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传统雕塑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艺术风格,反映在题材选择以动物而不是人物造型为主的特点上,与中国古代观念世界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从一般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以祖先崇拜为内容的巫觋宗教,视宇宙与人为一体的自然宇宙观,人鬼合一的知识信仰等等,都曾以不同方式对中国古代雕塑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些古老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不只是与古代雕像形成互动,而且还以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左右了数千年来中国古代雕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宗教迷信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的一股主流。其中汇聚了形形色色的神拜活动。这些神拜迷信活动与古代不少民间体育活动有紧密的关系,而这一点在明朝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中西宗教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80%以上的人信仰宗教,而中国则与之相反,约90%的人不是宗教信徒。何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只要从中西方思维结构与思维模式、价值观、神人观、来世观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君权与神权的关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就不难发现,中国和西方在上述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正是这些文化深层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对宗教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4.
殷周宗教是中国古代宗教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然而,殷周宗教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它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其历史地位如何?目前尚待研究。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寺院既是宗教圣地,又是读书净土,历史上许多有成就者都曾有过寄居寺院读书的经历。通过刘勰、王播、陆羽、贾岛、吕蒙正、范仲淹、张元忭、史可法、于成龙、黄慎等人的读书事迹,揭示了古代读书生活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人与树木共时伴随理念的宗教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存在着人与树木共时伴随的生存理念,树木及其材质充实着先民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古代典型的文化景观。古先民对树木及其材质的选定与确认,不单纯是实用价值取向,还有其潜在的宗教因素。树木及其材质不仅是先民的生存资料,更重要的是先民的信仰对象。在古老的宗教信仰层面,升华了人与树木的深切情感,构筑了人与树木共时存在的坚固理念。人与树木形成了生命共振,体现出人与自然亲和的生命状态。古先民正是在崇高的宗教信仰层面,实现了自身与树木之间的生命能量转换,形成了千古执着的家居理念。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不可避免的理智的迷误,它从产生之日起、就给予人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适应于各自民族的宗教哲学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而位于四川重庆郊县的大足石刻,则是对中国古代宗教哲学的世俗化理解和艺术化表现。一、大足石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宗教哲学世界观从本质上讲,大足石刻所表现和宣扬的是唯心主义人性论和神秘主义的伦理观。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中,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包村与阿释,往往是与神秘的宗教神学结合在一起的。大足石刻开凿于晚唐,经五代至南来而成,其内容反映的主题就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论是具有风格化特色的文论。其风格化特色的涵义是:(一)文论方式体现出艺术风格的特点;(二)风格专论达到较高境界。这使中国古代文论在思维方式、内在构成及文风等方面具有了重要特色与价值。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政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08,(6):86-89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科学因何有别于宗教、迷信,宗教与迷信又是如何区别?人类是否离不开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理需求吗?为什么学科学的人居然会追随邪教?所有这些问题,令我们困惑不已。本刊对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事了大半辈子科学史研究的王渝生先生进行了采访,请他从科学文化的角度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就现阶段不同国有股减持方式的减持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国有股的减持价格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相关国有股减持的几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海牙规则》确立了海运承运人对航海过失造成的货损免责,航海过失可分为驾船过失和管船过失。但承运人对管货过失造成的货损应承担赔偿责任。区分航海过失,尤其是管船过失与管货过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近百的来,有关于此的争议不同涌现,国际上要求废除航海过失免责的呼声日益高涨,《汉堡规则》虽废除了航海过失免责,但亦未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文章探讨了航海过失与管货过失的区分标准,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承运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3.
从重庆地名看当地的森林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名角度入手,介绍了地名与森林的关系,通过对重庆森林地名和动物地名空间分布的比较分析,从中挖掘出地名反映的当地森林的变迁情况,对其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从地名产生的机理出发,认为森林地名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而产生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森林及动物地名比例大小与当地森林多少不一定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1831—1849年间英国先后两次暴发霍乱,造成众多人口死亡和巨大的社会恐慌。围绕霍乱出现的原因,英国社会各界展开激烈的争论,分裂为两派:非传染派认为霍乱不会传染,从道德、阶层、种族等角度进行阐释;传染派认为霍乱通过瘴气或不卫生等方式传染。这场争论加深了英国人对霍乱的认识,推动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袁雪璐  李忠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24):1916-19181923
经理股票期权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薪酬管理制度,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利用BS模型对其进行定价会偏离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本,现介绍Certainty-Equivalence方法来确定ESO的价值,使其更接近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博弈的方法确定经理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值,分析了影响经理人员努力程度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体现风雨操场的特征 ,满足建筑需求 ,通过各部分结构应力的分析 ,设计了较轻巧、新颖的圆弧拱形壳体屋面及悬挑板式楼梯 ,降低了工程造价 ,取得了较好的立面效果  相似文献   

17.
法院调解不宜将“查明事实”作为原则;为促进调解,调解人应当在调解自愿、不危及调解优势的限度内,通过职权探知、运用经验逻辑把握案件事实.把握案件事实应排除辩论主义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年,浙江的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动.首先是建立了浙江军政府,在浙江历史上第一次结束了封建皇权的统治,从而为近代浙江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政治基础.其次是浙江军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变革措施,使浙江在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浙江资产阶级革命派按照民主宪政的原则变革了政权,这在当时全国各省是"居于前导地位"的.民初浙江政局变动中的不少历史成果和经验,都值得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此,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特性和意义,三者之间的地位和关系,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等问题上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是中共党史研究必须坚持和贯彻的基本原则。这是由其主体的先进性及其研究内容和客观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并为其实践所证明。中共党史研究工作者要坚持和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一、占有详实史料;二、以唯物史观作指导;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共党史研究与现实等几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