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通过《合同法》建立了表见代理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法律对表见代理的规定仍相对粗略,容易导致表见代理的扩大适用甚至滥用,以致威胁本人的利益,因此本文从表见代理的内涵、制度价值出发,探讨了我国表见代理的法律规定及其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了完善我国表见代理法律规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法律设立表见代理制度旨在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主要讨论了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设立和完善我国表见代理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中规范的一种制度,弥补和完善了民事代理制度中的漏洞。它对于保护善意的第三人,促进交易的迅捷和保护交易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法律价值和意义.但表见代理制度条款过于简单,难免造成实践中的操作困难,由于表见代理是无权代理的一种,文中还简要论述了表见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的异同点。针对我国表见代理制度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最后论述了相对人的选择权问题,以期对完善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代理制度作为民商法的基本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表见代理制度作在代理制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目前法律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规定存在缺陷。本文通过表见代理制度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等方面的探讨,以期完善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表见代理的认定一直困扰着我国法学界和司法界。从基本性质、构成要件、法律关系、举证责任等方面对表见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表见代理的法律概念和制度进行了研究,并以无权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为参照,揭示表见代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性质,从而分析其构成要件和法律关系,为法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表见代理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中规范的一种新制度,它弥补和完善了民事代理制度中的漏洞。它对于保护善意的第三人,促进交易的迅捷和交易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法律价值和意义。但表见代理制度条款过于简单,难免造成实践中的操作困难。因此,文章通过对表见代理制度的构造进行剖析,分析表见代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力求通过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的颁布,使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真正的确立下来。但我国合同法没有明确界定表见代理的概念、构成要件,故学者对表见代理的理解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给司法决断带来了困惑。本文通过对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分析,探讨了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表见代理制度的历史考察为切入点,检讨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价值取向。全面剖析了表见代理构成要件三种学说的优点及缺陷,提出了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第一,行为人无代理权;第二,行为人有被授予代理的表象;第三,本人行为致授权表象;第四,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以期构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表见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合同法的颁布,使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真正的确立下来。但我国合同法没有明确界定表见代理的概念、构成要件,故学者对表见代理的理解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给司法决断带来了困惑。本文通过对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分析,探讨了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议表见代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见代理本是一种无权代理,但却产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后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表见代理制度的设立充分保护了善意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和交易安全。本文从表见代理的概念、发展概况、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简要分析了设立表见代理制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普通法系国家,其法律制度与英国法之间存在历史渊源关系,美国法是与英国法相提并论的普通法系的核心,但美国法在继承和改造英国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与英国法有很大区别的独具特色的法律体系。美、英法的区别在法的渊源上表现为美国法虽以判例为基础,但其制定法的比重和作用比普通法大得多,而英国法最基本的部分仍是普通法。现在美国在大多数法律领域里,“法规”①为主要的法律形态。美、英法的渊源明显不同的根源可以从美国法的形成与发展中探寻,美国国家创始人特定的社会政治理想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华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1):108-111
西方法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良法之治”“形式法治”“实质法治”三个阶段。中国的法治建设应走实质法治的道路,但需要通过完善一系列形式性的法律制度来推动。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立法在逐步完善,但农村的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法律服务都很薄弱,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整个农村的法治环境不好。要推进农村的法治建设,关键是要深入农村的普法,要深入农村普法必须有法可依,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基层组织和干部要带头守法,要在农村形成多渠道、全社会参与普法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主要的法律渊源。在我国以成文法为唯一法源的国家中,要建构法治社会,也需要判例制度来弥补立法空缺,填补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论述债法的产生、发展入手,分析了当代中国学者对于债法结构的争论,指出应保留侵权行为为债发生的原因,并支持将担保权纳入债法门下。由此得出结论,债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应当是至少与物权法并驾齐驱的,更激进一点,可以使债法取代物权法的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律与理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社会法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逐渐感觉到法律的优势,并越来越依赖法律.然而,人们为什么要信赖法律?法律又是否值得人们去信赖?从理性与法律关系的看,法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人们信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首先指出了市场经湃在法律上的反映主要是民法,而民法则是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其次阐述了民法在市场经湃中所处的基础地位,及其所起到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私法交融是指构成公法和私法重要元素之间的交叉、汇合、互补与合作,通过基本规则的互通、根本目的互嵌和规制手段的互助等方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格局。在公私法交融视野中,我国民办高校治理是在公私法交融的框架内,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原则、明确政府责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采取管治结合的方式实现利益相关方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从现阶段看,虽然我国民办高校治理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存在教育公益性面临丧失、政府应担责任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欠完善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公益性、明确政府的责任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法律虚无主义在文革时期极为盛行,表现在:立法层面几近停滞;司法、执法、守法层面支离破碎;法制秩序和法学教育等层面全面崩溃。法律虚无主义的发生既与我国重德轻法的历史渊源相关,又是与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恶果、人治思想的浓厚与法治思想的淡漠、“法律工具论”思想的危害、仇视旧法制的心理阴影的暗示等时代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公司法为视角,从法域、基本原则、法律关系制度、法律适用等层面分析了商法与民法的关系,肯定商法是民法特别法的同时,强调了商法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