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从科学技术史的视角,对影响“垦畦浇晒”这一制盐工艺的自然条件、风向等因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新疆乌鲁木齐以及附近的昌吉地区,在清朝属于迪化府管辖,下辖迪化、昌吉、绥来、孚远、呼图壁、古城等县,在当时属于新疆开发比较早的地区。而食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个人和国家都十分重要。迪化府当时拥有几个比较大的盐池,这些盐池可以满足本地区的部分食盐需求,此外也从外部输入一部分食盐。透过《新疆图志·食货志·盐法》,本文从食盐生产和盐务管理两个方面来对清代民国时期迪化府的食盐情况做一个简单梳理,以便于了解当时新疆乌昌地区的食盐状况。  相似文献   

3.
《天津科技》2013,(5):131
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是中国制盐行业唯一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是全国制盐、盐化工、制盐机械和设备、盐田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拥有全国盐产品检验中心和全国盐业信息中心,承担着盐及盐化工行业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制订和修改国家行业标准、编辑出版《盐业与化工》期刊等任务。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部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 000多平方米,图书资料室通过了国家二级图书馆标准,拥有各类图书约35 000册,年均订阅各类杂志3。种。另有  相似文献   

4.
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中国科技史料》和《自然科学史研究》两种重要科学技术史期刊1994~2005年发表的中国技术史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对近十年来中国技术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中国技术史研究方法的变化进行总结,从而就中国技术史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中国科技史料》和《自然科学史研究》两种重要科学技术史期刊1994~2005年发表的中国技术史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对近十年来中国技术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中国技术史研究方法的变化进行总结,从而就中国技术史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食盐在发酵中能防止杂菌的繁殖,所以传统酿制酱油要以18%的食盐水发酵,但食盐对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随着食盐浓度的增加,相对地延长了发酵周期。固态低盐发酵,发酵周期也较长,固态无盐发酵周期短,但制品香气不足,对控温要求严。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前段无盐,中段低盐陈酿的两段发酵法。这一技术明显增加了原料蛋白的转化率,使着油的质量、香气独具特色。现将生产工艺简介如下:(1)两段发酵法酿制原酱油的原料—豆饼、小麦、麸皮经粉碎后润水、蒸料、接种等同常规酱油生产工艺,主要是增加了堆温制曲,无盐和低盐发酵,使…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期盐产地的多少是衡量和反映这个时期盐业生产状况的基本标志。目前,学术界对唐代的盐产地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盐产地的数字缺乏全面的、准确的统计。《新唐书·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图志》对产地的记载有差异,都不完全;而且,就现有的资料来看,把这两种资料综合起来也还不全面。《玉海》只将《新唐书·地理志》所载产盐县进行了统计,为105县;何维凝《中国盐政史》将唐代的盐产地列了一个表,但当时的重要产盐地区——南诏的盐产地没有列入,还漏了其他地方。个别不该列入的却又列入了,如安南都护府。《新唐书·南蛮传》  相似文献   

8.
(紧接上期)奉节县地本为夔州府治所在,又前临大江,商贾财货,多云集于此,故而朝廷于此设置盐官,理所必然.但刘晏盐法,盐官的职责,只是监收、监卖,运销则归商贾,因此,凭借长江这一条"舟楫通盐麻"的黄金水道,可想而知,食盐的转运是何等的繁忙.峡中丈夫,为获厚利,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冒着急风险浪,忙着驾驶航船,转运食盐等货物,以致多情的诗人念及滟滪堆已隐没于夔门江水之中,浪更高,水更险,不得不寄语那些逐利轻生、冒险驾船出航的无赖少年,告诫他们,不要因此而打翻了满载食盐的航船,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马关县八寨镇的<盐课碑>是研究清代云南省和文山地区盐政的重要史料,该碑记载了嘉庆初年开化府民众因不堪官府增加盐课而推举生员李占春等两次万里赴京控告、最后使开化府官盐价格从每百斤卖银3.64两降为3.03两的史实.从<盐课碑>和相关史料中可以看到,清代在云南省和文山地区推行的官府垄断和控制食盐生产、运销的政策,一方面使盐课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也为相关官员营私舞弊创造了条件,最终使云南省和文山地区的盐政成为一项官累民病、上下交困的弊政.  相似文献   

10.
孙玉明的《红学:1954》是红学史研究中的一本力著。作为一部学术专著,此书在许多方面都别开生面、戛戛独造:标题新、史料新、观点新、立意新、作法巧、笔法妙、褒贬严。对史料的收集、梳理、甄别、取舍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真实的追求,对学术研究、政治运动中的人的现实遭遇、历史命运的思考、探索显示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臧否、褒贬则表明了作者的价值判断。全书不仅学术价值很高,而且可读性也很强,这主要取决于作者独具匠心的选题、立意和新奇巧妙的作法、笔法。  相似文献   

11.
山东潍坊是最早发现盐并开始制盐的区域。古代潍坊的制盐不仅起源早,而且制盐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随着潍坊制盐业的发展,盐政机构也开始设置并不断得到完善。本文重点对山东潍坊盐政机构的设置演变、盐税管理以及盐的缉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今天山东盐业研究和环渤海蓝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卜明,男,汉族,1957年1月生,陕西省横山县人。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盐盐业技术研发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盐业协会专员,榆林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井矿盐》期刊编委、《盐业与化工》期刊编委。2015年被评为榆林市劳动模范、榆林市优秀企业基层科技工作者、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由其主持的《岩盐卤水井下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获陕西省科技一等奖;卜明主导设计建设的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鱼河厂真空制盐项目  相似文献   

13.
《吐蕃王国成立史研究》是山口瑞凤所著的关于古代西藏史的藏文史料论著,介绍了自19世上半叶至20世纪中叶一百多年的西藏古代史研究概况,并详细论述了各个时期、各个论著的特点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于《齐民要术》的性质,在以往研究中皆确定为是一本全面阐述农业生产技术的农学著作。该文从《齐民要术》的内容、作者的身份以及撰写目的等侧面予以分析,认为《齐民要术》是一部带有农政特征的著作,所体现的是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属性,贾思勰的农业经济思想是为北魏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贾氏为了传播大农业的知识,使用了当时的口语。自序去:“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或无嗤焉。”《要术》不仅是中国农业科技史的宝贵遗产,而且是研究汉语词汇史的重要材料。本文选择较有特色的助动词加以论列,从中可见中古(魏晋南北朝)词汇之一斑。每个词语先根据《要术》用例归纳其意义,然后征引其他典籍(同期或相衔接的时代)的用例,最后是“余论”。 本文主要依据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同时参照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四分册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例句后面括号内注篇名和序号,两者之间用斜线隔开。 中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齐民要术》的研究价值,论述了《齐民要术》数据库建设的意义,指出了知识库的构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博尔赫斯小说《女海盗金寡妇》故事载体的写作背景研究,可以确认女海盗郑一嫂的故事并非博尔赫斯的完全杜撰。进一步进行书面渊源的考证可以发现:郑一嫂的故事来源于菲利普.戈斯的《海盗史》对中国清代史料《靖海氛记》的间接转述。郑一嫂的故事流传经历了翻译、改编和作者的再创作的过程。通过对文本的形成变化过程的细节比较可以看出,不同作者的写作目的的变化应该是故事情节变化的直接原因;同时,上一位作者的取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后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孟子有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两句话确实很值得玩味。汉以来学者将《诗》与《春秋》当“经”看待。明清之后有“六经皆史”之说。《春秋》是史书,无庸置辩,但《诗》是不是史,仍有不同的看法。近人多用训诂学的方法,或从史料学的角度说明诗与史的关系。本文试图从传统史学的功能来看待这一问题,并考察中国古代史籍的形式及其演变,从而阐明孟子的话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运动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的前提和依据,在于史料的发掘整理。有关太平天国史的档案、文书、官书、野史、笔记之类文献,近年陆续搜集,数以千计,大多已辑入《太平天国史资料》、《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史料丛编》、《太平天国资料汇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太平天国史译丛》、《太平天国印书》、《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等书,成为学者们从事太史研究的有力工具。但其中真正由直接参加过太平军的人所写下的长篇记事文献,为数实在不多,仅《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等寥寥数种。前者系李秀成身系囹圄的供词,不无顾忌;后者为英国人呤唎以文艺加工方法表述,不够真实。两者虽各有局限,但记事详细,很有参考价值,特别是《李秀成自述》历来为史学界所重视。可见此类亲历者所留下的直接史料,意义重大,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20.
南唐史研究薄弱的重要原因是史料匮乏。传世南唐史著《四库全书》全部在收,为今日南唐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依据。比较其著述时间早、资料丰富、史料价值高者。首推陆游《南唐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