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热重法研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与甘蔗渣、花生壳、玉米芯等生物质共热解过程,考察生物质和EPS共热解的相互作用,并根据热重曲线获得动力学参数建立动力学模型.热重分析结果表明:EPS分别与甘蔗渣、玉米芯共热解时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而与花生壳共热解协同作用不明显.动力学分析表明:可以用一级反应模型很好地拟合所得实验数据;EPS单独热解时可以用1个一级反应模型描述,生物质单独热解时可用3个连续一级反应模型描述,而EPS与生物质共热解则可用4个连续一级反应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2.
PS塑料的热解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重法对聚苯乙烯(PS)进行热分析,得到在氮气环境,热解温度为303~1073 K,3种不同升温速率下PS的热解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用n阶模型进行模拟,得出热解动力学参数Ink0、活化能E和反应级数n.结果表明,PS在热解过程中只有一段明显的失重过程,升温速率对热解率影响较小,n阶模型能很好地预测热解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热重红外分析仪对挤塑聚苯乙烯泡沫(XPS)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机理进行研究。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选取10、20、40、50℃/mim四种升温速率。改进的Vyazovkin方法用于计算XPS热解的活化能,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用于确定动力学模型和相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转化率的增加,XPS在空气中分解的活化能由128.3 k J/mol增加到159.2 k J/mol;而在氮气中XPS分解的活化能维持在171.1 k J/mol左右。XPS在空气中热解为连续的两步反应,可分别由二级反应模型(F2)和简单的Prout-Tompkins方程(B1)描述。在氮气中分解为单步反应,可由三维相界反应模型(R3)描述。通过对比非等温和等温条件下实验和计算得到的热重曲线,对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稀酸水解木质素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这种工业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解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热解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稀酸水解木质素的热解过程可以分为脱水、保持、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4个阶段,在低温区有一个强烈失重峰,根据Coats-Redfern法来描述热解过程并计算出稀酸水解木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其动力学模型可用2个一级反应表示。  相似文献   

5.
林木热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介绍针对林木热解特性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借助于热重实验装置对若干树种试样进行了试验.实验发现,试样从常温至500℃左右高温的升温热解阶段经历了水份析出、第一步热解过程和第二步热解过程.用Doyle方法和Coats-Redfern方法对热解的非等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推断,结果表明林木的两步主要热解过程均可用简单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模化,表现反应级数为2,并且绝大多数热解过程均由两步主导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类与生物质类医疗废物的混合热解特性,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下,对输液管(tube for transfusion,TFT;含PVC)和纱布(含纤维素)样品进行了混合热解实验,并以其相互反应机制为依据,单组分热解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二者混合热解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输液管与纱布相互反应热解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二者的热解行为,相对误差达1.03%;模型计算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显示输液管脱除HCl的反应和纱布生成水和醛类物质的反应的活化能均明显降低,而其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仅出现轻微变化或无变化,验证了二者混合热解的相互催化机理和相互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及热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锥形量热仪(CCT)研究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以同步热分析仪(TG/DSC)研究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的热解行为,并采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 2种方法分析材料的热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功率越大,聚苯乙烯泡沫的热释放速率越大,生烟速率也相应提高;升温速率增大时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增大,最大热失重速率时的温度也向高温方向移动;由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均可得到良好的线性回归曲线,且后者可以计算出不同转化卒下的活化能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前期采用沉降炉对农业废弃物稻壳高温快速热解的试验结果,提出动力学模型,求出稻壳快速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表明建立的稻壳高温快速热解动力学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9.
毛竹酶解/温和酸解木素的热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利用竹材,进行毛竹全组分和木素单组分热解行为的研究,提出单组分木素的热解规律及其对毛竹全组分热解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对毛竹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丙酮抽提后毛竹全组分的热解行为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对毛竹EMAL热失重行为的影响.利用Coats-Redfern法描述毛竹EMAL的热解过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得到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毛竹EMAL热解反应的主要温度范围是150~600℃,其热解动力学模型可用一级反应表征,所得活化能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三组分热解反应及动力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分析法考察了生物质中三种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解反应行为,以Coats-Redfern积分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解析,建立了该三组分热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使得该三组分的热解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所考察的温区内纤维素的失重量约为86%,半纤维素模型化合物木聚糖的失重量为69%左右,而木质素的失重量仅为51%;热解反应深度按照纤维素、木聚糖和木质素的顺序依次降低;木质素和木聚糖的热解反应均可以用两个分段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但纤维素在低温区和高温区分别遵循一级和二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动态热分析方法在线性升温速率为6.20K/min及惰性报气流率为100 cm~3/min的条件下考察了胜利渣油四个族组分的热转化行为.结果表明,其热转化活性变化顺序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四组分中饱和分可生成少量焦炭,芳香分的生焦率高于前者,胶质及沥青质是焦炭的主要来源.在723K时,两者的生焦率分别为29.0%及44.1%.在热转化过程的两个温度区间内,可利用两个独立的一级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借助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了四组分在两个温区内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2.
在一定升温速率和惰性气流量下,采用热重法对我国孤岛、草桥、辽河、南阳及沈北油田五种渣油的非等温热转化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热转化活性由小到大依次为沈北渣油、孤岛渣油、南阳渣油、草桥渣油和辽河渣油.获得了五种渣油的热转化速率峰值、速率峰值处的反应温度、转化率和剧烈分解温度区间等动力学基本特征.研究发现,在渣油热转化的两个温度区间内,采用分段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实验数据,并确定渣油在两个温区内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MINDO/3方法研究了二乙酰亚胺和硫代乙酰基乙酰胺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硫代乙酰基乙酰胺比二乙酰亚胺易分解:且苯基对分解反应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4.
AM1方法研究甲醛环二过氧化物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反应可循两条竞争路径进行,路径(Ⅱ)要易进行些。  相似文献   

15.
用325目滑石粉、FCC平衡剂、煤飞灰和MBS树脂粉四种不同粉料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吸入口为负压时喷射器的排料特性.试验表明,喷射器的排料固气比与其吸料口压力成线性反比关系,吸料口压力越大,排料固气比则越小.所处理的物料特性不同,喷射器的负压差排料固气比的变化特性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Peroxy functionalized polystyrene core was synthesiz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PPX as inisurf. The second stage polyme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direct grafting of shell monomers (BuA and MMA) to the surface of functionalized PS seed latex particles which contain labile peroxy groups.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both of the two stage polymerization, the particle size measurement, DSC analysis were given.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soni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sound frequency on the 2-chlorobiphenyl (2-CB) sonication and analyzes two prevailing hypotheses. Four frequencies 205, 358, 618 and 1071 kHz were tested. The 2-CB degradation kinetics, dechlorination, and inhibition by a free radical scavenger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nication effectively degrades 2-CB, and the first order rate constants using 0.4 W/cm^3 sonication are 0.214, 0.508, 0.454, and 0.248 min6-1 at 205, 358, 618, and 1071 kHz, respectively. Good dechlorination was also achieved. 358 kHz frequency provided the most efficient 2-CB degradation, but the worst dechlorination, and was most sensitive to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Detailed analyses show that thermolysis is relatively stable at these frequencies while the free radical reaction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sound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8.
Th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spherulite growth rate and studying the morphology of polypropylene - based blends by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described.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as compared to existing techniques, are: better reliability; reproducibility; ease of manipulation. Such an approach provides a means of measuring the rate of spherulite growth. In this study,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PP), polystyrene (PS)/PP, an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PP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of image analysis is very useful in the study of the kinetics of crystallization of polymer.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氯化石蜡催化合成方法的特点及其对氯蜡产品质量的影响.由于催化剂的使用,提高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周期,降低了反应温度和增加了过程对原料纯度的适应性,因而提高了产品的热分解温度,减少氯蜡的分解和副反应,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渣油在超临界溶剂中,进行热解的流动型反应器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初步考察了大庆减压渣油重脱沥青油在超临界甲苯中的热解。结果表明,超临界溶剂中进行重油热解可抑制气体的生成和缩合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