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8月初,中国科技史界同仁汇聚于祖国的夏都——青海省西宁市,第九届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此举行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保存和发扬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课题。广西贡川壮族民间造纸技术,既保留有以构树皮为原料又有以竹子为原料的,是我国目前保存的较为原始的造纸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复原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及研究其造纸工艺发展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对广西大化县贡川乡壮族民间传统纱纸工艺进行翔实纪录的基础上,总结出贡川传统纱纸工艺的特点,并试图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发掘并保护壮族这一优秀的民间传统纱纸工艺。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对老挝克木鼓进行了调查,共搜集到64面克木鼓的资料,对这些铜鼓实物进行了铸造技术的分析,并实地调查了失蜡法铸造铜鼓的工艺.认为克木鼓属黑格尔Ⅲ型鼓,其铸造工艺为失蜡法.鼓面立体蛙饰、鼓耳和鼓面中心的光体先制成蜡模,然后粘贴到铜鼓蜡模上,再与铜鼓一起浇注而成,浇注口可能设在鼓足处.其他纹饰则采用了印痕法和滚压法,雕刻法只用于修补鼓上模糊的纹饰.制造纹饰精美、鼓壁薄且较均匀的铜鼓,铸造者在造型设计、合金配比和金属熔炼等方面都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担纲主编的《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于2009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将二十余位学者的重要讲稿整理而成,分为上、中、下3册,共44讲,珠玑闪耀,堪称30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精华版,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新的里程碑.它具有以下特点:作者阵容强大,学术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系统完整,气势恢宏.该书能让读者整体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把握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发展脉络及特点,是一套极佳的硕博士教材.  相似文献   
5.
考察老挝南塔省(Louang Namtha)普哈县(Pu Ha County)龙阮村冶炼遗址,采集到炉渣、陶片等遗物.分析发现,炉渣为FeO-CaO-SiO2-PbO四元系渣.炉渣中发现较大的金属铜或冰铜颗粒,颗粒中普遍有块状或弥散状金属铅分布,结合炉渣基体及颗粒中含有的As和Sb的特征,初步推测该遗址使用的矿石是铜铅多金属共生矿,其冶炼产品可能是铅,不能排除冶炼出的铅就地用于钢鼓铸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陈久金先生1939年生于江苏金坛县,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工作.1976年以来,陈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他的很多工作都极富开创性,十月太阳历就是其中一项.  相似文献   
7.
进入2l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在银川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上,以少数民族科技史与西部大开发为主题,讨论了少数民族包括西夏在内的科技史的研究成就.此次会议还就科技文化研究和科技史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壮族一项面临失传的技术———广西贡川纱纸生产的工艺操作、工艺技艺、纸药及烤炉(裱纸工具)的制作等进行详细的科技史描述,以记录这一壮族人民的智慧,抢救这种文化传统;将田野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以展示纱纸工艺在现代的变迁;透过对其环境和经济的描述,发现壮族的纱纸工艺与环境密切相关,并由技术衍生出一套相应的文化,最终达到透过传统工艺来了解壮族社会深层次的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国内学者对科技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并对首届科技人类学研讨会进行综述,科学技术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从对实验室的研究开始,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讨论的问题也在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用人类学变迁理论来阐述铜鼓社会功能的变化,及铜鼓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赋予的使命和意义,展示了铜鼓文化旺盛的生命力。说明历史上社会的变迁使铜鼓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