超声波处理、酸沉淀的方法提取豆渣蛋白.在4组pH不变的条件下,选择料液比、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蛋白提取率为目标值,做单因素试验,并对碱溶酸沉法和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豆渣蛋白热力学稳定性、SDS-PAGE凝胶电泳、氨基酸组成、蛋白分散指数(PDI)和氮溶解指数(NSI)进行比较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可增加豆渣蛋白提取率,并且豆渣蛋白未发生特别大程度变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纤维素乙醇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发酵残余物,木素的分离利用是十分重要的.以玉米芯发酵乙醇残余物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淀的方法分离木素,讨论酸沉淀过程p H、温度对木素得率的影响,并且对木素酸化过程中Zeta电位、粒径大小及分布、聚集体形态进行分析.从木素得率和分离操作性综合考虑,p H为3左右,酸化温度65,℃时,从玉米芯发酵乙醇残余物中分离木素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白花三叶草为原料,水为提取溶剂,采用盐析和热絮凝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三叶草可溶性蛋白。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料液比、加盐量、提取液p H值和絮凝温度对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为依据,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料液比、加盐量、p H值进行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p H值料液比加盐量,絮凝温度70℃、时间10min是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液比1︰30,加盐量3%,p H值3,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提取率达16.05mg/g。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采用中国海区的中、上层鱼类—沙丁鱼、马面魨等作为原料,通过提取鱼肉中的肌浆蛋白(水溶性),和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使之脱腥、脱脂,并同时进行分子改良以使其呈水溶性来获得可溶性鱼蛋白。  相似文献   

7.
张宁  张珍  曹华 《甘肃科技》2012,28(15):153-155
在传统分离蛋白“碱溶酸沉”的生产基础上,利用蛋白组分的特点先把7S组分大豆蛋白提取出来,然后再将其他组分蛋白在辅助“酶技术”的作用下,水解后浸提.按本工艺调制的高7S组分分离蛋白的溶解稳定性、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明显高于一般大豆分离蛋白,产品的分散指数稳定性能达到95%,色泽、口感、气味能满足分散型蛋白要求.经中国发酵协会检测,产品的分散稳定性、乳化稳定性都≥90,乳化能力≥450.  相似文献   

8.
以恩施续断为原料,用蒸馏水、0.5 mol/L Na Cl、75%乙醇、0.1 mol/L Nao H四种溶剂对续断中不同种类硒蛋白进行提取.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硒多糖,用原子荧光法测定不同提取物中硒元素的含量,分析了续断中硒的赋存形态.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续断不同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用Fenton法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探究了含硒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续断中硒的总含量为1.538μg/g,蛋白质、多糖中都赋存一定量的硒;蛋白硒是续断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四种溶剂提取物中碱溶性硒蛋白的含量最高,它的含量可达总可溶性蛋白的57.28%.按照相同质量样品中结合硒量的多少,可以得出含硒量:总蛋白硒多糖硒;醇溶性硒蛋白盐溶性硒蛋白碱溶性硒蛋白水溶性硒蛋白.恩施续断中各种含硒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能力,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清除率都不同.其中醇溶性提取物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最好,碱溶性提取物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最弱;硒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醇析分级和酶法去蛋白对甜菜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提取纯化方法对甜菜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促进废粕高值化,探讨了废粕原料及预处理方法对果胶品质的影响,以HPLC和哈克流变仪分析了酸溶醇析法分级果胶的理化性质,并用扫描电镜研究了酶法去蛋白对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废粕提取果胶不需稀酸或温水预处理;最佳条件下颗粒粕提取的果胶的得率和纯度之积最大;酸溶醇析法分级果胶含悬浮层和沉淀层,悬浮层果胶密度小、色泽浅、黏度高、大分子果胶比例大;提取果胶后压粕孔状骨架结构更光洁,孔内填充颗粒物消失,再经去蛋白处理后孔隙变大,IDF出现层状骨架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补骨脂蛋白质,以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的蛋白质溶出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补骨脂蛋白质的碱提工艺条件,考察浸提p H、料液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补骨脂蛋白质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提取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浸提p H料液比温度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p H 10.0、料液比(g/m L)1∶20、温度45℃、浸提时间150 min,此条件下补骨脂蛋白质溶出率为23.69%.以BCA法测定酸沉蛋白质浓度,确定补骨脂蛋白质的最大沉淀量p H为4.5,蛋白质的最大沉淀率为55.16%.对比发现理论提取率与实际提取率基本相同,证明BCA法测定补骨脂蛋白质的方法准确、可靠,为补骨质蛋白质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锰酸锂废旧锂离子电池经放电处理后,再对其进行拆解→活性物质剥离→酸溶→沉淀回收Mn、Li等工艺处理,有效地回收了其中的锰和锂。实验结果表明:用2mol·L-1的HNO3 1mol·L-1的H2O2体系,在固液比为65g·L-1的情况下对经过600℃处理的锰酸锂进行酸溶效果最佳,LiMn2O4的溶解率为100%,锰的回收率达98%,所得Li2CO3沉淀纯度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豆分离蛋白是以大豆低温豆粕为原料,经碱溶酸沉等工序而得到的一种精制大豆蛋白产品。该蛋白纯度高(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具有溶解  相似文献   

13.
不同提取工艺制备的核桃蛋白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碱溶酸沉工艺和酸沉工艺制备的核桃蛋白产品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碱溶酸沉工艺制备的产品蛋白质量分数高于90%,酸沉工艺制备的产品蛋白质量分数高于70%;2种制备蛋白质工艺使蛋白产品中的α-螺旋结构减少,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大量增加,使核桃蛋白的NSI显著增加;2种工艺对核桃蛋白质的亚基组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超声-微波辅助法提取了多花蔷薇根中的熊果酸,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确定了最优提取及分离纯化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经脱脂、脱色、酸碱沉淀、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得到了分离纯化熊果酸的最佳条件,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对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50 W,微波功率310 W,提取时间2.4 min,液固比20:1 mL/g,微波浸提时间15 min,浸提温度55℃的提取条件下,熊果酸的得率可达2.64%.当石油醚用量为提取液体积的0.2倍,脱脂2次,活性炭用量0.04 g/mL,脱色3次,碱沉淀p H值为12,酸沉淀p H值为4,熊果酸粗品用葡聚糖凝胶LH-20分离洗脱2次时,重结晶后的熊果酸纯度在97%以上,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鱿鱼墨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根据黑色素特有的性质,采用碱溶酸沉法从鱿鱼墨囊中提取鱿鱼墨黑色素,在考察Na OH浓度、碱提液料比、碱提温度、碱提时间、酸沉p H值5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Na OH浓度、碱提液料比、酸沉p H值为自变量,以鱿鱼墨黑色素的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方案,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确定鱿鱼墨黑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Na OH浓度为1.18 mol·L-1、碱提液料比为17∶1、酸沉p H值为1.85,在此条件下鱿鱼墨黑色素提取率的理论值16.72%,验证实测平均值为16.69%.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结果表明鱿鱼墨黑色素在3 400 cm-1和1 600 cm-1处有黑色素特有的吸收峰,并且含有羟基、氨基及芳香环等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锰酸锂废旧锂离子电池经放电处理后, 再对其进行拆解→活性物质剥离→酸溶→沉淀回收Mn、Li等工艺处理, 有效地回收了其中的锰和锂。实验结果表明:用2mol·L-1的HNO3+1mol·L-1的H2O2体系,在固液比为65g·L-1的情况下对经过600℃处理的锰酸锂进行酸溶效果最佳,LiMn2O4的溶解率为100%,锰的回收率达98%,所得Li2CO3沉淀纯度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葎草叶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配合使用酸法、碱法以及加热法提取葎草叶蛋白的工艺及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分别进行了浸提剂pH值、料液比、打浆时间、浸提时间、汁液pH值和絮凝温度对蛋白质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葎草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常温下料液比1:5,打浆时间3min,浸提时间3min,浸提剂的pH值为6~8;葎草叶蛋白的分离条件为70℃时,沉淀分离得到叶绿体叶蛋白,调pH值为10时分离出细胞质叶蛋白Ⅰ,调pH值为2时分离出细胞质叶蛋白Ⅱ;葎草叶蛋白产品在60—80℃条件下干燥。采用此工艺提取葎草叶蛋白的得率为4.62%。  相似文献   

18.
水花微囊藻多糖复合物的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热水和碱提取法在不同溶剂体积、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水花微囊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藻干重与水体积之比为 1∶15、100 ℃、提取6 h 的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为345.5 m g/g 干藻,为最佳提取条件.在 30 ℃、60 ℃、100 ℃下以碱抽提,以 4% Na O H 浓度下多糖得率最高,分别为99.5、273.2 m g/g 干藻;热水提取效果好于碱提取.用冷水预浸泡结合等电点沉淀的方法脱蛋白对粗提取物进行纯化,结果使提取液中水溶蛋白除去率达 63.0% .用最佳提取条件获得的多糖溶液,经氯仿脱蛋白,乙醇沉淀得多糖14.5% .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甘薯生产淀粉的废水中各生化成分的分离回收方法和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改进和优化,开发了一种甘薯可溶性生化成分分离回收的新方法,可简单地从甘薯废水中成功回收多酚氧化酶(PPO)、-淀粉酶、储藏蛋白和小分子物质。通过等电点沉淀(pH 3.8)分离PPO,超滤(10 kDa)浓缩和絮凝沉淀(0.1%海藻酸钠,pH 3.6)回收-淀粉酶,纳滤膜浓缩回收小分子物质,获得了PPO粗酶制剂、-淀粉酶粗酶制剂和小分子物质分离制备的最佳工艺。两种粗酶制剂经50%乙醇沉淀可获得纯化的PPO和-淀粉酶,上清液浓缩干燥获得甘薯储藏蛋白。利用该工艺,可从每公斤甘薯的水溶液中回收PPO 3.2 g(1.2105 U/g,回收率38.7%),-淀粉酶 1.2 g(3.4107 U/g,回收率 97.5%),储藏蛋白 13.6 g,小分子物质 7.2 g。本研究为提高甘薯的开发利用价值、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解决甘薯淀粉生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60℃,相对湿度为79%的条件下,通过Maillard反应进行共价接枝,得到大豆分离蛋白(SPI)-大豆可溶性多糖(SSPS)共价接枝物(SSC).根据糖基化产物在SPI等电点附近(pH=4.5)和中性条件(pH=6.5)下的溶解性将其分成两个组分SC45和SC65,对其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并分析了其浊度、粒径和Zeta电位等物化性质.结果显示:反应后生成大相对分子质量的接枝物,SPI的7S和11S中各亚基均参与了糖基化反应,SSC两个组分的接枝度分别高达41.79%和36.75%;SC45在酸性环境中的浊度显著低于SC65,说明SC45在蛋白的等电点附近溶解性能优越,能有效降低蛋白的自聚集;SSC的稳定性主要是由接入的SSPS分子亲水侧链空间位阻作用提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